水性环氧底漆、水性聚氨酯面漆及水性防腐涂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23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性涂料技术领域,公开了水性环氧底漆、水性聚氨酯面漆及水性防腐涂料;一种水性环氧底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环氧树脂: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性环氧底漆、水性聚氨酯面漆及水性防腐涂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性涂料
,具体地说,涉及水性环氧底漆、水性聚氨酯面漆及水性防腐涂料。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国家对涂料应用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其中,对于水性涂料而言,由于水性涂料可以采用自来水进行稀释,挥发出去的成分90%都是水份,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但是水性涂料的质量会因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严重影响,同样的气温下,在40%、60%、80%、90%的不同的湿度环境下,漆膜表征出来的性能是不一样的。对于实际的使用需求而言,现有的水性涂料,无法等到底漆完全表干后再喷涂中间漆或面漆,当湿度大于80%时,漆膜的表干时间将超过1小时,但现场施工时,难以满足等待1小时后再喷涂面漆。水性漆中,若是底漆没有表干直接喷涂面漆时,就会出现混色、无光、低硬度、发花、流挂、不干等异常现象。此种现象,是目前市面上难以解决的行业难题。
[0003]工程机械涂料“湿碰湿”工艺对水性漆的应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由于水的挥发潜热大,水性环氧底漆普遍慢干,在“湿的”环氧上喷上聚氨酯面漆,一方面环氧漆内的气泡未逸出就罩面漆,底漆内的气泡顶起表干的面层,面漆易起痱子。另一方面,环氧底漆的固化剂(脂肪胺)会优先和聚氨酯面漆的固化剂(异氰酸酯)发生反应,使得底漆和面漆都无法充分固化,性能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湿碰湿工艺涂装时,喷涂得到的复合层存在的流挂现象,面漆无光、混色、低硬度、发花以及不干的异常现象。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性环氧底漆、水性聚氨酯面漆及水性防腐涂料。
[0008]具体内容如下:
[0009]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环氧底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
[0010]A组分:
[0011]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环氧树脂:40

50%、钛白粉:10

15%、碳黑:0.2

0.5%、磷酸锌:5

8%、硫酸钡:15

25%、分散剂:0.5

0.8%、消泡剂:0.2

0.4%、气相二氧化硅:0.5

0.8%、增稠剂:0.5

1%、防闪锈剂0.3

0.5%、助溶剂:1.5

2%、胺中和剂:0.3

0.8%、石墨烯:0.5

1%、去离子水:8.2

11.2%;
[0012]B组分:
[0013]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环氧固化剂:96

99%、催干剂:1

4%。
[0014]第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述提及的水性环氧底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将环氧树脂、分散剂、消泡剂、去离子水、一部分胺中和剂,经搅拌,得到第一共混物;
[0016]S2向第一共混物中加入钛白粉、炭黑、磷酸锌、硫酸钡、气相二氧化硅,经搅拌,得到第二共混物;
[0017]S3向第二共混物中加入助溶剂、石墨烯、润湿剂、防闪锈剂,经搅拌第三共混物;
[0018]S4向第三共混物中加入另一部分胺中和剂,调节片pH值,得到A组分;
[0019]S5按比例共混A组分和B组分,即可。
[0020]第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防腐涂料,包括水性环氧底漆、以及水性聚氨酯面漆。
[0021]第四,本专利技术提供给了一种前述提及的水性聚氨酯面漆,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丙烯酸聚氨酯乳液:60

70%、钛白粉:15

20%、碳黑:0.5

1%、硫酸钡:5

10%、分散剂:0.5

1%、消泡剂:0.3

0.5%、气相二氧化硅:0.3

0.5%、增稠剂:0.3

0.5%、15%有机土:2

4%、助溶剂:2

5%、胺中和剂:0.3

0.8%、润湿剂:0.3

0.5%、去离子水:10

15%。
[0022]第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述提及的水性聚氨酯面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S1将去离子水、分散剂、消泡剂、助溶剂,经共混,得到第一共混物;
[0024]S2分散有机土粉,得到浆膏物;
[0025]S3向第一共混物中加入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气相二氧化硅,经共混,得到第二共混物;
[0026]S4向第二共混物中加入一部分胺中和剂,调节pH值,再加入增稠剂和另一部分胺中和剂,得到水性聚氨酯面漆。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8]采用本申请的水性环氧底漆,使得反应性乳化剂分子通过共价键键合于乳胶粒表面,其乳液有着更好的稳定性,成膜速度也更快;由于成膜后的反应型溶剂不会向界面迁移,在空气

涂膜界面和基材

涂膜界面不会出现连续亲水层,涂膜致密程度更高,疏水性和附着力更强。
[0029]采用本申请的水性涂料,具有实干速度快、附着力强、耐中性盐雾500小时、可湿碰湿涂装面漆、低VOCs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1]<技术方案>
[0032]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环氧底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
[0033]A组分:
[0034]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环氧树脂:40

50%、钛白粉:10

15%、碳黑:0.2

0.5%、磷酸锌:5

8%、硫酸钡:15

25%、分散剂:0.5

0.8%、消泡剂:0.2

0.4%、气相二氧化硅:0.5

0.8%、增稠剂:0.5

1%、防闪锈剂0.3

0.5%、助溶剂:1.5

2%、胺中和剂:0.3

0.8%、石墨烯:0.5

1%、去离子水:8.2

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环氧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环氧树脂:40

50%、钛白粉:10

15%、碳黑:0.2

0.5%、磷酸锌:5

8%、硫酸钡:15

25%、分散剂:0.5

0.8%、消泡剂:0.2

0.4%、气相二氧化硅:0.5

0.8%、增稠剂:0.5

1%、防闪锈剂0.3

0.5%、助溶剂:1.5

2%、胺中和剂:0.3

0.8%、石墨烯:0.5

1%、去离子水:8.2

11.2%;B组分: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环氧固化剂:96

99%、催干剂:1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环氧底漆,其特征在于,A组分的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环氧树脂:40

48%、钛白粉:10

12%、碳黑:0.2

0.5%、磷酸锌:5

8%、硫酸钡:15

20%、分散剂:0.5

0.8%、消泡剂:0.2

0.4%、气相二氧化硅:0.5

0.8%、增稠剂:0.5

1%、防闪锈剂0.3

0.5%、助溶剂:1.5

2%、胺中和剂:0.3

0.8%、石墨烯:0.5

1%、去离子水:8.2

1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环氧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环氧树脂、分散剂、消泡剂、去离子水、一部分胺中和剂,经搅拌,得到第一共混物;S2向第一共混物中加入钛白粉、炭黑、磷酸锌、硫酸钡、气相二氧化硅,经搅拌,得到第二共混物;S3向第二共混物中加入助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拥杨柳杨汝良杨飞尹迪郭鹏飞余伟巨蒋合兵杨建希岳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虹润制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