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驱动桥小型摆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62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驱动桥小型摆动架,包括连接塞、套装在桥壳前侧减速器壳体上的隔套;连接塞外侧为柱形结构、套装在后摆架内且后端面通过与端板接触进行向后限位;隔套卡装在前摆架的阶梯孔内进行向前限位;连接塞与后摆架之间设有后衬套、减速器壳体与前摆架之间设有前衬套;后衬套与前衬套结构相同,其外周侧设有环形槽、径向设有位于环形槽内的进油槽、内周侧设有沿轴线螺旋布置并与进油槽连通的过油槽。本一种装载机驱动桥小型摆动架,结构简单紧凑,不仅有效分散车桥桥壳与相应摆架之间的冲击力,避免传统结构造成作用力集中使得相应部件损坏失效,而且避免传统单一油道,保障注入的润滑油能够全面对接触周向面润滑。面润滑。面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载机驱动桥小型摆动架


[0001]本技术涉及装载机桥壳总成,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载机驱动桥小型摆动架。

技术介绍

[0002]装载机的驱动桥需要设计成摆动结构,使得驱动桥能相对车架摆动一定角度,确保装载机在行驶过程中的重心稳定性和牵引性,避免装载机在通过高低不平整路面时车轮悬空;
[0003]图1为传统装载机摆动架结构,驱动桥桥壳31后侧与连接塞12连接后、再安装在后摆架1上,前侧的减速器壳体32安装在前摆架2上;现有的连接塞12为T型结构,即连接塞12后侧设有边缘凸台,连接塞12通过螺栓与桥壳31连接、另一端的边缘凸台限位在后摆架1上并通过端板4限位,此传统装载机摆动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车桥桥壳31与车架之间冲击力集中,车桥稳定性差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连接塞12的边缘凸台固定在摆动架上,当车辆向前、向后加速或制动时,冲击力均作用在连接塞12边缘凸台前后的接触面上,作用力集中造成连接塞12的损坏失效、以及车桥稳定性差;
[0004]另外车桥桥壳31与后摆架1、前摆架2连接处均设有用于注入润滑油的衬套,即通过衬套能避免前摆架2、后摆架1连接位置处的干摩擦,但是现有衬套结构主要是单一的油道,无法保障注入的润滑油能够全面对接触周向面润滑,造成桥壳31与前摆架2、后摆架1连接之间出现晃动,从而影响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机驱动桥小型摆动架,结构简单紧凑,不仅有效分散车桥桥壳与相应摆架之间的冲击力,增加车桥系统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避免传统结构造成作用力集中使得相应部件损坏失效,而且避免传统单一油道,保障注入的润滑油能够全面对接触周向面润滑。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装载机驱动桥小型摆动架,包括安装在桥壳后侧的连接塞、套装在桥壳前侧减速器壳体上的隔套;
[0007]连接塞外侧为柱形结构、套装在后摆架内且后端面通过与端板接触进行向后限位;
[0008]隔套卡装在前摆架的阶梯孔内进行向前限位;
[0009]连接塞与后摆架之间设有后衬套、减速器壳体与前摆架之间设有前衬套;
[0010]后衬套与前衬套结构相同,其外周侧设有环形槽、径向设有位于环形槽内的进油槽、内周侧设有沿轴线螺旋布置并与进油槽连通的过油槽;
[0011]前摆架上设有与前衬套外侧环形槽连通的第一油嘴,后摆架上设有与后衬套外侧环形槽连通的第二油嘴。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塞与端板之间设有摆架垫板,摆架垫板为耐磨的复合材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隔套的前侧面与后摆架的阶梯孔端面设有摆架垫圈;摆架垫圈为耐磨的复合材料。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塞前端面设有同轴布置的凸柱,凸柱卡装在桥壳后侧的凹槽内;
[0015]连接塞上设有多个圆周布置的安装孔,螺栓杆体穿过相应的安装孔螺纹安装在桥壳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进油槽为多个,并圆周均匀布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载机驱动桥小型摆动架由于连接塞外侧为柱形结构、后端面通过与端板接触进行向后限位,隔套卡装在前摆架的阶梯孔内进行向前限位,因此整体尺寸更小、结构简单紧凑,向前移动时,隔套的前端面与前摆架接触并为受力面,向后移动时,连接塞的后端面与端板接触并为受力面,因此通过连接塞、隔套受力面分散车桥桥壳与相应摆架之间的冲击力,使得动力传递更顺畅,抗冲击力平衡,增加车桥系统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避免传统连接塞在使用中边缘凸台均受冲击力、造成作用力集中使得连接塞的损坏失效;
[0018]由于后衬套与前衬套结构相同,其内周侧设有沿轴线螺旋布置并与进油槽连通的过油槽,因此润滑油从环形槽进入进油槽、过油槽,布置在螺旋结构的过油槽内,实现后衬套与连接塞之间、前衬套与车桥桥壳上减速器壳体的大面积润滑,避免传统单一油道,保障注入的润滑油能够全面对接触周向面润滑。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传统装载机摆动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中的连接塞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中的后衬套示意图;
[0024]图中:1、后摆架,11、后衬套,111、环形槽,112、进油槽,113、过油槽,12、连接塞,121、凸柱,122、安装孔,13、摆架垫板,14、第一油嘴;
[0025]2、前摆架,21、前衬套,22、隔套,23、摆架垫圈,24、第二油嘴;
[0026]31、桥壳,32、减速器壳体,4、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2、图3、图5所示,本装载机驱动桥小型摆动架,包括安装在桥壳31后侧的连接塞12、套装在桥壳31前侧减速器壳体32上的隔套22;
[0029]连接塞12外侧为柱形结构、套装在后摆架1内且后端面通过与端板4接触进行向后限位;
[0030]隔套22卡装在前摆架2的阶梯孔内进行向前限位;
[0031]连接塞12与后摆架1之间设有后衬套11、减速器壳体32与前摆架2之间设有前衬套21;
[0032]后衬套11与前衬套21结构相同,其外周侧设有环形槽111、径向设有位于环形槽111内的进油槽112、内周侧设有沿轴线螺旋布置并与进油槽112连通的过油槽113;
[0033]前摆架2上设有与前衬套21外侧环形槽111连通的第一油嘴14,后摆架1上设有与后衬套11外侧环形槽111连通的第二油嘴24;
[0034]具体的为,连接塞12整体为柱形结构,其是桥壳31与后摆架1连接的主要部件,与现有T型结构的连接塞12相比,其直接套装在后摆架1与桥壳31之间,并通过端板4进行向后限位,因此连接塞12的内外径尺寸可相对减小,去掉受力集中的外径边缘凸台,整体尺寸更小、重量更轻、结构简单紧凑;
[0035]相应的,桥壳31前侧减速器壳体32在安装在前摆架2上时,通过隔套22进行向前限位,实现桥壳31在前摆架2、后摆架1上的摆动、以及定位;
[0036]当向前移动时,桥壳31通过隔套22向前进行限位,即隔套22的前端面与前摆架2接触并为受力面;当向后移动时,桥壳31通过连接塞12向后进行限位,即连接塞12的后端面与端板4接触并为受力面,因此当车辆前后加速或者制动时,通过连接塞12、隔套22受力面分散车桥桥壳31与相应摆架之间的冲击力,使得动力传递更顺畅,抗冲击力平衡,增加车桥系统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避免传统T型连接塞12在使用中边缘凸台均受冲击力、造成作用力集中使得连接塞12的损坏失效;
[0037]后衬套11与前衬套21结构相同,即由于安装位置不同,两者存在尺寸上的差异,但是结构上的环形槽111的、进油槽112、以及过油槽113所在位置、连接关系一致;
[0038]以后衬套11进行说明,后衬套11内壁套装在连接塞12外侧、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载机驱动桥小型摆动架,包括安装在桥壳(31)后侧的连接塞(12)、套装在桥壳(31)前侧减速器壳体(32)上的隔套(22);其特征在于,连接塞(12)外侧为柱形结构、套装在后摆架(1)内且后端面通过与端板(4)接触进行向后限位;隔套(22)卡装在前摆架(2)的阶梯孔内进行向前限位;连接塞(12)与后摆架(1)之间设有后衬套(11)、减速器壳体(32)与前摆架(2)之间设有前衬套(21);后衬套(11)与前衬套(21)结构相同,其外周侧设有环形槽(111)、径向设有位于环形槽(111)内的进油槽(112)、内周侧设有沿轴线螺旋布置并与进油槽(112)连通的过油槽(113);前摆架(2)上设有与前衬套(21)外侧环形槽(111)连通的第一油嘴(14),后摆架(1)上设有与后衬套(11)外侧环形槽(111)连通的第二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刘海军王醇涛崔俨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美驰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