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78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滤芯和下壳体,下壳体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出气口,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以抱箍成独立空间,滤芯固定设置于独立空间内以形成进气腔和压力腔;其中:进气口与压力腔相连通,且进气口朝向车辆迎风面;若干出气口与进气腔相连通,且若干出气口均与发动机燃烧室进气管相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利用滤芯以将上壳体和下壳体抱箍所成的独立空间分割为进气腔与压力腔,车辆行驶时产生迎风气流将大量空气从进气口压入压力腔内并维持一定的压力,使得压力腔与进气腔之间形成压力差,从而加大发动机进气量。从而加大发动机进气量。从而加大发动机进气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滤清
,具体来说涉及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摩托车发动机供气方式均采用自然吸气形式,即发动机在不通过任何增压器的情况下,依靠活塞向下运动而产生的真空负压使大气压将空气直接吸入发动机燃烧室进气管,空滤器进气口朝向随意。且滤芯采用纸质滤芯,其缺点是进气阻力大,进气噪音大,燃油雾化效果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滤芯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出气口,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以抱箍成独立空间,所述滤芯固定设置于所述独立空间内以形成进气腔和压力腔;
[0005]其中:
[0006]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力腔相连通,且所述进气口朝向车辆迎风面;
[0007]若干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腔相连通,且若干出气口均与发动机燃烧室进气管相连接。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上过线部,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下过线部,所述上过线部与所述下过线部相卡接以形成过线通孔。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抵触所述滤芯的一端底部,所述滤芯的另一端的底部被所述下壳体所抵推,所述上壳体抵触所述滤芯的顶部。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壳体顶部呈流线型,且其上开设有若干呈线性阵列的分布的装饰槽。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卡扣和卡槽。
[0012]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废油收集器,所述废油收集器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壳体上,且位于进气腔内。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滤芯的过滤层由海绵材料制成。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滤芯以将上壳体和下壳体抱箍所成的独立空间分割为进气腔与压力腔,车辆行驶时产生迎风气流将大量空气从进气口压入压力腔并使压力腔中的空气维持一定的压力,以使空滤器的压力腔与进气腔之间形成压力差,从而加大发动机进气量,利用过滤层由海绵材料制成的滤芯对空气进行过滤,减小进气阻力和噪声,可增大过滤空气流量以提高后续发动机内的燃油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总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总体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上壳体;11、装饰槽;12、上过线部;13、卡扣;2、滤芯;3、下壳体;31、进气口;32、出气口;33、下过线部;34、卡槽;35、加强筋;4、进气腔;5、压力腔;6、废油收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5所示,一种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1、滤芯2和下壳体3,下壳体3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31和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出气口32,上壳体1与下壳体3通过螺栓固定以抱箍成独立空间,滤芯2固定设置于独立空间内以形成进气腔4和压力腔5;其中:进气口31与压力腔5相连通,且进气口31朝向车辆迎风面;若干出气口32与进气腔4相连通,且若干出气口32均与发动机进气管相连接。
[0025]具体的,该空气滤清器分为上壳体1和下壳体3,其两者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以抱箍呈独立空间,独立空间被滤芯2所分割成两个腔体,两个腔体按功能分区为进气腔4和压力腔5,该空气滤清器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即车辆行驶时产生迎风气流将大量空气从进气口31压入压力腔5,由于迎风气流不停的将空气往空滤器中,使得压力腔5中空气维持一定的压力,在压力作用下空气通过滤芯2过滤进入进气腔4,而后由出气口32进入发动机燃烧室进气管。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滤芯2以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3抱箍所成的独立空间分割为进气腔4与压力腔5,车辆行驶时产生迎风气流将大量空气从进气口31压入压力腔5并使压力腔5中的空气维持一定的压力,以使空滤器的压力腔5与进气腔4之间形成压力差,从而加大发动机进气量,利用过滤层由海绵材料制成的滤芯2对空气进行过滤,减小进气阻力和噪声,可增大过滤空气流量以提高后续发动机内的燃油雾化效果。
[0027]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实施例,上壳体1上开设有上过线部12,下壳体3上开设有下过线部33,上过线部12与下过线部33相卡接以形成过线通孔,用于车辆布线走线时使用。
[0028]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实施例,所述下壳体3内还设置有加强筋35,所述加强筋
35抵触所述滤芯2的一端底部,所述滤芯2的另一端的底部被所述下壳体3所抵推,所述上壳体1抵触所述滤芯2的顶部,上壳体1与下壳体3夹持滤芯2并防止其受力偏移或者歪斜影响空气过滤效果,且加强筋35还能增加下壳体3的抗压强度,防止下壳体3变形。
[0029]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实施例,上壳体1顶部呈流线型,且其上开设有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装饰槽11,上壳体1流线型的顶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减少空气阻力,且增加一定的抓地力,且其上还设置有装饰槽11以增加装置美感。
[0030]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实施例,上壳体1与下壳体3靠近进气口31的一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若干卡扣13和若干卡槽34,卡扣13卡接于卡槽34内以提高上壳体1和下壳体3之间的气密性和安全性。
[0031]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实施例,还包括废油收集器6,废油收集器6固定连接于下壳体3上,且位于进气腔4内,收集并储存废油。
[0032]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实施例,滤芯2的过滤层由海绵材料制成,相对传统由纸质材料制成的过滤层而言,减小了进气阻力和噪声,还能增大过滤空气流量以提高后续发动机内的燃油雾化效果。
[0033]工作原理:首先先将滤芯2一端底部抵触加强筋35,另一端底部抵触下壳体3,随后将上壳体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滤芯(2)和下壳体(3),所述下壳体(3)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31)和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出气口(3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3)通过螺栓固定以抱箍成独立空间,所述滤芯(2)固定设置于所述独立空间内以形成进气腔(4)和压力腔(5);其中:所述进气口(31)与所述压力腔(5)相连通,且所述进气口(31)朝向车辆迎风面;若干所述出气口(32)与所述进气腔(4)相连通,且若干出气口(32)均与发动机燃烧室进气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上开设有上过线部(12),所述下壳体(3)上开设有下过线部(33),所述上过线部(12)与所述下过线部(33)相卡接以形成过线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冲压式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中清黄声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土星动力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