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21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弹性装置,其包括一套接件、若干弹性元件及分别滑动装设于所述套接件两端的两滑动件,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容置于所述套接件内并夹置于所述两滑动件之间,所述套接件设有两卡制孔,所述两滑动件分别设有一限位钩,所述限位钩分别卡合于所述卡制孔而对所述两滑动件进行限位,避免所述两滑动件因弹性元件的弹性回复力而滑出所述套接件,便于使用;且该弹性装置可以将多个弹性元件一次性安装于所述套接件。(*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滑盖式枢纽装置中的弹性装置。
技术介绍
许多装置中需要使用弹性元件来达到自动复位、自动弹开等功能,现有技术中经常使用的弹性元件包括弹簧等。在有些装置中为了达到更高的力的要求,常常需要将更多的弹簧并列使用。然而,由于弹簧自身的柔性,若干弹簧并列使用常常会使弹簧交织缠绕,影响功能。另外,若干弹簧并列使用时,需要对每根弹簧进行安装,操作繁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弹性装置。一种弹性装置,其包括一套接件、若干弹性元件及分别滑动装设于所述套接件两端的两滑动件,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容置于所述套接件内并夹置于所述两滑动件之间,所述套接件设有两卡制孔,所述两滑动件分别设有一限位钩,所述限位钩分别卡合于所述卡制孔而对所述两滑动件进行限位。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弹性装置可以将多个弹性元件一次性安装于所述套接件,且所述两滑动件的限位钩分别卡合于所述对应卡制孔,避免所述两滑动件因弹性元件的弹性回复力而滑出所述套接件,便于使用。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弹性装置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的弹性装置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的立体组装图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本技术弹性装置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套接件IO、分别滑动套接于套接件l 0的两端的两滑动件30及四弹性元件50 。套接件10包括一承载板12及两分别设于该承载板12两侧的收容部14。每一收容部14包括一沿该承载板12边缘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折边120、 一沿该折边120的自由端延伸形成的与该3承载板12平行的限位板122以及沿该限位板122的自由端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一挡位板124。每一挡位板124与该承载板12之间留有预定的间隙。每一收容部14与承载板12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126。承载板12的中部于两挡位板124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两长形卡制孔128。每一滑动件30包括一连接部32及一 自连接部32的一端中部水平延伸的定位部34。连接部32开设有一圆形连接孔320。定位部34的两侧分别开设一限位槽33,限位槽33的一端与该连接孔320相连通。该定位部34于两限位槽33之间设有一 "U"形通槽340以形成一舌状弹性片36。弹性片36的自由端凸伸一限位钩360。连接部32于定位部34的两侧分别延伸一限位柱38,该连接部32于每一限位柱38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抵接面380。弹性元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弹簧。请参照图3,组装时,所述弹性元件50分成两组分别置于套接件10的两收容空间126。两滑动件30分别滑动装设于套接件10的两端,套接件10的两挡位板124分别卡合于两滑动件30的两限位槽33。每一弹性元件50的两端分别抵顶于两滑动件30的抵接面380。限位柱38用于将对应的两弹性元件50隔开以防止发生缠绕。两滑动件30的限位钩360分别钩扣于套接件10的承载板12的两卡制孔128。使用时,两滑动件30分别通过其连接孔320外接于需相互作用的两组件(图未示)。需压縮该弹性装置时,两滑动件30相向运动压縮弹性元件50,至两滑动件30相互抵顶时即达到该弹性装置的压縮极限。该弹性装置复位时,弹性元件50的弹性回复力推动两滑动件30背向运动。至两滑动件30的限位钩360钩扣于对应卡制孔128的边缘。此时弹性装置回复到初始状态。在该弹性装置伸縮过程中,该套接件10的两挡位板124分别滑动卡合于两滑动件30的两限位槽33内,对两滑动件30进行导向作用。本技术利用该套接件10及两滑动件30将四个弹性元件50并列安装使用并进行区隔,即达到了更高的回复力要求又避免了弹性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安装使用简单方便。显而易见地,该套接件10及两滑动件30之间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装设弹性元件50的数量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装置,其包括一套接件、若干弹性元件及分别滑动装设于所述套接件两端的两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容置于所述套接件内并夹置于所述两滑动件之间,所述套接件设有两卡制孔,所述两滑动件分别设有一限位钩,所述限位钩分别卡合于所述卡制孔而对所述两滑动件进行限位。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滑动件的相对 端分别延伸至少一限位柱,以用来区隔所述弹性元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动件于所述至 少一限位柱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抵接面,每一弹性元件的两端可分别抵顶于所述抵顶面。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包括一承 载板,所述卡制孔设置于所述承载板。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动件均设有一 "U"形通槽以形成一舌状弹性片,所述限位钩自所述弹性片的自由端凸伸而成。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包括一承 载板及两分别设于所述承载板两侧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与所述承载板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收容部包括一沿 所述承载板边缘垂直向一侧延伸形成的折边、 一沿所述折边的自由端延伸形成的与所述承载 板平行的限位板以及沿所述限位板的自由端垂直向另一侧延伸形成的一挡位板。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动件均开设有 两限位槽,每一挡位板可滑动地卡合于一限位槽。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挡位板与所述承 载板之间设有间隙。专利摘要一种弹性装置,其包括一套接件、若干弹性元件及分别滑动装设于所述套接件两端的两滑动件,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容置于所述套接件内并夹置于所述两滑动件之间,所述套接件设有两卡制孔,所述两滑动件分别设有一限位钩,所述限位钩分别卡合于所述卡制孔而对所述两滑动件进行限位,避免所述两滑动件因弹性元件的弹性回复力而滑出所述套接件,便于使用;且该弹性装置可以将多个弹性元件一次性安装于所述套接件。文档编号H05K7/14GK201267078SQ20082030188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沈文斌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装置,其包括一套接件、若干弹性元件及分别滑动装设于所述套接件两端的两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容置于所述套接件内并夹置于所述两滑动件之间,所述套接件设有两卡制孔,所述两滑动件分别设有一限位钩,所述限位钩分别卡合于所述卡制孔而对所述两滑动件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