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酸化矿山废弃地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20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酸化矿山废弃地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底层、设置在底层上面的中层和设置在中层上面的表层;底层包括底面和铺设在底面上的碱性调理剂层;中层包括铺设在碱性调理剂层上面的有机阻水材料层;表层包括铺设在有机阻水材料层上面的矿山废弃土壤覆盖层、铺设在矿山废弃土壤覆盖层上方的动物粪便下脚料层和栽种在动物粪便下脚料层上方的植物层。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土壤重构技术由于采用硬性反酸隔离或不隔离,导致材料反酸不彻底;硬性隔离与喷播手段结合,导致植物根系无法深入,使植被系统稳定性差,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等问题。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等问题。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酸化矿山废弃地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矿山生态修复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极酸化矿山废弃地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极酸化矿山废弃地的土地类型主要包括一些金属矿山的排土场、尾矿库、采坑边坡以及污染退化土地。强酸环境会加速有重金属污染向周围水体的滤出及渗透进入地下水内到处流窜,造成土壤污染危害环境及人类健康。极酸化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难点主要包括:

土地裸露面积大,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问题严重;

含硫废石露天堆放,经风化淋溶和氧化作用产生酸性废水,溶出重金属,极端酸性与重金属毒性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定居;

矿山地形地貌复杂,露天开采标高及剥离土石堆填标高落差大,坡陡,施工难度大;

砂石与岩石坡面的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表面高温、土壤保水能力差,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缺乏,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恶劣。
[0003]目前极酸化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主要治理思路有:第一种为覆土植被。在矿山废弃地上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酸化矿山废弃地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设置在所述底层上面的中层和设置在所述中层上面的表层;其中,所述底层包括底面和铺设在所述底面上的碱性调理剂层;所述中层包括铺设在所述碱性调理剂层的上面的有机阻水材料层;所述表层包括铺设在所述有机阻水材料层的上面的矿山废弃土壤覆盖层、铺设在所述矿山废弃土壤覆盖层上方的动物粪便下脚料层和栽种在所述动物粪便下脚料层上方的植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酸化矿山废弃地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调理剂层中采用的碱性调理剂为熟石灰;其中,所述碱性调理剂层中的熟石灰的用量为1.5~3.0kg/m2;所述碱性调理剂层的厚度为0.5~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酸化矿山废弃地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阻水材料层中采用的有机阻水材料是由生物菌、腐殖酸、膨润土和凹凸棒粘土按照任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粉末状的柔性阻水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酸化矿山废弃地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阻水材料层的厚度为1.5~2.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酸化矿山废弃地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山废弃土壤覆盖层的厚度为10~20cm;所述动物粪便下脚料层的厚度为1.5~2.0cm;所述动物粪便下脚料层中的动物粪便下脚料的用量为3.0~8.0kg/m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酸化矿山废弃地土壤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粪便下脚料层中采用的动物粪便下脚料是将动物粪便、稻壳、糠醛渣、秸秆和发酵剂按照任意比例混合均匀后,调节水分至50%,发酵8~10天后制作得到;其中,所述动物粪便下脚料中的有机质按照烘干基计,含量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锋何新春谢金亮朱柱刘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