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脱模剂、拉挤树脂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13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脱模剂、拉挤树脂及复合材料,属于聚合物合成的技术领域。其中内脱模剂为多官能度醇、长碳链羧酸和第一催化剂配制而成的具有侧基长碳链的二元醇,拉挤树脂则包括:小分子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内脱模剂、第二催化剂和抗氧剂。基复合材料是将异氰酸酯反应物组合物和异氰酸酯共同作为双组分聚氨酯树脂,通过拉挤设备与纤维材料共混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侧基带长碳链的二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物组合物中的原料相容性好、不分层;与异氰酸酯共同作用制备复合材料时,作为内脱模剂极大提高复合材料与模具内表面的分离特性,长碳链的另一端通过化学键固定在聚合物网络上。合物网络上。合物网络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脱模剂、拉挤树脂及复合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合成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脱模剂、拉挤树脂及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树脂拉挤技术以其高活性和低挥发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极大的提高了复合材料型材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性,因而在近10年内得到快速发展。聚氨酯树脂为双组分体系,包括多元醇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其中由于满足拉挤工艺、生产效率及提高性能的诸多助剂一般都添加在多元醇组分中,脱模剂便是其中之一。
[0003]用于聚氨酯拉挤树脂的内脱模剂应具备以下特性:1.与聚氨酯树脂相容性好,不分层;2.脱模效果好,方便生产时降低牵引力;3.不能对聚氨酯反应有催化效果;4.固化后不能过多富集在制品表面,影响后续涂漆和施胶的附着力。
[0004]传统拉挤工艺采用的脱模剂多为硬脂酸或硬脂酸盐类,能满足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和环氧树脂等拉挤工艺要求,但会催化聚氨酯的反应,且会过多的富集在型材表面;有机硅类聚合物也可用于脱模,但同样存在与聚氨酯相容性差、过多富集在型材表面影响后续施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脱模剂为具有侧基长碳链的二元醇,包括以下组份:多官能度醇、长碳链羧酸和第一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醇的官能度为2

6;多官能度醇的羟值为230~1923mgKOH/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碳链羧酸的碳原子个数为8~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碳链羧酸的摩尔数与多官能度醇的摩尔数的比值应满足以下条件:(n+m

2):1;其中,n为醇的官能度,m为叔胺的官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脱模剂,其特征在于,当n=2时,m>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浓硫酸、对甲苯磺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的重量为多官能度醇、长碳链羧酸总重量的0~1%。8.一种拉挤树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配比至少包括以下组份:其中,所述内脱模剂为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内脱模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拉挤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丙三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拉挤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明杰成源邓军发吴远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柏特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