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放站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589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放站机箱,包括箱盖、上盖、下盖及散热器,所述箱盖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顶端,并且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形成一个箱体,所述上、下盖分别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相对两端,并且封闭所述箱体;于所述箱体内、在所述散热器上贴设有集成为一个模块的射频单元。采用上述结构,将射频单元集成为一个模块,内置于机箱散热器上,散热均匀,快速,既可节省单元结构盒,又有利于发热器件的散热,同时使机箱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放站机箱,尤其是关于一种无线通讯小功率直放站 机箱。
技术介绍
无线通讯小功率直放站与传统直放站一样,是网络优化、信号补盲的重要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室内小面积覆盖,如会议厅、宾馆、大型建筑物的底层、 电梯、商场等各种室内场所的盲点信号放大,改善局部区域的网络覆盖质量。 小功率直放站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更灵活,安装、开通工程量更小,成本更低, 因而,在国内及国外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根据功能不同,使用的小功率直放站机箱有多种塑料件、铝压铸件、铝 型材及钣金件等。塑料件和铝压铸件机箱,造型美观,但散热性能差。铝型材 机箱,散热性能好,但外形受限。钣金机箱,造型简单、加工方便,但散热性 能差。另一方面,现有小功率直放站机箱内的各个单元模块置于各自的模块盒 内,与机箱分离,使得机箱体积较大且不利于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放站机箱,其射频单元能够 均匀、快速地散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直放站机箱, 包括箱盖、上盖、下盖及散热器,所述箱盖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顶端,并且与 所述散热器之间形成一个箱体,所述上、下盖分别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相对两 端,并且封闭所述箱体;于所述箱体内、在所迷散热器上贴设有集成为一个模块的射频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机箱结构打破常规单元模块与机箱分离的结构, 而是将射频单元集成为一个模块,内置于机箱散热器上,散热均匀,快速,既 可节省单元结构盒,又有利于发热器件的散热,同时使机箱结构更加紧凑,体 积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放站机箱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直放站才几箱未安装射频单元时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直力文站^L箱安装射频单元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直放站机箱的箱盖与散热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直放站机箱安装后的后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直放站机箱包括作为基座 的散热器IO、箱盖20、上盖30及下盖40。箱盖20安装在散热器IO的顶端, 并且与散热器10之间形成一个箱体;上、下盖30、 40分别安装在散热器10 的相对两端,并且封闭所述箱体;于箱体内、在散热器IO上贴设有集成为一个 模块的射频单元50 (如图3所示)。上述机箱结构打破常规单元模块与机箱分离的结构,而是将射频单元50 集成为一个模块,内置于机箱散热器10上,散热均匀,快速,既可节省单元结 构盒,又有利于发热器件的散热,同时使机箱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具体地,请一并参考图4及图5,所述散热器10由铝型材制成,其具有一底座12及由底座12向箱体外延伸而出的若干散热片14,底座12的两侧缘分 别延伸出一侧壁16。箱盖20由4反金件制成,其安装在侧壁16上,侧壁16的 顶端分别设有一插槽162,箱盖20上靠近两侧缘的位置处分别伸出一凸缘22, 所述凸缘22分别插入散热器10两侧的插槽162中。散热器10的相对两端分别 设有一台阶面18,上、下盖30、 40由钣金件制成,其分别嵌入散热器10两端 的台阶面18上,使整个机箱形成一个封闭的金属箱体,满足机箱的EMC(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f兹兼容i生)屏蔽要求。上述机箱的散热器IO釆用铝型材,而箱盖20、上盖30及下盖40采用钣 金件,其综合了铝型材散热性能优良、钣金模具简单、加工方便的优点,使整 个机箱外形简洁、美观,同时,可满足散热需求。请参考图2及图3,所有的射频电路,包括上下行功放、上下行信道、上 下行低噪放、上下行双工器,都高度集成为一个射频单元50,于散热器10的 底座12上贴设有一射频单元电路板60,该电路板60上i殳有肋条62,射频单元 50安装在电路板60的肋条62上,既保证了各发热模块有效的散热,又保证了 各模块可靠的接地。此外,上述直放站机箱的箱体内还^:有射频控制板52、主 控板54、无线调制解调器56及电源58。电源58安装在散热器10的底座12 上,保证电源58的散热及正常工作。射频控制板52置于射频单元50上,利用 插针进行数据通信。主控板54置于射频控制板52上方,充分利用机箱的内部 空间,使机箱内部布局更美观,走线更合理。主控板54具有监控指示灯(图中 未示出),所述监控指示灯位于机箱的正面,便于观察机器的运行状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 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直放站机箱,包括箱盖、上盖、下盖及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顶端,并且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形成一个箱体,所述上、下盖分别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相对两端,并且封闭所述箱体;于所述箱体内、在所述散热器上贴设有集成为一个模块的射频单元。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直放站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由铝型材制 成,所述箱盖、上盖及下盖由钣金件制成。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放站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具有一 底座及由所述底座向所述箱体外延伸而出的若干散热片,所述底座的两侧缘分 别延伸出一侧壁,所述箱盖安装在所述侧壁上。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放站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顶端分别设 有一插槽,所述箱盖上靠近两侧缘的位置处分别延伸出一凸缘,所述凸缘插置 于所述插槽中。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放站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相对两端 分别设有一台阶面,所述上、下盖分别嵌入所述台阶面中。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放站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单元具有集成 在一起的上下行功放、上下行信道、上下行低噪放及上下行双工器。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放站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射频 控制板、主控板、无线调制解调器及电源,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所 述射频控制板置于所述射频单元上,所述主控板置于所述射频控制板上方。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放站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控制单元利用 插针与所述射频单元进行凄t据通信。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放站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上设有监控 指示灯,所述监控指示灯位于所述箱体的正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放站机箱,包括箱盖、上盖、下盖及散热器,所述箱盖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顶端,并且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形成一个箱体,所述上、下盖分别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相对两端,并且封闭所述箱体;于所述箱体内、在所述散热器上贴设有集成为一个模块的射频单元。采用上述结构,将射频单元集成为一个模块,内置于机箱散热器上,散热均匀,快速,既可节省单元结构盒,又有利于发热器件的散热,同时使机箱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文档编号H05K7/20GK201222726SQ200820095258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饶长珠 申请人: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放站机箱,包括箱盖、上盖、下盖及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顶端,并且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形成一个箱体,所述上、下盖分别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相对两端,并且封闭所述箱体;于所述箱体内、在所述散热器上贴设有集成为一个模块的射频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长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