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热油处理系统、物理储能系统和导热油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导热油处理系统、一种物理储能系统以及一种导热油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物理储能范畴中,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CN112985143B、CN112985144B、CN112985145B和CN114109549B均公开了二氧化碳储能装置/系统,其主要包括储气库、储液罐、储能组件、释能组件、和换热组件,其中所述储能组件和所述释能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气库与所述储液罐之间,所述储能组件和所述释能组件均与所述换热组件连接,且所述换热组件能将所述储能组件中产生的部分能量转移至所述释能组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CN113280252B公开了储气库、储能装置、储气库的控制方法与安装方法。CN112985143B、CN112985144B、CN112985145B、CN114109549B和CN113280252B所揭露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此作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的构成部分。
[0003]除了熔融盐或饱和水等物质外,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储能部,包括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具有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热侧通道和冷侧通道,所述热侧通道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工质出口,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工质进口用于接收工作介质、以供所述压缩机对所述工作介质进行压缩升温后流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热侧通道进行换热降温;以及储冷罐、储热罐、连接在所述储冷罐的导热油出口与所述储热罐的导热油入口之间的第一管路、和连接在所述储热罐的导热油出口与所述储冷罐的导热油入口之间的第二管路;其中,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冷侧通道,以使所述储冷罐的所述导热油出口流出的导热油经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冷侧通道与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热侧通道的压缩升温后工作介质进行换热升温后静置在所述储热罐中排掉水蒸汽或者挥发性轻组分;所述第二管路使得所述储热罐的所述导热油出口流出的导热油流经所述第二管路储存在所述储冷罐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热侧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且连接在所述储热罐的所述导热油出口与所述储冷罐的所述导热油入口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管路包括旁路管道,且所述旁路管道连接在所述储热罐的所述导热油出口与所述储冷罐的所述导热油入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处理系统还包括:油气分离器,连接所述储热罐;和/或,惰性气体提供装置,连接所述储热罐和/或所述储冷罐。4.一种物理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油处理系统。5.一种导热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处理系统;所述导热油处理方法包括:(a)执行冷态循环操作,包括:使所述储冷罐内的导热油在导热油回路中进行多次循环流动,其中所述导热油回路包括所述储冷罐、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冷侧通道、所述储热罐和所述第二管路;(b)在所述冷态循环操作执行完毕后执行多次暖罐操作,且每一次所述暖罐操作包括:所述储冷罐内的导热油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冷侧通道与流经所述热侧通道的压缩升温后工作介质进行换热升温至指定暖罐温度后进入所述储热罐;升温至所述指定暖罐温度的导热油在所述储热罐内静置一定时间,以使所述储热罐的罐体温度达到所述指定暖罐温度;所述储热罐内的导热油静置结束后流经所述第二管路回至所述储冷罐,其中多次所述暖罐操作中的所述指定暖罐温度逐次升高;(c)执行多次脱水操作,且每一次所述脱水操作包括:所述储冷罐内的导热油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冷侧通道与流经所述热侧通道的压缩升温后工作介质进行换热升温至第一目标温度后进入所述储热罐;
升温至所述第一目标温度的导热油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晓勇,杨彪,陈强,高莎,贺磊落,王林,惠大好,范培源,文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