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451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提出了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冷却移动架,冷却移动架移动设置在烟气回收口的上方,汇烟筒设置在冷却移动架上跟随移动,汇烟筒一端具有若干个汇烟进烟口,另一端具有一个汇烟出烟口,每个分支连接管与一个汇烟进烟口连通,排烟筒设置在汇烟筒的一侧,靠近汇烟筒的一侧具有排烟进烟口,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具有烟气冷凝通道和热交换液通道,烟气冷凝进口和烟气冷凝出口分别用于与汇烟出烟口、排烟进烟口连通,转动驱动组件驱动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预焙阳极焙烧炉的烟气中高温显热进行了利用,但是低温余热未能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用的技术问题。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利用
,具体的,涉及一种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阳极焙烧是炭素制品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热处理工序之一,压型后的生阳极制品按一定方式置于阳极焙烧炉内,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按一定升温速度进行热处理的过程。成型以后的生制品由焦炭颗粒及粘结剂两部分组成。焙烧的目的在于使粘结剂焦化,在骨料颗粒之间形成焦炭网络,使其牢固地连结在一起,使产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导电、导热、耐腐蚀性。预焙阳极焙烧炉是专门用于对阳极材料进行焙烧的焙烧炉,预焙是指通过加热器对阳极材料按照顺序进行焙烧,加热过程产生的烟气会流经后续待焙烧阳极材料进行预热,并且之前完成焙烧进行冷却的阳极材料还能够对加热器加热过程所需的空气进行预热,因此对热量进行了很好的重组,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虽然预焙阳极焙烧炉考虑了冷却中的阳极对空气进行预热,产生的烟气对待焙烧阳极进行预热,但并不意味着预焙阳极焙烧炉将所有余热进行了利用,现有技术中的预焙阳极焙烧炉仍然有必要再改进,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如产生的烟气对待焙烧阳极进行预热,此方式主要利用的是高温中的显热,至于低温余热等潜热,仍然未能有效利用,,大多通过排烟装置排放出,虽然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潜热相比高温显热利用价值更低一些,但是输出稳定,具有利用的潜在价值,很有必要将其合理的利用,避免造成了一定的余热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预焙阳极焙烧炉的烟气中高温显热进行了利用,但是低温余热未能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用于阳极焙烧炉的低温余热回收,所述阳极焙烧炉具有烟气回收口,包括冷却移动架,所述冷却移动架移动设置在所述烟气回收口的上方,汇烟筒,所述汇烟筒设置在所述冷却移动架上跟随移动,所述汇烟筒一端具有若干个汇烟进烟口,另一端具有一个汇烟出烟口,分支连接管,所述分支连接管为若干个,每个所述分支连接管与一个所述汇烟进烟口连通,排烟筒,所述排烟筒设置在所述汇烟筒的一侧,靠近所述汇烟筒的一侧具有排烟进烟口,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转动设置在所述汇烟筒与所述排烟筒之间,具有烟气冷凝通道和热交换液通道,所述烟气冷凝通道为两个且排成双螺旋结构,所述烟气冷凝通道的两端分别为烟气冷凝进口和烟气冷凝出口,所述热交换液通道螺
旋环绕所述烟气冷凝通道螺旋设置,所述烟气冷凝进口和所述烟气冷凝出口分别用于与所述汇烟出烟口、所述排烟进烟口连通,转动驱动组件,所述转动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转动。
[000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汇烟筒和所述排烟筒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具有封闭板,所述汇烟出烟口、所述排烟进烟口均设置在所述封闭板上,所述封闭板的面积小于所述汇烟筒和所述排烟筒的截面积;其中,所述烟气冷凝进口和所述烟气冷凝出口转动至与所述封闭板相对时,紧贴所述封闭板,所述封闭板的大小使得至少能依次排列三个所述烟气冷凝进口,同时至少能依次排列三个所述烟气冷凝出口。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烟气冷凝通道螺旋圈数为0.8~1,且一个所述烟气冷凝通道两端的所述烟气冷凝进口和所述烟气冷凝出口分别与所述汇烟出烟口、所述排烟进烟口相连通时,另一个所述烟气冷凝通道两端的所述烟气冷凝进口和所述烟气冷凝出口外露。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冷凝烟道清洗装置,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冷凝烟道清洗装置,所述冷凝烟道清洗装置包括移动管,所述移动管移动设置,且移动后伸入至所述烟气冷凝通道内,高压喷头,设置在所述移动管的端部,用于清洗所述烟气冷凝通道的内壁。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滑动连接筒,所述滑动连接筒滑动设置在所述分支连接管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烟气回收口上方,所述滑动连接筒滑动后靠近或远离所述烟气回收口,用于吸入所述烟气回收口排出的烟气,第一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驱动所述滑动连接筒滑动。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烟气冷凝通道具有排液口,还包括排液软管,所述排液软管与所述排液口连通,热交换液送入软管和热交换液送出软管,所述热交换液送入软管和所述热交换液送出软管分别与所述热交换液通道的两端连通。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汇烟筒、所述排烟筒与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环形密封件和第二环形密封件,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和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均沿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上,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和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之间形成环形区域,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上,提供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和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紧贴所述封闭板的力,所述烟气冷凝进口和所述烟气冷凝出口均位于所述环形区域中。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封闭板具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伸入至所述第一弧形槽中,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伸入至所述第二弧形槽中。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条形密封件和第二条形密封件,所述第一条形密封件和所述第二条形密封件
均滑动设置在所述封闭板上且滑动后靠近或远离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所述第一条形密封件和所述第二条形密封件均位于所述环形区域内,所述第一条形密封件和所述第二条形密封件为两组,一组位于所述汇烟出烟口的两侧,另一组位于所述排烟进烟口的两侧,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上,提供所述第一条形密封件和所述第二条形密封件紧贴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的力。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三条形密封件和第四条形密封件,所述第三条形密封件和所述第四条形密封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两端位置,且所述第三条形密封件和所述第四条形密封件均位于所述环形区域内,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上,提供所述第三条形密封件和所述第四条形密封件紧贴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的力。
[001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预焙阳极焙烧炉的烟气中高温显热进行了利用,但是低温余热未能有效利用,为了实现预焙阳极焙烧炉的烟气低温余热也能够被很好的利用,特别设计了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将预焙阳极焙烧炉中的低温潜热进行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具体的,阳极焙烧炉具有烟气回收口,通过汇烟筒的汇烟进烟口连接的分支连接管,可以与多个烟气回收口进行连通,对一个汇烟进烟口进行负压吸出时,另一个进行等待,可以减少冷却移动架的移动次数,从而提高焙烧效率。汇烟筒将低温烟气吸入后,通过汇烟出烟口送入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进行冷凝热交换,最后再通过排烟筒将更低温的烟气排出。其中,汇烟出烟口和排烟进烟口之间的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对低温烟气进行冷凝吸收,从而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用于阳极焙烧炉(1)的低温余热回收,所述阳极焙烧炉(1)具有烟气回收口(101),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移动架(2),所述冷却移动架(2)移动设置在所述烟气回收口(101)的上方,汇烟筒(3),所述汇烟筒(3)设置在所述冷却移动架(2)上跟随移动,所述汇烟筒(3)一端具有若干个汇烟进烟口(301),另一端具有一个汇烟出烟口(302),分支连接管(4),所述分支连接管(4)为若干个,每个所述分支连接管(4)与一个所述汇烟进烟口(301)连通,排烟筒(5),所述排烟筒(5)设置在所述汇烟筒(3)的一侧,靠近所述汇烟筒(3)的一侧具有排烟进烟口(501),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6),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6)转动设置在所述汇烟筒(3)与所述排烟筒(5)之间,具有烟气冷凝通道(601)和热交换液通道(602),所述烟气冷凝通道(601)为两个且排成双螺旋结构,所述烟气冷凝通道(601)的两端分别为烟气冷凝进口(603)和烟气冷凝出口(604),所述热交换液通道(602)螺旋环绕所述烟气冷凝通道(601)螺旋设置,所述烟气冷凝进口(603)和所述烟气冷凝出口(604)分别用于与所述汇烟出烟口(302)、所述排烟进烟口(501)连通,转动驱动组件(7),所述转动驱动组件(7)驱动所 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6)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烟筒(3)和所述排烟筒(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具有封闭板(303),所述汇烟出烟口(302)、所述排烟进烟口(501)均设置在所述封闭板(303)上,所述封闭板(303)的面积小于所述汇烟筒(3)和所述排烟筒(5)的截面积;其中,所述烟气冷凝进口(603)和所述烟气冷凝出口(604)转动至与所述封闭板(303)相对时,紧贴所述封闭板(303),所述封闭板(303)的大小使得至少能依次排列三个所述烟气冷凝进口(603),同时至少能依次排列三个所述烟气冷凝出口(6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冷凝通道(601)螺旋圈数为0.8~1,且一个所述烟气冷凝通道(601)两端的所述烟气冷凝进口(603)和所述烟气冷凝出口(604)分别与所述汇烟出烟口(302)、所述排烟进烟口(501)相连通时,另一个所述烟气冷凝通道(601)两端的所述烟气冷凝进口(603)和所述烟气冷凝出口(604)外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烟道清洗装置(9),所述陶瓷热交换冷凝转筒(6)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冷凝烟道清洗装置(9),所述冷凝烟道清洗装置(9)包括移动管(901),所述移动管(901)移动设置,且移动后伸入至所述烟气冷凝通道(601)内,高压喷头(902),所述高压喷头(902)设置在所述移动管(901)的端部,用于清洗所述烟气冷凝通道(601)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焙阳极焙烧炉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连接筒(10),所述滑动连接筒(10)滑动设置在所述分支连接管(4)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烟气回收口(101)上方,所述滑动连接筒(10)滑动后靠近或远离所述烟气回收口(101),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邦平董丽昌毕云龙李文博姜丽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鸿科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