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环境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985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血液环境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步骤:将二异氰酸酯与扩链剂在有机溶剂混合,反应得到低分子预聚物溶液;所述扩链剂为含动态二硫键的扩链剂和含氟的扩链剂;再加入活泼氢封端低聚物和催化剂,反应制得聚氨酯预聚物,经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血液环境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界面聚合法,先将硬段与扩链剂反应合成超长硬段的预聚物,最终获得高分子量的聚氨酯弹性体,该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疏水性、力学强度,且在血液中具有很强愈合能力。中具有很强愈合能力。中具有很强愈合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环境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血液环境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弹性体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日用品交通等领域;在医学领域,聚氨酯材料也成为众多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其具有优异的性能,例如生物相容性、柔韧性、强度、记忆性、可加工性等,可被制造为手术器械、医疗植入物等常与人体接触的医疗设备或载药体。目前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常采用的是“一步法”和“预聚体法”,均需要反应原料形成均一的溶液保证分子间的充分接触与反应。但对于特殊且互不相容的原料此方法所合成的材料的性能不佳,如自愈合效率低、拉伸强度弱等。针对于互不相容的原料常采用界面聚合法,但在聚氨酯领域中界面聚合法作为一种较新型的微胶囊化方法,所形成的微胶囊常用于膜涂料中的填充物。因此实现原料互不相容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变得具有挑战性。
[0003]CN115073687A公开了一种自愈合聚氨酯,该聚氨酯首先通过聚四氢呋喃、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聚氨酯预聚物,再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环境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1,将二异氰酸酯与扩链剂在有机溶剂混合,反应得到低分子预聚物溶液;所述扩链剂为含动态二硫键的扩链剂和含氟的扩链剂;步骤2,向步骤1的低分子预聚物溶液中加入活泼氢封端低聚物和催化剂,反应制得聚氨酯预聚物,经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血液环境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环境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二苯基甲烷

4,4'

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1,5

萘二异氰酸酯、1,3

二甲基异氰酸酯环己烷、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3,3'

二甲基

4,4'

联苯二异氰酸酯、二环己甲烷4,4'

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硫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含动态二硫键的扩链剂包括双(2

氨基苯基)二硫、双(4

羟苯基)二硫醚、二(2

羟基
‑1‑
萘基)二硫醚、双(2

羟乙基)二硫醚中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含氟的扩链剂包括2,2'

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氟氢醌、2,2

双(4

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全氟双35/35酚A、八氟

1,6

己二醇中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环境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泼氢封端低聚物包括羟基封端低聚物和/或氨基封端低聚物;和/或,所述的活泼氢封端低聚物的分子量为500~8000g/mo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环境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封端低聚物包括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己内酯二醇、聚丙二醇、聚碳酸亚丙酯二醇、聚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若愚闫晓文汪东琦王志宏韩立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