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96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涉及不锈钢复合板技术领域,包括复合板本体,复合板本体包括基层,基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层钢和下层钢,上层钢和下层钢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钢层和下连接钢层,上层钢和下层钢相背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覆层和下覆层,基层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上层钢和下层钢从上至下依次由钛合金层、钼合金层和铝合金层组成,使其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减缓所受力,进一步使得不锈钢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延长,上连接钢层和下连接钢层采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使得不锈钢复合板具良好的可焊性,上覆层和下覆层增强不锈钢复合板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从而增强了使用性能。从而增强了使用性能。从而增强了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不锈钢复合板
,具体为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板一般是不锈钢板和耐酸钢板的总称。不锈钢板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板,而耐酸钢板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板。
[0003]不锈钢复合板是以碳钢基层与不锈钢覆层结合而成的复合板钢板。它的主要特点是碳钢和不锈钢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可以进行热压、冷弯、切割、焊接等各种加工,有良好的工艺性能。
[0004]由于不锈钢板具有良好的性能,因而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目前大多数不锈钢板多为单层结构,由于不锈钢结构较为脆弱,在不锈钢板进行承重或者受到外力时容易发生形变,影响其使用,亟需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不锈钢复合板的承重性能增强,且不易受外力变形,增强了使用性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本体,复合板本体包括基层,基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层钢和下层钢,上层钢和下层钢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钢层和下连接钢层,上层钢和下层钢相背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覆层和下覆层,基层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上层钢和下层钢从上至下依次由钛合金层、钼合金层和铝合金层组成。
[0007]为了使不锈钢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延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优选的,上连接钢层和下连接钢层均采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
>[0008]为了增强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优选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不锈钢喷砂板。
[0009]为了增强不锈钢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优选的,上覆层和下覆层分别采用304钢材层和含钼不锈钢材层。
[0010]为了保证不会出现断层现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优选的,钛合金层和铝合金层相对的一侧和钼合金层的两侧均呈波浪状。
[0011]为了增强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之间的连接紧密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优选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相对的一侧均呈啮齿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中,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强,使得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的承重性能增强,且不易受外力变形,钛合金层、钼合金层和铝合金层具有良好的可焊性、成形性、拉伸性、导热性的特点,且具有耐腐蚀性,增强上层钢和下层钢的延展性能,使其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减缓所受力,进一步使得不锈钢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延长,上连接钢层和下
连接钢层采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使得不锈钢复合板具良好的可焊性,上覆层和下覆层增强不锈钢复合板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从而增强了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基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上层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0019]1、复合板本体;101、基层;1011、碳素钢;1012、低合金钢;1013、不锈钢喷砂板;102、上层钢;1021、钛合金层;1022、钼合金层;1023、铝合金层;103、下层钢;104、上连接钢层;105、下连接钢层;106、上覆层;107、下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本体1,复合板本体1包括基层101,基层10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层钢102和下层钢103,上层钢102和下层钢103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钢层104和下连接钢层105,上层钢102和下层钢103相背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覆层106和下覆层107,基层10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碳素钢1011和低合金钢1012,上层钢102和下层钢103从上至下依次由钛合金层1021、钼合金层1022和铝合金层1023组成。
[0022]本实施例中:基层101由碳素钢1011和低合金钢1012组成,且碳素钢1011和低合金钢1012厚度在0.5mm以上,碳素钢1011和低合金钢1012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强,使得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的承重性能增强,且不易受外力变形;
[0023]钛合金层1021、钼合金层1022和铝合金层1023具有良好的可焊性、成形性、拉伸性、导热性的特点,且具有耐腐蚀性,增强上层钢102和下层钢103的延展性能,使其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减缓所受力,进一步使得不锈钢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延长,上连接钢层104和下连接钢层105采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使得不锈钢复合板具良好的可焊性,上覆层106和下覆层107增强不锈钢复合板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从而增强了使用性能。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上连接钢层104和下连接钢层105均采用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
[0025]本实施例中: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的延展性好,使得上连接钢层104和下连接钢层105的耐腐蚀、耐磨和抗磁增强,同时,使得外表美观,又兼具有碳钢良好的可焊性、成形性、拉伸性、导热性的特点。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碳素钢1011和低合金钢101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不锈钢喷砂板1013。
[0027]本实施例中:不锈钢喷砂板1013用201材质或304材质的0.6

2mm不同厚度的板材,不锈钢喷砂板1013的表面粗糙,进而增强了基层101和上层钢102和下层钢103的连接强度,且具有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上覆层106和下覆层107分别采用304钢材层和含钼不锈钢材层。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304钢材层和含钼不锈钢材层,固定304钢材层和含钼不锈钢材层的硬度较高,进一步增强了增强不锈钢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质。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钛合金层1021和铝合金层1023相对的一侧和钼合金层1022的两侧均呈波浪状。
[0031]本实施例中:钛合金层1021、钼合金层1022和铝合金层1023两两相贴面呈波浪状,使的钛合金层1021、钼合金层1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本体(1)包括基层(101),所述基层(10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层钢(102)和下层钢(103),所述上层钢(102)和下层钢(103)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钢层(104)和下连接钢层(105),所述上层钢(102)和下层钢(103)相背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覆层(106)和下覆层(107);所述基层(10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碳素钢(1011)和低合金钢(1012);所述上层钢(102)和下层钢(103)从上至下依次由钛合金层(1021)、钼合金层(1022)和铝合金层(1023)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不锈钢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曦云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泓方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