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55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和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所述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电动自行车安装架,且电动自行车安装架的上方安装有顶板,所述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设置于电动自行车安装架的两侧。该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导杆分布螺纹卡扣在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和电动自行车安装架上,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电动自行车安装架和内置架整体安装在电动自行车前端时,导杆通过贯穿孔整体分布卡扣在加固架、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和电动自行车安装架的两侧进行加固,提高电动自行车防撞整体稳定性。提高电动自行车防撞整体稳定性。提高电动自行车防撞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自行车前围正前方、左侧和右侧各装一个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没有前围的电动自行车则在前挡风板或前管加支架安装);在龙头和前管间加装2个霍尔传感器和磁钢,2个霍尔传感器通过支架装在前管上,磁钢装在龙头把立上,龙头转动时霍尔传感器检测电动自行车是左转还是右转;自动控制单元,但是电动自行车防碰撞装置存在调节缺陷。
[0003]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难以进行防碰撞结构组件进行调节,防碰撞组件过于凸出影响碰撞后驾驶员,碰撞过程中材料过硬容易加重驾驶员的伤势,过于简单容易降低电动自行车安全性,防撞控制装置存在安装调节更换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难以进行防碰撞结构组件进行调节,防碰撞组件过于凸出影响碰撞后驾驶员,碰撞过程中材料过硬容易加重驾驶员的伤势,过于简单容易降低电动自行车安全性,防撞控制装置存在安装调节更换隐患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和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所述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电动自行车安装架,且电动自行车安装架的上方安装有顶板,所述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设置于电动自行车安装架的两侧,所述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的下方贯穿有内置架,所述内置架的下方设置有防撞套架机构,且防撞套架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的下方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的内部设置有导杆。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与电动自行车安装架之间为活动连接,且电动自行车安装架与内置架之间为螺纹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与贯穿孔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导杆通过贯穿孔与加固架构成卡扣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包括模型塑料卡架、模型套架和内置软接罩,所述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的前端设置有模型塑料卡架,且模型塑料卡架的内部安装有模型套架,所述模型套架的内部设置有内置软接罩。
[0009]进一步的,所述模型塑料卡架与模型套架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模型塑料卡架通过模型套架与内置软接罩构成弹性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包括嵌入架和报警感应架,所述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的内部安装有嵌入架,且嵌入架的内部设置有报警感应架。
[0011]进一步的,所述嵌入架与报警感应架相贴合,且嵌入架通过报警感应架与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构成卡合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导杆分布螺纹卡扣在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和电动自行车安装架上,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电动自行车安装架和内置架整体安装在电动自行车前端时,导杆通过贯穿孔整体分布卡扣在加固架、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和电动自行车安装架的两侧进行加固,提高电动自行车防撞整体稳定性。
[0013]1.本技术可使组装的模型塑料卡架、模型套架与内置软接罩整体防护安装在电动自行车前端,依靠模型套架与内置软接罩柔软性起到一定抗碰撞效果,便于电动自行车进行防碰撞结构组件进行调节,预防防碰撞组件过于凸出影响碰撞后驾驶员,避免碰撞过程中材料过硬加重驾驶员的伤势,采用柔软性结构及材料进行填充提高电动自行车安全性。
[0014]2.本技术嵌入架整体嵌入安装在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和电动自行车安装架上,将报警感应架相贴合活动安装在嵌入架内部,便于嵌入架和报警感应架进行内部设备组件安装,发生碰撞时嵌入架和报警感应架组件受到碰撞力能够及时报警,以及后期检测更换等。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01、模型塑料卡架;102、模型套架;103、内置软接罩;2、电动自行车安装架;3、内置架;4、顶板;5、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501、嵌入架;502、报警感应架;6、防撞套架机构;601、导杆;602、加固架;603、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和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5,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的上方设置有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且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的上方安装有顶板4,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5设置于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的两侧,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5的下方贯穿有内置架3,内置架3的下方设置有防撞套架机构6,且防撞套架机构6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架602,加固架602的下方开设有贯穿孔603,且贯穿孔603的内部设置有导杆601,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与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与内置架3之间为螺纹连接,将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活动安装在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顶端,使得内置架3螺纹连接加固在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和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内侧,便于将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和内置架3整体安装在电动自行车前端,利于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5组件安装在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和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的两侧,导杆601与贯穿孔603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导杆601通过贯穿孔603与加固架602构成卡扣结构,将防撞套架机构6分布安装在电动自行
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和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的下方,使得加固架602固定连接在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和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上,贯穿孔603开设在加固架602上,导杆601分布螺纹卡扣在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和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上,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和内置架3整体安装在电动自行车前端时,导杆601通过贯穿孔603整体分布卡扣在加固架602、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和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的两侧进行加固,提高电动自行车防撞整体稳定性。
[0020]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包括模型塑料卡架101、模型套架102和内置软接罩103,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的前端设置有模型塑料卡架101,且模型塑料卡架101的内部安装有模型套架102,模型套架102的内部设置有内置软接罩103,模型塑料卡架101与模型套架10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模型塑料卡架101通过模型套架102与内置软接罩103构成弹性结构,将模型塑料卡架101套装在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和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的上方设置有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且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的上方安装有顶板(4),所述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5)设置于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的两侧,所述防撞控制设备线束隐藏机构(5)的下方贯穿有内置架(3),所述内置架(3)的下方设置有防撞套架机构(6),且防撞套架机构(6)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架(602),所述加固架(602)的下方开设有贯穿孔(603),且贯穿孔(603)的内部设置有导杆(6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自行车防撞控制调节机构(1)与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电动自行车安装架(2)与内置架(3)之间为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601)与贯穿孔(603)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导杆(601)通过贯穿孔(603)与加固架(602)构成卡扣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控制装置的电动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艳磊余海方波波伊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傲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