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装置的两段式扣合结构开关,结合于一框架的一壁,包括一结合构件依序活动式结合第一控制件、第二控制件、第二被动件及固定结合第一被动件;利用转动第一被动件控制第一控制件的扣合件在扣合或非扣合的位置;并利用转动第二被动件控制第二控制件的扣合件在扣合或非扣合的位置,使电子装置的主机架体与外壳及周边装置框架的组合、拆开,不需使用其他工具,且不需螺丝、螺丝孔等结合组件,使组装或拆开作业更容易、方便及更有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扣合结构开关,尤其是有关结合于电脑、伺服器等电子产品的周边装置的框架,可分别扣合电子产品的主机架体及外壳,使外壳、框架与主机架体稳固结合的扣合结构开关。
技术介绍
一般电子产品均具有一主机架体,主机架体的外部结合一外壳,内部分别结合主机板、电源供应器及资料储取装置等周边装置。主机架体结合外壳,有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例如2002年10月21日公布的台湾专利公告第508034号,公开一种电脑壳体,包括一基座及一外壳,其均由金属板材一体冲压成型。外壳套设于该基座外部后,其上的卡扣对应卡入基座的卡扣槽中,再由拉钉拉合即可将该基座与该外壳组合一体。上机架体结合周边装置的框架,也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例如2003年7月21日公布的台湾专利公告第543803号,公开的一种抽屉式的电脑主机箱周边元件固定装置,该电脑主机箱包括一基座、一外壳、一面板及一固定架;基座的底板部前端,界定形成一置入口部,且于底板部的前端至少冲压形成一滑槽;而固定架的底端至少形成一导板以吻合地滑扣于底板部的滑槽中,另于固定架上至少界定形成一周边元件定位区,以供固装如硬盘、磁盘机、光盘机或PCMCIA卡插匣等周边装置。组装者于组装时,即可先将所需的周边元件固装于该固定架上,而后再将整个固定架连同各周边元件,一并地自该基座的前端置入口部滑扣于该基座中。固定架的后侧端缘是向内凹设至少一定位凹穴,令滑扣于电脑主机箱基座中时,对应地包夹并顶抵电脑主机箱中的一定位片,以挡阻该固定架继续向后滑移。固定架上至少穿设一固定螺孔,令滑扣于该基座中时,可由一螺丝锁固于该基座上。上述第一专利所公开的外壳与基座扣合后以拉钉拉合的结构,及第二专利所公开的基座与固定架以螺丝、螺孔锁固的结构,组装时均需使用其他工具,较不方便,且组装后要拆开时也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主机架体与外壳及其内部其他周边装置框架的组装更方便,且更容易拆开而提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两段式扣合结构开关,具有两个扣合件,可同时扣合两种组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两段式扣合结构开关,使电子装置的主机架体与外壳及周边装置框架的组合、拆开,不需使用其他工具,更容易及方便组合或拆开。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两段式扣合结构开关,使结合于电子装置的周边装置的框架的一个扣合结构,可分别扣合主机架体及外壳,使组装或拆开作业更有效率,且不需螺丝、螺丝孔等结合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两段式扣合结构开关,结合于一框架的一壁,包括一第一被动件,其一边具有一挡杆,该挡杆位于第一被动件的靠外侧端;一第二被动件,具有与该挡杆相对应的第一弧形槽孔,以容置该挡杆,并具有第二弧形槽;一第二控制件,其相对于该第二弧形槽具有一凸出的导销,并具有一扣合件;该导销被容置于第二弧形槽内;一第一控制件,具有容置该挡杆的第一孔及一扣合部;利用转动该第一被动件时,使该挡杆带动该第一控制件旋转,而控制该第一控制件的扣合部在扣合或非扣合的位置;并利用转动该第二被动件时,使其第二弧形槽带动该第二控制件的导销往返移动,而控制该第二控制件的扣合件在扣合或非扣合的位置。进一步包括一结合构件,该结合构件依序活动式结合该第一控制件、该第二控制件、该第二被动件及固定结合该第一被动件。其中该第一被动件的一边另具有一凸出的枢接部;该第二被动件具有与该枢接部相对应的孔以容置该枢接部;该第一控制件具有供该结合构件穿过的第二孔;该第二控制件具有供该结合构件穿过的长槽孔;该结合构件的一端固定结合该第一被动件的枢接部。其中该第二弧形槽带动该第二控制件的导销直线往返移动,当该第一控制件的扣合部在扣合的位置时,该挡杆正好位于阻挡该第二控制件的阻挡部的位置,且该第二控制件的扣合件也位于扣合的位置;利用该挡杆限制该第二控制件的位置,除非使该挡杆脱离阻挡该第二控制件的阻挡部的位置,否则无法移动该第二控制件,使其扣合件脱离扣合的位置。其中该第二被动件的第一弧形槽孔及第二弧形槽分别位于其孔的两边。其中该结合构件为一具有枢接段的螺钉,该第一被动件的枢接部具有螺丝孔,该螺钉螺接该螺丝孔。其中该第一被动件的另一边具有一供手指握持的凸出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框架,该框架具有一后壁;该后壁具有与该第二控制件的导销相对应的长槽孔,以供该导销穿过,并具有分别与该结合构件及该第二被动件的第一弧形槽孔相对应的孔及弧形槽孔,以分别供该结合构件及该挡杆穿过;该框架于该后壁的内侧边并具有导引构件,以供导引该第二控制件成直线式的移动;该框架对应于该第二控制件的扣合件的位置,具有一扣孔,供该扣合件穿过;该第一被动件、该第二被动件可动式的被结合于该后壁的外侧边;而该第一控制件、第二控制件可动式的被结合于该后壁的内侧边。其中该第一控制件具有两定位槽孔,该框架的后壁具有与该第一控制件的两定位槽孔相对应的凸榫,以分别被容置于两定位槽孔,使该第一控制件的扣合部被稳定的定位于扣合或非扣合的位置。其中该框架前端延伸两臂,该两臂分别具有扣合件。进一步包括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的主机架体,具有一后壁,该后壁具有容置该框架的槽孔,且其侧边具有与该框架的扣孔相对应的扣孔;该主机架体另具有与该框架的两扣合件相对应的容置槽孔;使该框架的两扣合件分别置入该主机架体的容置槽孔后,再旋转该第二被动件,而带动该第二控制件的扣合件置入该主机架体的扣孔,使该框架稳固的结合该主机架体。其中该第二被动件于其孔的下边的周壁具有一缺槽;该主机架体的后壁的后端具有一与该第二被动件的缺槽相对应的导件,当旋转该第二被动件,使该主机架体的导件置入该缺槽内,以导引该第二被动件的转动方向。进一步包括一外壳,该外壳的前端具有两扣合件,其后端具有一与该第一控制件的扣合部相对应的挡片;该外壳的两内侧边与该主机架体的两外侧边,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导引构件,使该外壳相对于该主机架体只能前、后移动,不能上、下移动;该主机架体另具与该外壳前端的两扣合件相对应的容置槽孔;当使该外壳的两扣合件分别置入该主机架体的两容置槽孔内,及使该外壳与该主机架体的导引构件相结合后,再旋转该第一被动件,带动该第一控制件的扣合部扣接于该外壳的挡片后端,使该外壳无法往后移动而脱离该主机架体。其中该外壳与该主机架体的导引构件分别是相对应的肋片及导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扣合结构开关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图2A-2C为本技术扣合结构开关的操作状态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扣合结构开关组合框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主机架体组合框架及外壳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壳及其挡片部分放大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功效,请参阅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2A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两段式扣合结构开关10,包括第一被动件11、第二被动件12、第一控制件13、第二控制件14及一螺钉15所组成。第一被动件11的一边具有一供手指握持的凸出部111,另一边具有一凸出的枢接部112、一螺丝孔113及一挡杆114。螺丝孔113是设于枢接部112的中间,挡杆114位于第一被动件11的靠外侧端。第二被动件12具有分别与上述枢接部112及挡杆114相对应的孔121及第一弧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的两段式扣合结构开关,结合于一框架的一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被动件,其一边具有一挡杆,该挡杆位于第一被动件的靠外侧端; 一第二被动件,具有与该挡杆相对应的第一弧形槽孔,容置该挡杆,并具有第二弧形槽; 一第二控制件,其相对于该第二弧形槽具有一凸出的导销,并具有一扣合件;该导销被容置于第二弧形槽内; 一第一控制件,具有容置该挡杆的第一孔及一扣合部; 该第一被动件转动时,该挡杆带动该第一控制件旋转,控制该第一控制件的扣合部在扣合或非扣合的位置;该第二被动件转动时,其第二弧形槽带动该第二控制件的导销往返移动,控制该第二控制件的扣合件在扣合或非扣合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信安,
申请(专利权)人:大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