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斗竖井清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543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箕斗竖井清理系统,其包括粉矿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箕斗竖井清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竖井矿石提升运输
,具体地,涉及一种箕斗竖井清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箕斗竖井提升矿石时,会有粉矿撒落到井底,箕斗竖井井筒的渗漏水也会落入井底,粉矿和积水均需要回收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电梯井

翻转式矿车和人工推车对井底的粉矿进行清理和回收,然而,此种方式操作复杂

生产效率低

操作人员多且劳动强度大;或采用粉矿仓收集粉矿

利用连续运输设备对粉矿仓内的粉矿进行清理和回收,然而,随着粉矿和积水越积越多,粉矿仓内的水位也越来越高,水位越高对粉矿仓的压力越大,导致容易发生压垮粉矿仓的安全事故,且粉矿仓出口处容易出现堵料以及运输设备承受压力大

耗能高;常采用在井底设置贮水池收集积水,利用潜水泵对积水进行清理和回收,然而,此种方式需要定期人工清理池底的淤泥,生产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

操作人员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箕斗竖井清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便于对粉矿和积水进行无人回收还消除了粉矿仓容易被压垮的安全隐患且使粉矿不易在出口处堵塞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箕斗竖井清理系统
,
包括:
[0005]粉矿仓,所述粉矿仓具有连通的腔室和出口,所述腔室内具有粉矿和积水,所述出口适于出料;
[0006]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设在所述粉矿仓上且与所述腔室连通,以使所述腔室内的积水可流入所述收集装置;
[0007]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口处,所述腔室内的粉矿通过所述出口排出后落在所述运输装置上以通过所述运输装置对粉矿进行运输;
[0008]防堵装置,所述防堵装置设在所述出口处,所述防堵装置用于对所述出口处的粉矿进行搅动以使粉矿不易在所述出口处堵塞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箕斗竖井清理系统,腔室内的粉矿通过出口落在运输装置上,再通过运输装置对粉矿进行运输,从而对粉矿仓内的粉矿进行清理和回收,随着粉矿在腔室内积存的越来越多,粉矿仓内的积水也越来越多导致腔室内积水的水位不断升高,水位升至收集装置处时,可使腔室内再增多的积水流入收集装置,减少了腔室内的积水从而减小积水对粉矿仓的压力,此外,防堵装置的设置使得腔室内的粉矿更容易落在运输装置上,从而减小粉矿在腔室内堵塞堆积时对粉矿仓产生的压力,保证粉矿仓的结构稳定,有效地消除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箕斗竖井清理系统容易被压垮的安全隐患,还有效地减小了运输装置所承受的粉矿压力,降低了运输装置的能耗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粉矿仓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
[0011]所述第一仓体具有第一腔室

进口和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进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进口形成在所述第一仓体的上端,所述第一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仓体的下端,
[0012]所述第二仓体具有第二腔室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二仓体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第二仓体的下端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仓体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仓体的上端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仓体的下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收集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仓体和所述第二仓体之间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装置具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形成在所述第一仓体的下端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二仓体的上端的内周面之间,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以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积水可流入所述第三腔室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溢流件,所述溢流件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以使所述第三腔室内的积水流入所述溢流件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连通件,所述连通件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溢流件,所述第三腔室内的积水通过所述连通件流入所述溢流件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堵装置包括:
[0017]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出口和所述运输装置连通,通过所述出口排出的粉矿通过所述第四腔室落到所述运输装置上;
[0018]安装轴和防堵件,所述安装轴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四腔室内,所述安装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于上下方向,所述安装轴相对于所述箱体可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所述防堵件设在所述安装轴上;
[0019]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安装轴相连,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轴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防堵件转动,从而搅动所述第四腔室和所述出口处内的粉矿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箕斗竖井清理系统还包括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具有第五腔室,所述第五腔室与所述溢流件相连,以使所述第三腔室内的积水可流入所述第五腔室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水装置还包括:
[0022]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第五腔室和所述溢流件,所述第三腔室内的积水通过所述第一支管流入所述第五腔室;
[0023]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第五腔室和外部,所述第五腔室内的水通过所述第二支管排出所述第五腔室;
[0024]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与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潜水泵用于将所述第五腔室内的积水泵入所述第二支管并排出;
[0025]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与所述潜水泵电连,所述电气设备用于为所述潜水泵供电并控制所述潜水泵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水装置还包括:
[0027]搅拌件,所述搅拌件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五腔室内,所述搅拌件用于搅拌所述第五腔室内的积水以将所述第五腔室室底的沉积混入积水内;
[0028]阀组件,所述阀组件设在所述第二支管上,所述阀组件用于开启或闭合所述第二
支管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装置包括:
[0030]第一运输件,所述第一运输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出口处,所述第一运输件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且朝向远离所述粉矿仓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粉矿通过所述出口排出并落在所述第一运输件的一端,所述第一运输件将粉矿运输至所述第一运输件的另一端;
[0031]第二运输件,所述第二运输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运输件的另一端搭接,所述第二运输件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且朝向邻近所述粉矿仓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运输件用于承接从所述第一运输件输送来粉矿且将粉矿运输至外部系统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根据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箕斗竖井清理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3]图2是根据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箕斗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箕斗竖井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矿仓
(100)
,所述粉矿仓
(100)
具有连通的腔室和出口
(23)
,所述腔室内具有粉矿和积水,所述出口
(23)
适于出料;收集装置
(3)
,所述收集装置
(3)
设在所述粉矿仓
(100)
上且与所述腔室连通,以使所述腔室内的积水可流入所述收集装置
(3)
;运输装置
(4)
,所述运输装置
(4)
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口
(23)
处,所述腔室内的粉矿通过所述出口
(23)
排出后落在所述运输装置
(4)
上以通过所述运输装置
(4)
对粉矿进行运输;防堵装置
(5)
,所述防堵装置
(5)
设在所述出口
(23)
处,所述防堵装置
(5)
用于对所述出口
(23)
处的粉矿进行搅动以使粉矿不易在所述出口
(23)
处堵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箕斗竖井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矿仓
(100)
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仓体
(1)
和第二仓体
(2)
,所述第一仓体
(1)
具有第一腔室
(11)、
进口
(12)
和第一开口
(13)
,所述第一腔室
(11)
与所述进口
(12)
和所述第一开口
(13)
连通,所述进口
(12)
形成在所述第一仓体
(1)
的上端,所述第一开口
(13)
形成在所述第一仓体
(1)
的下端,所述第二仓体
(2)
具有第二腔室
(21)
和第二开口
(22)
,所述第二开口
(22)
位于所述第二仓体
(2)
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一开口
(13)
和所述第二腔室
(21)
连通,所述出口
(23)
位于所述第二仓体
(2)
的下端且与所述第二腔室
(21)
连通,所述第一仓体
(1)
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仓体
(2)
的上端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仓体
(1)
的下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室
(21)
内,所述收集装置
(3)
位于所述第一仓体
(1)
和所述第二仓体
(2)
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箕斗竖井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
(3)
具有第三腔室
(31)
,所述第三腔室
(31)
形成在所述第一仓体
(1)
的下端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二仓体
(2)
的上端的内周面之间,所述第三腔室
(31)
与所述第一腔室
(11)
和所述第二腔室
(21)
连通,以使所述第一腔室
(11)
和所述第二腔室
(21)
内的积水可流入所述第三腔室
(3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箕斗竖井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
(3)
还包括溢流件
(32)
,所述溢流件
(32)
与所述第三腔室
(31)
连通,以使所述第三腔室
(31)
内的积水流入所述溢流件
(32)。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箕斗竖井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
(3)
还包括连通件
(33)
,所述连通件
(33)
连通所述第三腔室
(31)
和所述溢流件
(32)
,所述第三腔室
(31)
内的积水通过所述连通件
(33)
流入所述溢流件
(32)。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箕斗竖井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装置
(5)
包括:箱体
(51)
,所述箱体
(51)
具有第四腔室
(511)
,所述第四腔室
(511)
与所述出口
(23)
和所述运输装置
(4)
连通,通过所述出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福袁群地刘育明刘作利刘景玉韩瑞军李浩宇朱轩杨志国刘晓宇徐长磊王云峰申修强孟令民何建彬王旭吕洪来张亚杰何海全魏富魏子栋李明华魏伟李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