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席夫碱桥接配体构建的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9261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席夫碱桥接配体构建的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所述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为[Ru(bipy)<subgt;2</subgt;(FPPM)]<supgt;2+</supgt;,其结构式为。将1‑(五氟苯基)‑N‑(5‑(吡啶‑2‑基)吡嗪‑2‑基)亚胺和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进行回流反应,构建钌(II)配合物[Ru(bipy)<subgt;2</subgt;(FPPM)]<supgt;2+</supgt;。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探针具有可见光激发、大Stökes位移、选择性高、灵敏度高、细胞毒性低等优点,可实现细胞中微量Zn<supgt;2+</supgt;荧光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席夫碱桥接配体构建的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zn2+离子是人体内第二丰富的过渡金属离子,人体中zn2+离子的总含量约为2-3g,一部分的zn2+离子与酶和蛋白质结合,以固定的形式存在,一部分浓度在微摩尔范围内以游离zn2+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组织细胞中,是极其重要的生理性金属离子。研究发现,人体内zn2+离子的代谢紊乱,将导致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因此,对人体内zn2+离子的检测是及其重要的。传统的检测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伏安法等,由于成本高、耗时长、操作困难等原因,不适合生物系统中zn2+离子的检测。对比传统的zn2+检测方法,荧光探针法具有低成本、可重复性好、高选择性和灵敏度并且能实现对生物样品中zn2+离子的实时无创监测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

2、现有的zn2+探针主要以罗丹明、香豆素、荧光素和联吡啶等有机分子作为荧光团,存在激发波长短、stökes位移小等缺点。一方面,采用波长较短的紫外光激发会对生物样品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席夫碱桥接配体构建的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是以含氟基团、吡啶基团和吡嗪基团的亚胺化合物作为桥接配体与含钌(II)化合物配位形成的;所述亚胺化合物中氟基团的数量≥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亚胺化合物中的含氟基团为含氟苯基;所述含氟苯基中氟的数量为5个; 所述含钌(II)化合物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亚胺化合物为1-(五氟苯基)-N-(5-(吡啶-2-基)吡嗪-2-基)亚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席夫碱桥接配体构建的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是以含氟基团、吡啶基团和吡嗪基团的亚胺化合物作为桥接配体与含钌(ii)化合物配位形成的;所述亚胺化合物中氟基团的数量≥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亚胺化合物中的含氟基团为含氟苯基;所述含氟苯基中氟的数量为5个; 所述含钌(ii)化合物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亚胺化合物为1-(五氟苯基)-n-(5-(吡啶-2-基)吡嗪-2-基)亚胺,其结构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为[ru (bipy)2 (fppm)]2+,其结构式为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钌(ii)配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五氟苯基)-n-(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龙王新芝李晓琳景垠铭姜宇晗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