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抗压保险杠前包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27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抗压保险杠前包围,包括:主板;分别设置于主板上部左侧和右侧的方形凹槽;设置于方形凹槽内的复合导风板,复合导风板包括设置于方形凹槽内的蜂窝导风板和设置于蜂窝导风板表面间隔均匀的条形加强筋;设置于主板中间的防撞板;设置于防撞板两侧的阶梯抗压部,两个阶梯抗压部对称设置,阶梯抗压部包括第一抗压板、第二抗压板和第三抗压板,所述第一抗压板低于第二抗压板高度,第二抗压板低于第三抗压板高度,第三抗压板低于防撞板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复合导风板,既提高了保险杠前包围对发动机的散热速度,又增强了保险杠前包围的强度;通过设置防撞板和阶梯抗压部,大大提高了保险杠前包围的抗压能力。抗压能力。抗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撞抗压保险杠前包围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抗压保险杠前包围。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保险杠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他直接影响着车内乘客的安全,其设于汽车车身前后、横跨汽车左右的部件,但汽车保险杠也极易受到损坏,主要通过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来对车辆进行保护,但现有的汽车保险杠单靠壳体的变形来吸收消耗碰撞能量,因此其缓冲吸能作用还不够好,并且在温度过高时,保险杠前包围内的发动机散热不迅速,极其容易造成保险、杠前包围变形,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抗压保险杠前包围设置复合导风板,既提高了保险杠前包围对发动机的散热速度,又增强了保险杠前包围的强度;通过设置防撞板和阶梯抗压部,大大提高了保险杠前包围的抗压能力。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抗压保险杠前包围,包括:主板;分别设置于主板上部左侧和右侧的方形凹槽;设置于方形凹槽内的复合导风板,复合导风板包括设置于方形凹槽内的蜂窝导风板和设置于蜂窝导风板表面间隔均匀的条形加强筋;设置于主板中间的防撞板;设置于防撞板两侧的阶梯抗压部,两个阶梯抗压部对称设置,阶梯抗压部包括第一抗压板、第二抗压板和第三抗压板,第一抗压板低于第二抗压板高度,第二抗压板低于第三抗压板高度,第三抗压板低于防撞板高度。
[000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条形加强筋的数量为8组。
[000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防撞板、第一抗压板、第二抗压板、第三抗压板和主板一体成型。
[000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抗压板宽度低于第二抗压板宽度,第二抗压板宽度低于第三抗压板宽度,第三抗压板宽度低于防撞板宽度。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09]1)设置复合导风板,既提高了保险杠前包围对发动机的散热速度,又增强了保险杠前包围的强度;通过设置防撞板和阶梯抗压部,大大提高了保险杠前包围的抗压能力。
[0010]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防撞抗压保险杠前包围的主视图。
[0013]附图标记
[0014]主板10,方形凹槽20,复合导风板30,蜂窝导风板31,条形加强筋32,防撞板40,阶梯抗压部50,第一抗压板60,第二抗压板70,第三抗压板8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6]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防撞抗压保险杠前包围的主视图。如图所示,一种汽车防撞抗压保险杠前包围,包括:主板10;分别设置于主板10上部左侧和右侧的方形凹槽20;设置于方形凹槽20内的复合导风板30,复合导风板30包括设置于方形凹槽20内的蜂窝导风板31和设置于蜂窝导风板31表面间隔均匀的条形加强筋32,条形加强筋32的数量为8组;设置于主板10中间的防撞板40;设置于防撞板40两侧的阶梯抗压部50,两个阶梯抗压部50对称设置,阶梯抗压部50包括第一抗压板60、第二抗压板70和第三抗压板80,第一抗压板60低于第二抗压板70高度,第二抗压板70低于第三抗压板80高度,第三抗压板80低于防撞板40高度,第一抗压板60宽度低于第二抗压板70宽度,第二抗压板70宽度低于第三抗压板80宽度,第三抗压板80宽度低于防撞板40宽度,防撞板40、第一抗压板60、第二抗压板70、第三抗压板80和主板10一体成型。
[0017]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主板10上部左侧和右侧设置方形凹槽20,在方形凹槽20内设置复合导风板30,复合导风板30包括设置于方形凹槽20内的蜂窝导风板31和设置于蜂窝导风板31表面间隔均匀的条形加强筋32,通过蜂窝导风板31提高了保险杠前包围对发动机的散热速度,通过条形加强筋32增强了保险杠前包围的强度。在主板10中间设置防撞板40,增加主板10的强度,避免保险杠因受外力较大冲击损坏的情况发生。在防撞板40两侧设置阶梯抗压部50,阶梯抗压部50包括第一抗压板60、第二抗压板70和第三抗压板80,第一抗压板60低于第二抗压板70高度,第二抗压板70低于第三抗压板80高度,第三抗压板80低于防撞板40高度,第一抗压板60宽度低于第二抗压板70宽度,第二抗压板70宽度低于第三抗压板80宽度,第三抗压板80宽度低于防撞板40宽度,通过设置阶梯抗压部50,从全方位增强保险杠主体抗压能力,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8]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抗压保险杠前包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上部左侧和右侧的方形凹槽;设置于所述方形凹槽内的复合导风板,所述复合导风板包括设置于所述方形凹槽内的蜂窝导风板和设置于所述蜂窝导风板表面间隔均匀的条形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主板中间的防撞板;设置于所述防撞板两侧的阶梯抗压部,两个所述阶梯抗压部对称设置,所述阶梯抗压部包括第一抗压板、第二抗压板和第三抗压板,所述第一抗压板低于所述第二抗压板高度,所述第二抗压板低于所述第三抗压板高度,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