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31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发热电子元件上的散热器,包括一与电子元件接触的基座、一固定于基座上的U形热管以及多数个穿套在热管上的主散热片,在基座上设有至少一栓柱,该栓柱在远离热管穿过主散热片的位置与上述至少部分主散热片固定连接,在基座上另形成有多数个辅散热片。该散热器由于栓柱的设置使主散热片远离热管连接位置的边缘等处另外得到固定,从而使热管及主散热片在基座上固定的稳定性增强,气流冲击鳍片或风扇运行时直接引起的机械震动大大降低,噪音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计算机中央处理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从而使得其自身温度升高,多余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其温度将超过正常运行许可的范围,引起运行的不稳定、出错率增加,为确保中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能够正常工作,必须将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目前散热器已广泛应用于中央处理器等高发热量电子元件的散热,随着IT产业的迅猛发展,散热器的设计也日新月异。由于计算机向微型、环保等方向发展,散热器的体积及震动、噪音等问题引起业者广泛的关注。美国专利公开第2004/0052051号揭露了一种典型结构的散热器,其包括一与热源接触的基座,至少一热管焊设在基座上,多数个散热鳍片穿设在热管上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该散热器由基座吸收热量,经由热管向上传导到散热鳍片,进而散发出去,由于热管的高热传导性能,基座吸收的热量能够迅速传到散热鳍片进而散发出去。该结构散热器在应用中存在一较难克服的问题,由于为获得较佳的散热性能,通常散热鳍片具有较大的面积,而为增加鳍片密度及减轻重量,通常鳍片制造得较薄,而热管穿过鳍片中部,大平面散热鳍片在远离固定点处(热管穿过位置)尤其是边缘未作定位,在散热器侧向安装风扇或有较大的系统气流通过散热鳍片之间时,风扇的震动及气流的冲击将引起散热鳍片的颤动,从而引起嗡嗡的噪音,同时散热鳍片的震动将部分传到散热器基座并作用于中央处理器,处理器在长时间的运行中受到震动的影响将降低其运行的稳定性及减损寿命,当所有鳍片发生共震时,该问题将变得更为突出。为此,需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陷的同时获得较佳的散热性能。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元件上的散热器,其可将气流对其影响而产生的震动及噪音有效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散热器包括一与电子元件接触的基座、至少一固定于基座上的传热件及多数与传热件连接的主散热片,在基座上设有至少一栓柱,该栓柱在远离传热件与主散热片连接的位置与上述至少部分主散热片固定连接。本技术散热器至少部分靠近基座的主散热片与栓柱固定连接,使主散热片远离传热件连接位置的边缘等处另外得到固定,并使传热件及主散热片在基座上固定的稳定性增强,气流冲击鳍片或风扇运行时直接引起的机械震动大大降低,噪音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为增强栓柱的减震效果,各主散热片上形成有抵顶相邻主散热片的折边或与相邻主散热片卡扣的结构,使主散热片成为一整体,从而栓柱与部分主散热片固接即可有效降低整体主散热片的震动及噪音。作为栓柱与主散热片的具体固接方式,栓柱可向上穿过主散热片,也可与主散热片边缘固接。同时栓柱可设在基座上任意远离传热件固定的位置,较佳实施方式为栓柱分别设在基座四角落处。其可最大程度地使主散热片边缘得到定位。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散热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中主散热片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散热器变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散热器用于对中央处理器等发热电子元件进行散热,其包括一矩形金属平板基座10,一直立U形热管20、多数个主散热片30及辅散热片15。该散热器固定到一电路板40上而与其上的中央处理器50相接触进而对其散热。该基座10下表面与中央处理器50接触,上表面则形成多数个辅散热片15,该辅散热片15可由基座10一体挤出成型或在基座10表面剖沟而成,也可预先成型后再固接到基座10上。图2中示出了一体挤出成型的结构,基座10上表面中央形成有一沟槽12。该直立U形热管20具有一中央水平蒸发部22及由该蒸发部22两端竖直向上延伸的冷凝部24,该热管20的蒸发部22置于基座10中央的沟槽12内并用锡膏与基座10固定焊接,两蒸发部24垂直于基座10向上延伸。上述主散热片30呈矩形片状,以相等的间距平行间隔排列并穿设在热管20的两向上延伸的冷凝部24上。为加强热量由热管20向主散热片30的传导,主散热片30上热管20穿过的穿孔周缘形成有翻边32,该翻边32的高度即为相邻两主散热片30的间距,当热管20穿过主散热片30后翻边32即紧贴热管20冷凝部24外表面,并进一步用锡膏与热管20焊接结合。为增进主散热片30整体的稳固性,各主散热片30的边缘另形成折边34抵顶相邻主散热片30,请参阅图3。当然,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折边34可为卡扣结构(如折边的一部分伸入相邻主散热片所设的穿孔内并与其相勾扣,图不另示)而使相邻两主散热片间相互锁固。由于热管20的蒸发段22与冷凝段24之间通常非直角弯折而为弧形转接,故,上述最底部的主散热片30与基座10上表面间具有一空间,该空间恰可供辅散热片15向上延伸。该基座10靠近四角落处分别设有一栓柱16,为使栓柱16的设置更加方便,其可由基座10上的辅散热片15部分向上延伸并合并而形成。该四栓柱16其中两相对的二栓柱16的相对一侧形成若干水平嵌槽,同一栓柱16上相邻两嵌槽间距离与相邻两主散热片30的间距相等,上述主散热片30靠近基座10的部分主散热片30的两相对边分别嵌入栓柱16的嵌槽中,并通过锡膏焊接而相对栓柱16固定。当然,该栓柱16上的嵌槽也非必要,只要能达成主散热片30与栓柱16的固接即可。上述栓柱在基座上的位置不限定于四角处,也不限于与主散热片边缘相连接,其可位于基座一侧边的中部并穿过主散热片。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的变化实施方式,其栓柱16’设在基座10’上靠近其一边的大致中部位置,向上穿过主散热片30’,为使栓柱16’与主散热片30’间连接更牢固,主散热片30’上栓柱16’穿过的穿孔周缘形成有贴合栓柱16’的翻边(图未标号)。本技术散热器的主散热片30、30’上远离热管20的边缘或靠近边缘处与栓柱16、16’固接,从而使热管20及主散热片30、30’与基座10、10’连接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同时各相邻主散热片30、30’间保持抵顶或卡扣定位而形成一整体结构,因此,栓柱16、16与部分主散热片30、30’固接即可有效地降低整体主散热片30、30’的震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噪音。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栓柱16、16’的数量也不必是四个,只要有一个即可对散热器的震动及噪音起到减弱作用,综合改善效果及成本上的考量,在基座10、10’的四角各设一个乃是优选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用以对发热电子元件散热,其包括一与电子元件接触的基座,一与基座固定连接的传热件和多数个与传热件热传导连接的主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至少一栓柱,该栓柱与至少部分上述主散热片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柱为四个,设于基座的四角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柱上设若干嵌槽,主散热片的边缘嵌入该等嵌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柱穿过至少部分主散热片。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主散热片上设有抵顶相邻主散热片的翻边或卡扣相邻主散热片的卡扣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件为U形弯折的热管,其中部固定连接基座,两端垂直弯折延伸而穿过主散热片。7.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用以对发热电子元件散热,其包括一与电子元件接触的基座,一与基座固定连接的传热件和多数个与传热件热传导连接的主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至少一栓柱,该栓柱与至少部分上述主散热片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万林杨波勇校敏奇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