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设于地铁隧道仰拱空间内的换热系统及敷设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441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敷设于地铁隧道仰拱空间内的换热系统及敷设方法,包括有多个彼此相连的换热器;每个换热器均包括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换热器管束,壳体内还均匀的填充有蓄热材料,蓄热材料用于将换热器管束封装在壳体内,并使壳体和换热器管束保持热传导;换热器管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延伸至壳体的外壁,并且进水口通过供水支管和供水干管连通,出水口通过回水支管和回水干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换热器放置在地铁仰拱混凝土空间内,极大程度上简化了施工过程,避免了与地铁隧道施工过程的交叉,并且由于仰拱空间内仅有混凝土,所以也不会受到其余构件的影响。所以也不会受到其余构件的影响。所以也不会受到其余构件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敷设于地铁隧道仰拱空间内的换热系统及敷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装备领域,尤其涉及敷设于地铁隧道仰拱内的换热系统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铁隧道作为地铁运行的主要空间,其在运行时产生的废热会被隧道围岩吸收。随着废热的不断累计,将造成热量堆积,最终使得隧道内空气温度逐渐升高,造成地下空间热污染,危害地铁的安全高效运行。现有方案通过将毛细管敷设于隧道衬砌内进行取热,进而对隧道内日益恶化的热环境进行改善。但是,由于此方案敷设方式的施工过程与原本地铁隧道的施工过程相交叉,一方面影响地铁隧道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影响毛细管换热器施工成功率。此外,隧道衬砌内还有大量的构件,构件的非连续分布对于毛细管的敷设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地铁运行中的主要废热来源于列车运行的启动、加速与刹车,热量主要分布在隧道的中下段。基于上述分析,本专利技术拟提出敷设于隧道中下部的连续分布的模块式换热器,用于提取地铁隧道中列车运行产生的废热,改善地铁热环境,进而提高其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敷设于地铁隧道仰拱空间内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彼此相连的换热器;每个换热器均包括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换热器管束,壳体内还均匀的填充有蓄热材料,蓄热材料用于将换热器管束封装在壳体内,并使壳体和换热器管束保持热传导;换热器管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延伸至壳体的外壁,并且进水口通过供水支管和供水干管连通,出水口通过回水支管和回水干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设于地铁隧道仰拱空间内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蓄热材料选用石蜡复合膨胀石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设于地铁隧道仰拱空间内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部等间距的布置有数个固定支架,换热器管束卡接在该数个固定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设于地铁隧道仰拱空间内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供水支管、供水干管、换热器管束、回水支管和回水干管预制形成一体式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设于地铁隧道仰拱空间内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管束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换热管。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敷设于地铁隧道仰拱空间内的换热系统的敷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采用预制的方式制备换热系统中的每个换热器;步骤二、选取至少一个的换热器将放入至地铁隧道的仰拱下部空间内,换热器有多个时,相邻的两个换热器之间供水干管、回水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永明吉程帆胡松涛刘国丹佟振童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