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骨骼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82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骨骼训练设备,涉及外骨骼设备技术领域。外骨骼训练设备包括电磁阻尼装置和穿戴装置;所述电磁阻尼装置包括转子、定子和磁铁模组,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磁铁模组产生的磁场为非均匀磁场;其中,所述磁铁模组设置于所述转子上,所述定子包括导电部,或所述磁铁模组设置于所述定子上,所述转子包括导电部;所述穿戴装置包括用于穿戴于肢体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传动件与所述转子相连。该设备通过肢体驱动,例如大腿的前后摆动完成驱动,对于场地无严苛的要求,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骨骼训练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外骨骼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外骨骼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抗阻运动是指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运动,它能恢复和发展肌肉的力量。运动员或健身爱好者在进行专项力量或专项能力增长时,抗阻运动是最常用的训练手段之一,其中,通过抗阻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的爆发力。以下以跑步运动员为例进行说明。
[0003]运动员在跑动时,如果对大腿施加与大腿摆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就可以起到动态增强腰腹部及腿部的肌肉力量,提升运动员在跑动时抗阻力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训练强度以及增强奔跑能力的效果。
[0004]目前常用的抗阻训练方式包括拖拉重物摩擦跑道、拖拽阻力伞等。但采用上述方式在进行抗阻训练时,对于运动场地的要求较为严苛,另外,如果缺乏专业的指导,对于非专业运动员或入门级的健身爱好者而言,还容易出现摔倒或关节损伤等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外骨骼训练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抗阻训练存在实施难度大、专业度高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骨骼训练设备,包括电磁阻尼装置和穿戴装置;
[0007]所述电磁阻尼装置包括转子、定子和磁铁模组,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磁铁模组产生的磁场为非均匀磁场;其中,
[0008]所述磁铁模组设置于所述转子上,所述定子包括导电部,或
[0009]所述磁铁模组设置于所述定子上,所述转子包括导电部;
[0010]所述穿戴装置包括用于穿戴于肢体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传动件与所述转子相连;
[0011]当所述连接件随肢体摆动时,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传动件转动,所述传动件驱使所述转子转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得所述导电部在所述磁铁模组的作用下产生涡流;所述涡流产生的磁场与所述磁铁模组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所述磁铁模组的磁场畸变以及磁力线偏转,从而产生阻碍所述转子转动的阻尼。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铁模组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0013]所述第一磁铁的北极朝向于所述定子,所述第二磁铁的南极朝向于所述定子;
[0014]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沿一圆周方向依次交替设置。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铁模组设置于所述转子上,所述定子还包括导磁部,或
[0016]所述磁铁模组设置于所述定子上,所述转子还包括导磁部;
[0017]其中,所述导电部的导电率大于铁的导电率。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部和所述导磁部上下叠加设置,所述导电部相较于所述导磁部距离所述磁铁模组更近,或
[0019]所述导磁部设置于所述导电部的内部。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部由铜、银或石墨烯制成。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包括转盘和转动轴,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动轴可转动连接;
[0022]所述转动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训练者的肢体传动连接。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轴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其中,在沿所述转盘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分置于所述转盘的两侧;
[0024]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定子可转动连接;
[0025]所述第二轴体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训练者的肢体传动连接。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绕设于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上,所述第一带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带轮的直径;
[0027]其中,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轴体同步转动连接。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行星轮系,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定子相对固定;
[0029]所述行星轮有多个且关于所述太阳轮的旋转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其中,所述行星轮均可转动地设置于行星架上;
[0030]所述内齿圈与所述太阳轮同轴设置,其中,所述内齿圈和所述太阳轮均与所述行星轮相啮合;
[0031]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太阳轮同步转动相连。
[003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穿戴装置还包括连杆,其中,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件转动连接。
[003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外骨骼训练设备,包括电磁阻尼装置和穿戴装置,其中,用户进行训练时可通过肢体的动作驱使转子转动。
[0034]因磁铁模组产生的磁场为非均匀磁场,所以随着转子的转动,转子或定子中未设置磁铁模组的一方,就会处于变化的磁场中,并由此产生涡流。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转子转动的过程中,涡流引起的磁场会与磁铁模组产生的磁场发生作用,从而产生阻碍转子转动的阻尼,即反作用力。由于转子由肢体驱动,所以,为了克服涡流所产生的反作用力,需要肌肉发出更大的力量才能驱动转子,由此便起到了抗阻训练的目的。
[0035]该电磁阻尼装置通过肢体驱动,例如大腿的前后摆动完成驱动,对于场地无严苛的要求,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7]图1示出了一种电磁阻尼装置的第一轴侧图;
[0038]图2示出了图1中电磁阻尼装置的第二轴侧图;
[0039]图3示出了图1中电磁阻尼装置的第三轴侧图;
[0040]图4示出了一种阻尼模块的示意图;
[0041]图5示出了图4中阻尼模块的剖视图;
[0042]图6示出了图4中阻尼模块的爆炸视图;
[0043]图7示出了一种装配座、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爆炸视图;
[0044]图8示出了图1中电磁阻尼装置的剖视图;
[0045]图9示出了图1中电磁阻尼装置的爆炸视图;
[0046]图10示出了一种外骨骼训练设备的示意图;
[0047]图11示出了一种穿戴装置的示意图。
[004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49]10

电磁阻尼装置;100

阻尼模块;110

转子;111

转盘;112

第一轴体;113

第二轴体;120

定子;121

导电部;122

导磁部;131

第一磁铁;132

第二磁铁;14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骨骼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阻尼装置和穿戴装置;所述电磁阻尼装置包括转子、定子和磁铁模组,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磁铁模组产生的磁场为非均匀磁场;其中,所述磁铁模组设置于所述转子上,所述定子包括导电部,或所述磁铁模组设置于所述定子上,所述转子包括导电部;所述穿戴装置包括用于穿戴于肢体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传动件与所述转子相连;当所述连接件随肢体摆动时,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传动件转动,所述传动件驱使所述转子转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得所述导电部在所述磁铁模组的作用下产生涡流;所述涡流产生的磁场与所述磁铁模组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所述磁铁模组的磁场畸变以及磁力线偏转,从而产生阻碍所述转子转动的阻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骨骼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模组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北极朝向于所述定子,所述第二磁铁的南极朝向于所述定子;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沿一圆周方向依次交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骨骼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模组设置于所述转子上,所述定子还包括导磁部,或所述磁铁模组设置于所述定子上,所述转子还包括导磁部;其中,所述导电部的导电率大于铁的导电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骨骼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和所述导磁部上下叠加设置,所述导电部相较于所述导磁部距离所述磁铁模组更近,或所述导磁部设置于所述导电部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骨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瀚琦杨奇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汉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