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74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车载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车,其中,车载动力电池组件包括:车载动力电池和快换框架,快换框架包括第一组对边及第二组对边,快换框架的第一组对边的内侧设有:第一锁止组件,包括锁止件以及至少一个与锁止件相配合的限位件;第二锁止组件,包括限位件及锁定件;车载动力电池外侧边具有锁轴,锁定件和限位凹槽的内壁之间的限位空间大于锁止件和限位凹槽的内壁之间的限位空间,以使第一锁止组件实现精确限位,第二锁止组件实现粗限位,且第二锁止组件的限位作用仅当第一锁止组件失效时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车辆行驶中防止车载动力电池在快换框架内移动,降低在车辆行驶中因为摩擦产生异响,减少维护成本,提高驾驶的舒适度。舒适度。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车
[0001]本申请为申请号201811190713.3,专利技术名称为车载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车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电池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车载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车。

技术介绍

[0003]车载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快换电池箱在换电过程中需导向进入车底板快换框架(此时定位块、与快换框架间必须留有间隙,否则快换电池包会卡死在,无法保证正常换电);车在行驶过程中快换电池箱需保证在快换框架上固定稳定,不允许左右晃动(间隙会造成电池箱左右移动,造成电池箱与快换框架间出异响,影响驾驶感),目前导向定位块采用预压缩过瘾结构,在换电过程中导向块始终与快换框架摩擦(定位块内预压块受力压缩),正常行驶时导向块预压力能保证快换电池箱不在快换框架上无位移,但在车速快连续急拐弯情况下,定位块预压力不够,可能造成快换电池箱在快换框架上位移造成异响。另外钢结构锁止机构在车辆行驶中因为摩擦产生异响,降低驾驶的舒适度;关键钢结构锁止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维护(加油润滑等),增加一定的维护成本,对驾驶员产生一定的维护成本。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载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将车载动力电池牢固地安装在快换框架上,并且能在车辆行驶中防止车载动力电池牢在快换框架内移动,并且能降低在车辆行驶中因为摩擦产生异响,减少维护成本,提高驾驶的舒适度。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动力电池和快换框架,所述快换框架包括第一组对边及第二组对边,所述快换框架的第一组对边的内侧设有:
[0007]第一锁止组件,包括锁止件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锁止件相配合的限位件,以限位连接所述车载动力电池;
[0008]第二锁止组件,包括限位件及与限位件配合的锁定件,以连接所述车载动力电池;
[0009]其中,第一锁止组件和第二锁止组件都包括具有限位凹槽的限位件,
[0010]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外侧边具有锁轴,锁定件和限位凹槽的内壁之间的限位空间大于锁止件和限位凹槽的内壁之间的限位空间,以使第一锁止组件实现精确限位,第二锁止组件实现粗限位,且第二锁止组件的限位作用仅当第一锁止组件失效时作用。
[0011]可选地,所述快换框架的第一组对边的内侧还设有支撑挂点,用以向所述车载动力电池提供支撑,支撑挂点包括具有限位凹槽的限位件。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组对边分别设有翻边,各所述翻边设有外扩螺接板,所述外扩螺
接板设有多个第二螺孔,所述快换框架的第二组对边之一设有一电连接器,所述第一组对边具有靠近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和背离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组对边的第二端处,所述翻边与所述快换框架的第一组对边之间设有加强支架。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组对边的第二端设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用于与车身螺接,所述第一组对边的第二端背向加强支架的一侧设有加强套,所述加强套设置在所述翻边上,所述加强套具有与所述第三螺孔相适应的通孔。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组对边设有翻边的转角处还设有多个冲角筋。
[0015]可选地,所述翻边设有沿所述翻边的延展方向延伸的拉伸筋。
[0016]可选地,所述外扩螺接板与所述快换框架的第一组对边之间的第二螺孔处设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位于相邻支撑挂点之间,相邻的加强支架具有对称的结构。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组对边的第二端设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一组对边的第二端背向所述加强支架的一侧设有加强套,所述加强套具有与所述第三螺孔相适应的通孔。
[0018]可选地,所述快换框架的第一组对边和第二组对边的表面局部设有X型冲压槽。
[0019]可选地,所述第二组对边的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用于连接车身的外扩肩台,所述外扩肩台设第一螺孔。
[0020]可选地,所述快换框架的第一组对边的内侧还设有连接传感器线束的传感器检测件。
[0021]可选地,所述第二锁止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与限位件相配合的锁定件。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能源车,包括:如上述的车载动力电池组件。
[002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动力电池组件以及新能源车能够将车载动力电池牢固地安装在快换框架上,并且能在车辆行驶中防止车载动力电池牢在快换框架内移动,降低在车辆行驶中因为摩擦产生异响,减少维护成本,提高驾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动力电池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快换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快换框架的除了第一侧和第二侧外的一对边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快换框架的第一锁止组件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快换框架的限位件及锁止件的放大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锁轴的放大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快换框架的第一锁止组件锁止时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二锁止组件的的放大图;
[0033]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快换框架的传感器检测件的放大图;
[0034]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快换框架的除了第一侧和第二侧外的一对边的侧视图;
[0035]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外扩螺接板的放大图;
[0036]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三螺孔处的螺接板的放大图;
[0037]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加强套及第三螺孔的截面图;
[0038]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快换框架的第一端的放大图;
[0039]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快换框架的第二端的放大图;以及
[0040]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车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
[0042]1车载动力电池
[0043]2快换框架
[0044]201第一锁止组件
[0045]202第二锁止组件
[0046]203支撑挂点
[0047]204连接件
[0048]205限位件
[0049]206翻边
[0050]207锁止件
[0051]209传感器检测件
[0052]210传感器线束
[0053]211冲角筋
[0054]212拉伸筋
[0055]214X型冲压槽
[0056]215锁定件
[0057]21第三螺孔
[0058]22第二螺孔
[0059]23第一螺孔
[0060]24电连接器
[0061]25加强套
[0062]26外扩螺接板
[0063]27外扩肩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动力电池(1)和快换框架(2),所述快换框架(2)包括第一组对边及第二组对边,所述快换框架(2)的第一组对边的内侧设有:第一锁止组件(201),包括锁止件(207)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锁止件(207)相配合的限位件(205),以限位连接所述车载动力电池(1);第二锁止组件(202),包括限位件(205)及与限位件(205)配合的锁定件(215),以连接所述车载动力电池(1);其中,第一锁止组件(201)和第二锁止组件(202)都包括具有限位凹槽的限位件(205),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外侧边具有锁轴,锁定件(215)和限位凹槽的内壁之间的限位空间大于锁止件(207)和限位凹槽的内壁之间的限位空间,以使第一锁止组件(201)实现精确限位,第二锁止组件(202)实现粗限位,且第二锁止组件(202)的限位作用仅当第一锁止组件(201)失效时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框架(2)的第一组对边的内侧还设有支撑挂点(203),用以向所述车载动力电池(1)提供支撑,支撑挂点(203)包括具有限位凹槽的限位件(2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动力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对边分别设有翻边(206),各所述翻边(206)设有外扩螺接板(26),所述外扩螺接板(26)设有多个第二螺孔(22),所述快换框架(2)的第二组对边之一设有一电连接器(24),所述第一组对边具有靠近所述电连接器(24)的第一端和背离所述电连接器(24)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组对边的第二端处,所述翻边(206)与所述快换框架(2)的第一组对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黄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