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无人机防坠追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12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无人机防坠追踪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控制端、无人机伞降机构、卫星通讯定位终端。所述无人机伞降结构可以在无人机高空失控或故障时自动打开,保护无人机不受损伤,所述卫星通讯定位终端内含定位模块实时播发无人机位置,并通过北斗短报文通讯模块定期发送无人机位置信息至北斗短报文服务平台并转发至无人机飞行控制人员,从而告知无人机坠机位置,实现无人机追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无人机无法在无公网信号覆盖下定位追踪问题,降低无人机失控坠机损失。人机失控坠机损失。人机失控坠机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无人机防坠追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无人机防坠追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因灵活便捷、视野广阔在电力设备巡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无人机统筹通过GNSS+RTK等方式实现实时定位,但在无公网覆盖区域,无人机失控坠机后,无法及时发送坠落无人机实时位置,无人机内核心拍摄数据以及机身难以搜寻,目前无人机100米高空坠机后搜寻到成功率低于10%。
[0003]申请号为CN202211218097.4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陆地高原无人机起降阶段防碰撞控制系统跟踪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种陆地高原无人机起降阶段防碰撞控制系统跟踪方法,在上升或者下降之前,先通过位于机身顶部的第一观察模块或者底部的第二观察模块对即将飞行的环境进行观测,并找出在后续升降作业中可能发生碰撞的障碍物,处理模块在三维立体地图上对上述找到的可能会发生碰撞的障碍物进行位置的标出或者范围的圈选,并在设定路径时对其进行规避,同时结合跟踪的无人机共享的实际升降飞行轨迹,对路径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形成最终路径,无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无人机防坠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2),所述无人机本体(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端(1),所述控制端(1)的顶部设置有伞降机构(3),所述控制端(1)连接有卫星通讯定位终端(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无人机防坠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降机构(3)包括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端(1)顶部,所述支撑板(3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缓冲固定机构(32),所述支撑板(31)的顶部设置有降落伞(33),正常飞行作业情况下所述降落伞(33)收缩至无人机机身内,无人机故障坠落时所述降落伞(33)展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无人机防坠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座(34),所述支撑座(34)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结构(35),所述降落伞(33)的外缘环形阵列有若干牵引线(36),所述牵引线(36)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结构(35)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结构(35)包括主控模块控制电机(353),所述主控模块控制电机(353)的输出端连接有降落伞盖(351),所述降落伞盖(351)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簧(352),所述压簧(3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3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无人机防坠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讯定位终端(4)包括北斗短报文通讯模块(41)、定位模块、蓝牙模块,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模块(41)内置北斗专用的SIM卡,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模块(41)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1)的上端,所述北斗短报文通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豪陈伯建吴文斌王仁书韩腾飞李哲舟林承华梁曼舒陈卓磊陈梅僖陈文彬孙嫱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