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053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溺水人员救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包括壳体、密封舱和2.4G无线遥控器,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前部和壳体后部,所述壳体后部外侧包括电机、螺旋桨和密封舱盖,所述壳体前部外侧包括摄像头套、摄像头和半球罩,所述密封舱内部包括单片机和电池,所述壳体上侧设有氧气面罩,所述壳体下部内侧设置有氧气储存瓶和CO2储存瓶,所述壳体下部外侧设有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可以代替救援人员入水救援溺水人员,避免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死亡,且快速高效进行施救。施救。施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溺水人员救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56.04%,远高于交通事故和失足跌落。从落水到溺亡只需要2至5分钟。当有人溺水时,救援人员通常会入水将溺水者拖带上岸进行施救,救生人员为了将溺水者拖带上岸,难免与溺水者发生肢体接触,然而溺水者一旦沉入水中,其大脑便会严重缺氧,因此,救生人员一旦与溺水者发生肢体接触,溺水者便会凭借本能不顾一切地将救生人员抓入水中,由此造成救生人员死亡,或者救生人员游泳距离过远导致体力不支而死亡;救生人员可能因为救援距离和自身体力等因素导致救援不及时而使溺水人员溺亡。
[000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可以代替救援人员入水救援溺水人员,避免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死亡,且快速高效进行施救。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包括壳体、密封舱和2.4G无线遥控器,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前部和壳体后部,所述壳体后部外侧包括电机、螺旋桨和密封舱盖,所述壳体前部外侧包括摄像头套、摄像头和半球罩,所述密封舱包括单片机和电池,所述壳体上侧设有氧气面罩,所述壳体下部内侧安装有氧气储存瓶和CO2储存瓶,所述壳体下部外侧设有气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后部与壳体前部由电焊胶焊接成为一个整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和螺旋桨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机器人竖向对称面两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舱盖与壳体后部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且螺栓和螺母数量为六个,且分布在正六边形顶点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半球罩通过螺栓和螺母与壳体前部连接,且螺栓和螺母数量为六个,且分布在正六边形顶点处。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单片机和电池电性连接,所述2.4G无线遥控器通过信号与单片机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氧气储存瓶与CO2储存瓶设在壳体底部内侧卡槽上,且氧气储存瓶开口处设有控制阀A,溺水人员使用氧气面罩时拉动导管即可打开控制阀A进行吸氧,CO2储
存瓶处设有控制阀B,溺水人员拉动导管后,控制阀B打开,气囊快速充气给溺水人员提供浮力。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氧气面罩与氧气储存瓶通过导管连接,且导管具有一定长度,便于溺水人员通过氧气面罩呼吸,避免溺亡。
[0015]进一步的,气囊通过导管与CO2储存瓶相连。
[0016](三)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通过在机器人上设置气囊给溺水人员提供浮力,避免溺水人员沉入水底导致溺亡,同时导管具有一定长度,便于溺水人员在使用气囊时远离螺旋桨;通过设置氧气氧气面罩给溺水人员供氧,避免溺水人员溺亡,同时导管具有一定长度,便于溺水人员通过氧气面罩呼吸;通过设置两个螺旋桨给机器人提供动力,便于机器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溺水人员附近进行施救;通过在机器人壳体前部设置摄像头进行录像并实时传输至2.4G无线遥控器显示屏处处,便于岸边施救人员及时观察溺水人员情况;综上,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可以代替救援人员入水救援溺水人员,避免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死亡,且快速高效进行施救。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侧部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顶部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纵截面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2.4G无线遥控器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的控制阀示意图。
[0025]图中:1.半球罩,2.摄像头,3.摄像头套,4.壳体前部,5.单片机,6.密封舱,7.氧气面罩,8.壳体后部,9.导管,10.电池,11.密封舱盖,12.电机,13.螺旋桨,14.氧气储存瓶,15.CO2储存瓶,16.控制阀A,17.控制阀B,171.控制阀组件A,172.控制阀组件B,18.气囊,19.螺栓,20.螺母,21.2.4G无线遥控器,22.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包括壳体、密封舱6和2.4G无线遥控器21,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前部4和壳体后部8,所述壳体后部8与壳体前部4由电焊胶焊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壳体后部8外侧包括电机12、螺旋桨13和密封舱盖11,所述电机12和螺旋桨1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机器人竖向对称面两侧,所述密封舱盖11与壳体后部8通过螺栓19和螺母20连接,螺栓19和螺母20数量为六个,且分布在正六边形顶点处,所述壳体前部4外侧包括摄像头套3、摄像头2和半球罩1,所述半球罩
1通过螺栓19和螺母20与壳体前部4连接,螺栓19和螺母20数量为六个,且分布在正六边形顶点处,所述密封舱6包括单片机5和电池10,所述壳体上侧设有氧气面罩7,所述壳体下部内侧安装有氧气储存瓶14和CO2储存瓶15,所述氧气面罩7与氧气储存瓶14通过导管9连接,且导管9具有一定长度,便于溺水人员通过氧气面罩7呼吸,避免溺亡,所述壳体下部外侧设有气囊18,所述气囊18通过导管9与CO2储存瓶15相连,所述氧气储存瓶14与CO2储存瓶15设在壳体底部内侧卡槽上,且氧气储存瓶14开口处设有控制阀A16,溺水人员通过拉动导管9来带动控制阀A16打开,即可通过氧气面罩7呼吸,CO2储存瓶15处设有控制阀B17,溺水人员拉动气囊18后,控制阀B17打开,气囊18快速充气给溺水人员提供浮力,所述电机12、单片机5和电池10电性连接,所述2.4G无线遥控器21通过信号与单片机5连接。
[0028]工作过程:在发现溺水人员后,将本技术提出的机器人放置水中,施救人员通过2.4G无线遥控器21操控机器人快速到达溺水人员附近,随后减慢速度,缓慢靠近溺水人员,溺水人员拉动设在机器人下部外侧的气囊18,气囊18充气,使溺水人员漂浮在水面,气囊18充气期间溺水人员可通过氧气面罩7呼吸,同时气囊18拉动导管9外伸使溺水人员与螺旋桨13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然后施救人员通过2.4G无线遥控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密封舱(6)和2.4G无线遥控器(21),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前部(4)和壳体后部(8),所述壳体后部(8)外侧包括电机(12)、螺旋桨(13)和密封舱盖(11),所述壳体前部(4)外侧包括摄像头套(3)、摄像头(2)和半球罩(1),所述密封舱(6)内部包括单片机(5)和电池(10),所述壳体上侧设有氧气面罩(7),所述壳体下部内侧安装有氧气储存瓶(14)和CO2储存瓶(15),所述壳体下部外侧设有气囊(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盖(11)与壳体后部(8)通过螺栓(19)和螺母(20)连接,且螺栓(19)和螺母(20)数量为六个,且分布在正六边形顶点处;所述半球罩通过螺栓(19)和螺母(20)与壳体前部(4)连接,且螺栓(19)和螺母(20)数量为六个,且分布在正六边形顶点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溺水人员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储存瓶(1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培源赵豪王晨羽赵涣章李一扬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