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炼焦煤粘结性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596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炼焦煤粘结性检测系统,涉及炼焦煤粘结性检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针对炼焦煤粘结性检测方式得到的检测结果有失均衡,并且存在检测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采集模块、服务器和展示模块;采集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数据组向服务器中传输,采集模块由检测单元及数据整合单元组成,检测单元设置有若干组且分别位于不同区域;通过检测单元可对炼焦煤的粘结性指标进行检测,其检测项目覆盖范围广,由粘结指数、吉式流动度、胶质层指数及奥亚膨胀度组成,避免对炼焦煤的检测过于单一,导致结果不够精确。导致结果不够精确。导致结果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炼焦煤粘结性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炼焦煤粘结性检测
,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炼焦煤粘结性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炼焦煤的质量指标中,粘结性能是重要的一项指标。粘结性是炼焦煤的一个重要的工艺性质,在焦化工业中煤的粘结性是评价炼焦用煤的主要指标,炼焦煤必须具有一定的粘结性。煤的粘结性是炼焦煤形成焦炭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我国煤分类中是以粘结指数来表示炼焦煤的粘结性能,适中的粘结性能可以在炼焦过程中起到软化熔融和粘结包容惰性成分,从而形成焦炭。
[0003]现有的传统炼焦煤粘结性检测大多传统炼焦煤通过粘结指数、吉氏流动度或胶质层指数等其中一种检测方式来检测炼焦煤的粘结性,其检测结果有失均衡,少数采用多种检测方式检测炼焦煤的粘接性其误差较大,因此,设计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炼焦煤粘结性检测系统。
[0004]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针对炼焦煤粘结性检测方式得到的检测结果有失均衡,并且存在检测误差较大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炼焦煤粘结性检测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炼焦煤粘结性检测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服务器和展示模块;
[0008]采集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数据组向服务器中传输,采集模块由检测单元及数据整合单元组成,检测单元设置有若干组且分别位于不同区域;
[0009]检测单元,用于对炼焦煤的粘结性指标进行检测,粘结性指标由粘结指数、吉式流动度、胶质层指数及奥亚膨胀度组成;还用于对检测设备的内在参数及外在参数进行检测;
[0010]数据整合单元,用于将单区域检测单元得到的检测设备内在参数及外在参数和相对应炼焦煤检测得到的粘结性指标中的粘结指数、吉式流动度、胶质层指数及奥亚膨胀度整合形成一个数据组并向服务器发送;
[0011]服务器,用于接收采集模块检测及整合的若干个数据组,并对接收的数据组进行解析,服务器内设置有优化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及匹配单元和数据库;
[0012]优化单元,用于提高粘结性指标检测的精确性,利用均值计算式得出粘结指数均值、吉式流动度均值、胶质层指数均值及奥亚膨胀度均值,再通过均值优化式对粘结指数均值、吉式流动度均值、胶质层指数均值及奥亚膨胀度均值,确保检测均值的准确性;优化单元还设置有自检式对粘结指数均值、吉式流动度均值、胶质层指数均值及奥亚膨胀度均值,确保检测均值的数值真实度进行确定;
[0013]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将优化后得到的粘结指数均值、吉式流动度均值、胶质层指数
均值及奥亚膨胀度均值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炼焦煤的粘结性指标ZA值;
[0014]匹配单元内设置有六个炼焦煤分类等级,用于将数据分析单元得到的数据组及相对应的粘结性指标ZA值通过六个炼焦煤分类等级进行匹配,完成对相对应的数据组的炼焦煤分类等级的分类;
[0015]数据库,用于将匹配单元匹配的每个数据组及相对应的炼焦煤的ZA值及炼焦煤分类等级进行存储;
[0016]展示模块,展示模块内设置有展示单元及警示单元;展示单元,用于接收不同区域中的不同炼焦煤进行检测后得到的ZA值,并将不同区域的不同炼焦煤的ZA值构建成多条ZA值变化曲线,利用多条ZA值变化曲线判断不同区域的不同炼焦煤检测的ZA值趋势;
[0017]警示单元,用于接收警示信令并利用相对应的警示信令对相应的检测设备进行回执。
[0018]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中还分别通信连接有若干个设置在不同区域的查询终端,查询终端内设置有查询单元和比对单元;
[0019]查询单元,用于输入所需炼焦煤的ZA值,利用比对单元将输入的所需炼焦煤的ZA值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每个数据组相对应的炼焦煤的ZA值进行比对,并得出最为相近的两个炼焦煤ZA值及相对应的两组数据组,并得到两组数据组中的检测设备内在参数及外在参数和相对应炼焦煤检测得到的粘结性指标中的粘结指数、吉式流动度、胶质层指数及奥亚膨胀度进行展示,展示内容还包括有此数据组的具体区域;
[0020]查询单元还用于输入所需炼焦煤的炼焦煤分类等级,利用比对单元将所需炼焦煤的炼焦煤分类等级与匹配单元内设置的六个炼焦煤分类等级即不粘结煤、弱粘结煤、中粘结煤、中强粘结煤、强粘结煤和特强粘结煤进行比对,得到位于六个炼焦煤分类等级中一个分类等级中所包含的所有数据组,并解析出相对应的检测设备内在参数及外在参数和相对应炼焦煤检测得到的粘结性指标中的粘结指数、吉式流动度、胶质层指数及奥亚膨胀度进行展示,展示内容还包括有此数据组的具体区域;
[0021]比对单元,用于将查询单元中输入的所需ZA值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每个数据组相对应的炼焦煤的ZA值进行比对,得出最为相近的两个炼焦煤ZA值及相对应的两组数据组,比对单元内还设置有ZA值差值范围区间。
[0022]进一步的,所述比对单元中的ZA值比对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将输入的所需ZA值分别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每个数据组相对应的炼焦煤的多个ZA值分别计算差值;
[0024]S2:然后将多个差值分别与ZA值差值范围区间进行比对,得到位于ZA值差值范围区间内的若干个差值;
[0025]S3:再将步骤S2中得到的若干个差值分为正差和负差两个类别,并在正差和负差两个类别中分别挑选正差的最小差值和负差的最大差值;
[0026]S3:最后按照步骤S4中两个差值得到两组相对应的数据组,即为输入的所需ZA值对应的数据组。
[0027]进一步的,所述优化单元中的均值计算式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28]步骤一:将单区域中的炼焦煤粘结性指标内的粘结指数经过多次检测,得到多个粘结指数数值,并将得到的多个粘结指数数值计算均值,得到粘结指数均值AJ,其中粘结指
数检测次数设置在3

8之间;
[0029]步骤二:将单区域中的炼焦煤粘结性指标内的吉式流动度经过多次检测,得到多个吉式流动度数值,并将得到的多个吉式流动度数值计算均值,得到吉式流动度均值BJ,其中吉式流动度检测次数设置在4

9之间;
[0030]步骤三:将单区域中的炼焦煤粘结性指标内的胶质层指数经过多次检测,得到多个胶质层指数数值,并将得到的多个胶质层指数数值计算均值,得到胶质层指数均值CJ,其中胶质层指数检测次数设置在4

7之间;
[0031]步骤四:将单区域中的炼焦煤粘结性指标内的奥亚膨胀度经过多次检测,得到多个奥亚膨胀度数值,并将得到的多个奥亚膨胀度数值计算均值,得到奥亚膨胀度均值DJ,其中奥亚膨胀度检测次数设置在2

6之间。
[0032]进一步的,所述优化单元内还设置有粘结指数预设区间、吉式流动度预设区间、胶质层指数预设区间及奥亚膨胀度预设区间,优化单元中的均值优化式即分别将多次粘结指数检测得到的多个数值与粘结指数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炼焦煤粘结性检测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服务器和展示模块;采集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数据组向服务器中传输,其特征在于:采集模块由检测单元及数据整合单元组成,检测单元设置有若干组且分别位于不同区域;检测单元用于对炼焦煤的粘结性指标进行检测,粘结性指标由粘结指数、吉式流动度、胶质层指数及奥亚膨胀度组成;还用于对检测设备的内在参数及外在参数进行检测;数据整合单元用于将单区域检测单元得到的检测设备内在参数及外在参数和相对应炼焦煤检测得到的粘结性指标中的粘结指数、吉式流动度、胶质层指数及奥亚膨胀度整合形成一个数据组并向服务器发送;服务器用于接收采集模块检测及整合的若干个数据组,并对接收的数据组进行解析,服务器内设置有优化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及匹配单元和数据库;优化单元用于提高粘结性指标检测的精确性,利用均值计算式得出粘结指数均值、吉式流动度均值、胶质层指数均值及奥亚膨胀度均值,再通过均值优化式对粘结指数均值、吉式流动度均值、胶质层指数均值及奥亚膨胀度均值,确保检测均值的准确性;优化单元还设置有自检式对粘结指数均值、吉式流动度均值、胶质层指数均值及奥亚膨胀度均值,对检测均值的数值真实度进行确定;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将优化后得到的粘结指数均值、吉式流动度均值、胶质层指数均值及奥亚膨胀度均值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炼焦煤的粘结性指标ZA值;匹配单元内设置有六个炼焦煤分类等级,用于将数据分析单元得到的数据组及相对应的粘结性指标ZA值通过六个炼焦煤分类等级进行匹配,完成对相对应的数据组的炼焦煤分类等级的分类;数据库用于将匹配单元匹配的每个数据组及相对应的炼焦煤的ZA值及炼焦煤分类等级进行存储;展示模块内设置有展示单元及警示单元;展示单元用于接收不同区域中的不同炼焦煤进行检测后得到的ZA值,并将不同区域的不同炼焦煤的ZA值构建成多条ZA值变化曲线,利用多条ZA值变化曲线判断不同区域的不同炼焦煤检测的ZA值趋势;警示单元用于接收警示信令并利用相对应的警示信令对相应的检测设备进行回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炼焦煤粘结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中还分别通信连接有若干个设置在不同区域的查询终端,查询终端内设置有查询单元和比对单元;查询单元用于输入所需炼焦煤的ZA值,利用比对单元将输入的所需炼焦煤的ZA值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每个数据组相对应的炼焦煤的ZA值进行比对,并得出最为相近的两个炼焦煤ZA值及相对应的两组数据组,并得到两组数据组中的检测设备内在参数及外在参数和相对应炼焦煤检测得到的粘结性指标中的粘结指数、吉式流动度、胶质层指数及奥亚膨胀度进行展示,展示内容还包括有此数据组的具体区域;查询单元还用于输入所需炼焦煤的炼焦煤分类等级,利用比对单元将所需炼焦煤的炼焦煤分类等级与匹配单元内设置的六个炼焦煤分类等级即不粘结煤、弱粘结煤、中粘结煤、中强粘结煤、强粘结煤和特强粘结煤进行比对,得到位于六个炼焦煤分类等级中一个分类等级中所包含的所有数据组,并解析出相对应的检测设备内在参数及外在参数和相对应炼焦煤检测得到的粘结性指标中的粘结指数、吉式流动度、胶质层指数及奥亚膨胀度进行展示,展示内容还包括有此数据组的具体区域;比对单元用于将查询单元中输入的所需ZA值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每个数据组相对应的炼焦煤的ZA值进行比对,得出最为相近的两个炼焦煤ZA值及相对应的两组数据组,比对单
元内还设置有ZA值差值范围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炼焦煤粘结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单元中的ZA值比对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将输入的所需ZA值分别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每个数据组相对应的炼焦煤的多个ZA值分别计算差值;S2:然后将多个差值分别与ZA值差值范围区间进行比对,得到位于ZA值差值范围区间内的若干个差值;S3:再将步骤S2中得到的若干个差值分为正差和负差两个类别,并在正差和负差两个类别中分别挑选正差的最小差值和负差的最大差值;S4:最后按照步骤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刘锋周宗丰许吉祥梅强吴涛黄海峰欧战备张伟刘沐高春燕凌强崔平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淮北选煤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