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型副车架液压衬套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46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向型副车架液压衬套总成,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其包括上液压密封主簧组件和下液阻密封主簧组件,还包括流道组件;上液压密封主簧组件和下液阻密封主簧组件组合形成内腔;流道组件设置在内腔中并将其分隔为上液室和下液室,且流道组件内设置有用于连通上液室和下液室的流道;上液室、下液室和流道内填充有阻尼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几个模块化的装配,将衬套的液室流道部分完全融入主簧主体之内,更好的实现衬套轴向所需的液压特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型副车架液压衬套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来讲是一种轴向型副车架液压衬套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日益普及,人们对汽车驾乘体验的需求也更多从早期的操纵稳定性上拓展到乘坐舒适性上等。尤其在没有传统燃油动力总成的这一振动源头的新能源汽车上,来自路面的振动激励成为了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首要因素。这也对汽车悬架系统的NVH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衬套是汽车悬架系统中确定操纵稳定性以及平顺性的重要零部件,对该零部件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传统橡胶衬套线性的动态特性相比,液压衬套具有非线性的动态特性,能够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提供较大的阻尼滞后角,起到优异的衰减振动作用;亦或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提供较小的动刚度特性,降低振动传动率起到降噪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良好的工作性能,液压衬套在汽车上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0003]传统的液压衬套受衬套本身的结构限制,液阻方向一般为径向,故而在悬架控制臂铰接处有广泛引用。而副车架衬套作为底盘悬架的第三级减振系统,其目标振源既有悬架前后柔度的共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型副车架液压衬套总成,包括上液压密封主簧组件(1)和下液阻密封主簧组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道组件(3);所述上液压密封主簧组件(1)和下液阻密封主簧组件(2)组合形成内腔;所述流道组件(3)设置在内腔中并将其分隔为上液室(4)和下液室(5),且流道组件(3)内设置有用于连通上液室(4)和下液室(5)的流道;所述上液室(4)、下液室(5)和流道内填充有阻尼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型副车架液压衬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液压密封主簧组件(1)包括外管(11)、内衬(13)和第一橡胶体(12);所述内衬(13)呈筒状结构,且设置在外管(11)的上端开口内;所述第一橡胶体(12)包括硫化设置在外管(11)内侧面的橡胶层(121)、与内衬(13)硫化连接的橡胶块(122)、以及用于连接橡胶层(121)和橡胶块(122)的第一橡胶膜结构(123);所述橡胶层(121)位于外管(11)中部的位置设置有与流道组件(3)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凸起(12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型副车架液压衬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1)的上端开口向外弯折形成第一翻边部(111),外管(11)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倒钩结构(112),外管(11)的外侧壁沿周向设置有加强筋(113);所述第一橡胶体(12)位于第一翻边部(111)的位置相对设置有两第一凸台(127);所述第一橡胶膜结构(123)与第一凸台(127)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加厚部(126)。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型副车架液压衬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13)的中部为与下液阻密封主簧组件(2)相适配的过盈装配段(131),内衬(13)的两端外扩形成避让部(132);所述橡胶块(122)硫化在过盈装配段(131)的外侧并包裹避让部(132),且橡胶块(122)位于避让部(132)内侧的部分设置有与下液阻密封主簧组件(2)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凸起(125)。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型副车架液压衬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阻密封主簧组件(2)包括内管(21)和下衬环(22),所述下衬环(22)设置在内管(21)的下端开口外侧,且下衬环(22)和内管(21)之间硫化有第二橡胶体(23);所述内管(21)下端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二凸台(214),且第二凸台(214)的外侧为斜面;所述下衬环(22)包括第一环体(221),所述第一环体(221)的中心孔(222)内壁为与第二凸台(214)相适配的斜面;所述第一环体(22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防止上液压密封主簧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亮詹金红陶宜勇吕俊肖磊李国洪庹华俊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东森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