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起茄子绒菌斑病的枝孢样枝孢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20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其具体涉及一种引起茄子绒菌斑病的枝孢样枝孢霉,该菌株命名为枝孢样枝孢霉Q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起茄子绒菌斑病的枝孢样枝孢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起茄子绒菌斑病的枝孢样枝孢霉,属于微生物


技术介绍

[0002]茄子绒菌斑病,亦称茄子叶霉病,是棚室茄子种植中较为严重的病害。从寿光茄子主要种植区纪台等地调查,棚室茄子绒菌斑病主要发生在次年3

4月份,叶片发病主要其中在叶片背面,为其暗绿色菌落;叶正面为褪绿色,越到茄子生长的中后期发病越重。目前,茄子绒菌斑病病原具有争议,刘志恒等2003年、2014年从辽宁省分离获得的病原菌主要鉴定为灰毛茄钉孢菌[Passalora. nattrassii(Deighton) U.Braun&Crous]。李明远、刘永等认为该病病原菌鉴定为黄褐孢霉菌[Fulvia fulva(Cook) Cif.],即番茄叶霉病病菌。如果对于茄子绒菌斑病病原无法确认,则不能很好的对茄子绒菌斑病进行有效的防治,导致茄子发病。
[0003]因此,采集具有典型茄子绒菌斑病症状的茄子叶片样品,研究其病原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药剂防治效果,从而得到防治茄子绒菌斑病的有效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茄子绒菌斑病病原无法确认,导致不能很好的对茄子绒菌斑病进行有效的防治的缺陷,提供一种引起茄子绒菌斑病的枝孢样枝孢霉。
[0005]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起茄子绒菌斑病的枝孢样枝孢霉,该菌株命名为枝孢样枝孢霉Q

Y

12,于2022年10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221694;分类命名为:枝孢样枝孢霉Q

Y

12CladosporiumcladosporioidesQ

Y

12,其为从具有茄子绒菌斑病典型症状的茄子叶片上采集提取,茄子叶片发病的典型症状主要其中在叶片背面,为其暗绿色菌落;叶正面为褪绿色,且越到茄子生长后期发病越重。
[0006]枝孢样枝孢霉的生物学特征:枝孢样枝孢霉Q

Y

12的菌落正面灰绿色,背面黑绿色;表生。分生孢子浅褐色,分大孢子和小孢子;小孢子卵圆形,无隔膜;大孢子长圆形,一头钝截,1

3个隔膜。分生孢子梗褐色,曲膝状。
[0007]【生物材料样品】保藏中心: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代码: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22年10月31日;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21694;
分类命名:枝孢样枝孢霉Q

Y

12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Q

Y

12;是否存活:存活;该生物材料(株)已于2022年10月31日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收到,并登记入册。
[000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具有茄子绒菌斑病典型症状的茄子叶片上成功分离鉴定得到一株枝孢样枝孢霉,经药效实验验证,万霉灵、2mg/mL的速克灵和咪酰胺对枝孢样枝孢霉的药剂防治效果>45%,可用于田间药效防治;通过对峙实验发现Ku

11、Ku

42、Ku

81、Ku

Q

1和Ku

Q

3对枝孢样枝孢霉Q

Y

12的抑菌效果>50%,在以后的研究中利用Ku

42、Ku

11、Ku

81、Ku

Q

1和Ku

Q

3发酵制备微生物制剂进行田间生防测定,对于如何防治由枝孢样枝孢霉引起的茄子绒菌斑病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枝孢样枝孢霉Q

Y

12的形态特点;图2为枝孢样枝孢霉Q

Y

12的遗传进化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1]1、茄子绒菌斑病病株样品调查及采集从寿光茄子主要种植区纪台等地调查,棚室茄子绒菌斑病主要发生在次年3

4月份。叶片发病的典型症状主要其中在叶片背面,为其暗绿色菌落;叶正面为褪绿色,且越到茄子生长后期发病越重。
[0012]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茄子叶片样品,收入自封袋内。
[0013]2、茄子绒菌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上述采集的具有典型症状的茄子叶片样品经过分离纯化,得到枝孢样枝孢霉菌株一株,命名为Q

Y

12,属于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利用PDA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及活化。图1为茄子绒菌斑病病原菌菌株枝孢样枝孢霉Q

Y

12的形态特点,其中,A为菌落,B为分生孢子,C为分生孢子梗。如图1所示,枝孢样枝孢霉Q

Y

12的菌落正面灰绿色,背面黑绿色;表生。分生孢子浅褐色,分大孢子和小孢子;小孢子卵圆形,无隔膜;大孢子长圆形,一头钝截,1

3个隔膜。分生孢子梗褐色,曲膝状。
[0014]3、枝孢样枝孢霉ITS序列分析枝孢样枝孢霉ITS核苷酸序列SEQ ID NO. 1所示,对获得的枝孢样枝孢霉Q

Y

12序列的扩增、分析。
[0015]利用分离纯化好的枝孢样枝孢霉Q

Y

12,刮取菌丝,利用振荡器充分研磨,利用植物总DNA提取试剂盒(全式金)提取枝孢样枝孢霉总DNA。
[0016]利用枝孢样枝孢霉5.8s r

RNA序列引物ITS1与ITS4,对已分离获得的枝孢样枝孢霉rRNA

ITS区域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测序后进行Blast(NCBI)比对分析。
[0017]其中,引物ITS1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5
’‑
CGGATCTCTTGGTTCTGG
‑3’

其中,引物ITS4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5
’‑
GACGCTCGAACAGGCATGCC
‑3’

[0018]将枝孢样枝孢霉的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分析,找出与待测菌株的DNA片段序列最接近的序列,把对应的DNA序列下载保存,并记录菌株的学名和基因登记序列号,构建发育树,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起茄子绒菌斑病的枝孢样枝孢霉,其特征在于,于2022年10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694;分类命名为:枝孢样枝孢霉Q

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青朱秀高朱瑞丽袁旭超程琳韩金宏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