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滚筒筛,涉及餐厨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自动排放机构,所述方形框架的底部和内壁上设置有脱水机构,所述自动排放机构包括倒置排放单元和振动处理单元,所述脱水机构包括离心脱水单元和筛孔调节单元,所述倒置排放单元包括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顶部焊接有竖直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步进电机、竖直基板和转动盘的配合,可驱动方形框架在竖直基板的内侧旋转,使得筛筒转换为倒置状态,进而可通过重力将筛筒内的垃圾自动排放出,降低用户的体力消耗,且通过振动电机的设计,可驱动筛筒进行持续振动,提升排料的充分性。升排料的充分性。升排料的充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滚筒筛
[0001]本技术涉及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滚筒筛。
技术介绍
[0002]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厨余垃圾内部含有较多的液体,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需对其进行脱水处理。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脱水装置,公开号为CN 214872892 U,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销轴,所述柜体通过第一销轴与盖板的右侧面铰接,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柜体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柜体上表面开设的进料口内设置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的下表面与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4]为了解决破碎的瓷器以及塑料边角容易划伤工作人员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设置挤压板、滑套、驱动电机、电动推杆和过滤桶等结构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不能自动对处理后的厨余垃圾进行排放的情况,该专利对厨余垃圾处理完成后,还需用户将手部或借助工具伸入过滤筒的内部,对垃圾进行取出处理,此过程会导致用户产生大量的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滚筒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滚筒筛,包括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自动排放机构,所述方形框架的底部和内壁上设置有脱水机构。
[0008]所述自动排放机构包括倒置排放单元和振动处理单元,所述脱水机构包括离心脱水单元和筛孔调节单元。
[0009]所述倒置排放单元包括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顶部焊接有竖直基板,所述竖直基板远离方形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竖直基板靠近方形框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方形框架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转动盘相邻的一侧上,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盘远离方形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振动处理单元包括底撑座和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步进电机的外表面上,所述底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顶部与承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撑座的外表面上焊接有稳固支脚。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永磁板,所述永磁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
的顶部与承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离心脱水单元包括驱动电机、旋转筒和排液阀管,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方形框架的底部,所述旋转筒转动连接在方形框架内壁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筛筒。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液阀管固定安装在方形框架的内壁上,所述排液阀管的底部延伸至方形框架的底部,所述旋转筒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盖板。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筛孔调节单元包括固定通孔和内螺纹块,所述固定通孔开设在筛筒的外壁上,所述内螺纹块固定安装在筛筒的外壁上,所述内螺纹块远离筛筒外壁的一侧拆卸式连接有活动条板。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条板的外壁上开设有活动通孔,所述活动条板靠近筛筒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远离活动条板的一侧与筛筒的外壁活动连接。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7]1、本技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滚筒筛,通过步进电机、竖直基板和转动盘的配合,可驱动方形框架在竖直基板的内侧旋转,使得筛筒转换为倒置状态,进而可通过重力将筛筒内的垃圾自动排放出,降低用户的体力消耗,且通过振动电机的设计,可驱动筛筒进行持续振动,提升排料的充分性。
[0018]2、本技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滚筒筛,通过内螺纹块和活动条板的配合,用户可将合适尺寸的活动通孔固定在筛筒的外壁上,继而对固定通孔的内径进行替换限定,便于本装置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垃圾,提升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底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方形框架的截断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筛筒的部分截断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方形框架;
[0024]2、自动排放机构;21、承接座;22、竖直基板;23、步进电机;24、转动盘;25、振动电机;26、底撑座;261、稳固支脚;262、电磁铁;263、永磁板;264、连接杆;265、弹性件;
[0025]3、脱水机构;31、驱动电机;32、旋转筒;33、筛筒;331、固定通孔;332、内螺纹块;333、活动条板;334、活动通孔;335、橡胶环;34、盖板;35、排液阀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滚筒筛,包括方形框架1,方形框架1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自动排放机构2,方形框架1的底部和内壁上设置有脱水机构3,自动排放机构2包括倒置排放单元和振动处理单元,脱水机构3包括离心脱水单元和筛孔
调节单元,倒置排放单元包括承接座21,承接座21的顶部焊接有竖直基板22,竖直基板22远离方形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23,竖直基板22靠近方形框架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4,方形框架1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盘24相邻的一侧上,步进电机23的输出轴与转动盘24远离方形框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控制步进电机23工作,可通过转动盘24带动方形框架1进行旋转,使旋转筒32转换为倒置状态,通过垃圾自身的重力,完成垃圾的自动排放处理。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1
‑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振动处理单元包括底撑座26和振动电机25,振动电机25固定安装在步进电机23的外表面上,底撑座2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件265,弹性件265的顶部与承接座21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撑座26的外表面上焊接有稳固支脚261,底撑座2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262,电磁铁26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永磁板263,永磁板26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64,连接杆264的顶部与承接座21的底部固定连接,控制电磁铁262通电,可对永磁板263进行吸附,以提升方形框架1的稳固性,控制电磁铁262断电,可仅有弹性件265对方形框架1支撑,同时控制振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滚筒筛,包括方形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1)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自动排放机构(2),所述方形框架(1)的底部和内壁上设置有脱水机构(3);所述自动排放机构(2)包括倒置排放单元和振动处理单元,所述脱水机构(3)包括离心脱水单元和筛孔调节单元;所述倒置排放单元包括承接座(21),所述承接座(21)的顶部焊接有竖直基板(22),所述竖直基板(22)远离方形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23),所述竖直基板(22)靠近方形框架(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4),所述方形框架(1)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转动盘(24)相邻的一侧上,所述步进电机(23)的输出轴与转动盘(24)远离方形框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滚筒筛,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处理单元包括底撑座(26)和振动电机(25),所述振动电机(25)固定安装在步进电机(23)的外表面上,所述底撑座(2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件(265),所述弹性件(265)的顶部与承接座(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撑座(26)的外表面上焊接有稳固支脚(2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滚筒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座(2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262),所述电磁铁(26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永磁板(263),所述永磁板(26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64),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浩,梁胜娜,兰学松,贾巍,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金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