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抗冲击隔热底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及隔热保温涂料制造技术_技高网

抗冲击隔热底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及隔热保温涂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772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隔热底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及隔热保温涂料,其中,抗冲击隔热底漆,包括有硅溶胶,中空玻璃微珠,气相二氧化硅,钛白粉,短纤维素气凝胶,水,膨润土,疏水改性纤维素,乙二醇,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中和剂,硅烷偶联剂,杀菌剂,防腐剂,防霉剂,增稠剂。通过在底漆中加入短纤维素气凝胶,利用短纤维素气凝胶赋予第一层涂层一定的弹性,以提高涂层的耐冲击性能,能够使涂层不易被破坏;且短纤维素气凝胶中含有的氨基化二氧化硅能够实现对静电的包覆作用,提高涂层的抗静电性能。并通过起到阻隔热量传导的底漆层以及主要起到反射和辐射热量的面漆层,来提高涂层整体的隔热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隔热底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及隔热保温涂料,属于保温涂料。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建筑外墙的保温中基本上只做外保温,很少做内保温,外保温材料主要采用挤塑聚苯板和eps保温板等,这些材料作为外墙保温材料,施工工序较多,虽然保温性能较好但易燃,一旦出现火灾,燃烧还会产生有毒的烟雾,对建筑物和人体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另外由于保温层有一定的厚度,导致容易开裂脱落,全国多地已禁止或限制多种主流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生产和使用。

2、建筑保温隔热涂料是一种具有隔热保温、保护和装饰功能的新型建筑节能涂料,涂覆于屋顶和外墙的外表面可减少室外环境造成的传热负荷。根据热传导机制的不同,保温隔热涂料一般可分为阻隔型、反射型和辐射型三类,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反射型隔热涂料,最主要性能就是能够反射夏季太阳光的辐射,尽可能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进而起到降低涂层表面温度的作用,来达到隔热功效。反射隔热涂料在夏季白天对阳光辐射具有反射隔热作用,但在冬季的保温效果不甚明显,主要适合温和地区使用,在寒冷的地区还是要使用以阻隔型和辐射型的涂料。

3、针对现有需要起到隔热保温效果的建筑来说,涂料的使用还是以单一功能为主;且存在涂料无法很好地承受冲击,使其在使用时容易遭受损坏,从而影响其外观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隔热底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及隔热保温涂料,该底漆具有优异的隔热、抗冲击性能,并在与反射隔热面漆配合使用后,隔热保温效果更好,且由于具有一定弹性因此不易被破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抗冲击隔热底漆,包括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硅溶胶20-40%,中空玻璃微珠10-20%,气相二氧化硅3-7%,钛白粉1-5%,短纤维素气凝胶5-10%,水20-40%,膨润土0.1-0.5%,疏水改性纤维素0.1-0.5%,乙二醇0.5-2%,分散剂0.5-1.5%,润湿剂0.5-1.5%,消泡剂0.3-1.1%,中和剂0.1-0.3%,硅烷偶联剂1-2%,杀菌剂0.1-0.3%,防腐剂0.5-1%,防霉剂0.5-1%,增稠剂0.5-1%。

4、优选地,所述的短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是:将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冷冻并干燥得smf;将smf分散于水中制得smf悬浮液,加入氨基化二氧化硅充分分散后冷冻干燥,得smf/nh2-sio2气凝胶。

5、优选地,所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的冷冻条件为:液氮冷冻,-200~-180℃;加入氨基化二氧化硅后的smf悬浮液的冷冻条件为:-25~-15℃。

6、优选地,所述的smf悬浮液的浓度为0.1-0.5wt.%;氨基化二氧化硅与smf悬浮液中smf的质量比为1:(1-5)。

7、优选地,所述的氨基化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是:将环己烷、正己醇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加水并搅拌;再将正硅酸乙酯和硅烷偶联剂kh-791混合后加入上述体系内,搅拌均匀后加入氨水催化水解,反应20-30h后,丙醇破乳;离心收集颗粒,得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8、其中,环己烷、正己醇、表面活性剂、水、正硅酸乙酯、硅烷偶联剂kh-791、氨水的体积比为:(50-80):(15-20):(15-20):(2-5):1:1:1。

9、任一上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将水、膨润土、纤维素、乙二醇、分散剂、润湿剂和消泡剂混合,搅拌,得第一共混物;

11、向第一共混物中加入钛白粉、短纤维素气凝胶、气相二氧化硅和中空玻璃微珠,搅拌,得第二共混物;

12、向第二共混物中加入硅溶胶、硅烷偶联剂、杀菌剂、防腐剂、防霉剂、消泡剂,搅拌,得第三共混物;

13、向第三共混物中加入增稠剂,搅拌,得所述底漆。

14、一种隔热保温涂料,包括任一上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以及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

15、优选地,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30-40%,反射粉10-20%,硫酸钡10-20%,钛白粉15-25%,水10-20%,膨润土0.1-0.5%,疏水改性纤维素0.1-0.5%,乙二醇0.5-2%,分散剂0.5-1.5%,润湿剂0.1-0.5%,消泡剂0.3-1.1%,中和剂0.1-0.3%,碳化硅1-5%,成膜助剂1-3%,杀菌剂0.1-0.3%,防腐剂0.1-0.2%,防霉剂0.5-1%,流平剂0.6-1.8%。

16、优选地,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将水、膨润土、纤维素、乙二醇、分散剂、润湿剂和消泡剂混合,搅拌,得第一共混液;

18、向第一共混液中加入钛白粉、碳化硅、硫酸钡和反射粉,搅拌,得第二共混液;

19、向第二共混液中加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成膜助剂、杀菌剂、防腐剂、防霉剂、消泡剂,搅拌,得第三共混液;

20、向第三共混液中加入流平剂,搅拌,得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

21、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共混液的细度<50μm。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3、1、在底漆中加入短纤维素气凝胶,通过短纤维素气凝胶赋予第一层涂层一定的弹性,以提高涂层的耐冲击性能,能够使涂层不易被破坏;且短纤维素气凝胶中含有的氨基化二氧化硅能够实现对静电的包覆作用,提高涂层的抗静电性能。

24、2、采用短纤维素气凝胶、气相二氧化硅和中空玻璃微珠作为隔热的主要材料,采用碳化硅、硫酸钡和钛白粉作为反射和辐射的主要材料,将气相二氧化硅、中空玻璃微珠和硅溶胶等制成第一层涂层,用碳化硅、硫酸钡和钛白粉等制成第二层涂层,第一层涂层主要起到阻隔热量传导,第二层涂层主要起到反射和辐射热量,以此来提高涂层的隔热保温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隔热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硅溶胶20-40%,中空玻璃微珠10-20%,气相二氧化硅3-7%,钛白粉1-5%,短纤维素气凝胶5-10%,水20-40%,膨润土0.1-0.5%,疏水改性纤维素0.1-0.5%,乙二醇0.5-2%,分散剂0.5-1.5%,润湿剂0.5-1.5%,消泡剂0.3-1.1%,中和剂0.1-0.3%,硅烷偶联剂1-2%,杀菌剂0.1-0.3%,防腐剂0.5-1%,防霉剂0.5-1%,增稠剂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是:将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冷冻并干燥得SMF;将SMF分散于水中制得SMF悬浮液,加入氨基化二氧化硅充分分散后冷冻干燥,得SMF/NH2-SiO2气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的冷冻条件为:液氮冷冻,-200~-180℃;加入氨基化二氧化硅后的SMF悬浮液的冷冻条件为:-25~-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MF悬浮液的浓度为0.1-0.5wt.%;氨基化二氧化硅与SMF悬浮液中SMF的质量比为1:(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化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是:将环己烷、正己醇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加水并搅拌;再将正硅酸乙酯和硅烷偶联剂KH-791混合后加入上述体系内,搅拌均匀后加入氨水催化水解,反应20-30h后,丙醇破乳;离心收集颗粒,得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一种隔热保温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以及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保温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30-40%,反射粉10-20%,硫酸钡10-20%,钛白粉15-25%,水10-20%,膨润土0.1-0.5%,疏水改性纤维素0.1-0.5%,乙二醇0.5-2%,分散剂0.5-1.5%,润湿剂0.1-0.5%,消泡剂0.3-1.1%,中和剂0.1-0.3%,碳化硅1-5%,成膜助剂1-3%,杀菌剂0.1-0.3%,防腐剂0.1-0.2%,防霉剂0.5-1%,流平剂0.6-1.8%。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隔热保温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面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保温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共混液的细度<50μ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隔热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硅溶胶20-40%,中空玻璃微珠10-20%,气相二氧化硅3-7%,钛白粉1-5%,短纤维素气凝胶5-10%,水20-40%,膨润土0.1-0.5%,疏水改性纤维素0.1-0.5%,乙二醇0.5-2%,分散剂0.5-1.5%,润湿剂0.5-1.5%,消泡剂0.3-1.1%,中和剂0.1-0.3%,硅烷偶联剂1-2%,杀菌剂0.1-0.3%,防腐剂0.5-1%,防霉剂0.5-1%,增稠剂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是:将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冷冻并干燥得smf;将smf分散于水中制得smf悬浮液,加入氨基化二氧化硅充分分散后冷冻干燥,得smf/nh2-sio2气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的冷冻条件为:液氮冷冻,-200~-180℃;加入氨基化二氧化硅后的smf悬浮液的冷冻条件为:-25~-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mf悬浮液的浓度为0.1-0.5wt.%;氨基化二氧化硅与smf悬浮液中smf的质量比为1:(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隔热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化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拥杨柳杨汝良郭鹏飞杨建希余伟巨岳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虹润制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