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换热装置及油冷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348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7
一种冷却换热装置及油冷换热装置,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该冷却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换热器和滤清器;壳体设置有第一介质壳体进口、第一介质壳体出口、第二介质壳体进口和第二介质壳体出口;换热器设置有第一介质换热通道和第二介质换热通道;壳体与换热器可拆装连接;且第一介质壳体进口和第一介质壳体出口通过第一介质换热通道连通,第二介质壳体进口和第二介质壳体出口通过第二介质换热通道连通;壳体与滤清器可拆装连接;且第一介质壳体出口与滤清器的进口连通。该油冷换热装置采用冷却换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换热装置及油冷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冷结构不够紧凑、接口多、体积和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换热装置及油冷换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换热装置及油冷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设计中,机油冷却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一般通过油冷器浸泡在冷却液中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进油进行冷却。冷却之后的油一般还需要通过滤清器过滤才能使用。导致油冷结构的部件各自占据空间,不够紧凑、接口多、体积和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换热装置及油冷换热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冷结构不够紧凑、接口多、体积和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冷却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换热器和滤清器;
[0006]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介质壳体进口、第一介质壳体出口、第二介质壳体进口和第二介质壳体出口;
[0007]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第一介质换热通道和第二介质换热通道;
[0008]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器可拆装连接;且所述第一介质壳体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壳体出口通过所述第一介质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介质壳体进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壳体出口通过所述第二介质换热通道连通;
[0009]所述壳体与所述滤清器可拆装连接;且所述第一介质壳体出口与所述滤清器的进口连通。
[00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滤清器包括滤座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滤座上的若干个滤罐;
[0011]所述滤座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过滤出口和所述滤清器的进口
[0012]所述滤清器的进口与每个所述滤罐的进口连通,每个所述滤罐的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过滤出口连通。
[00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滤罐的数量为多个;
[0014]所述滤座上设置有滤座进通道和滤座出通道;
[0015]所述滤座进通道连通所述滤清器的进口与每个所述滤罐的进口;
[0016]所述滤座出通道连通每个所述滤罐的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过滤出口;
[0017]所述滤座出通道的两端连接有螺塞件。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滤罐的数量为两个;
[0019]所述滤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滤座进通道连通的滤座直进口;
[0020]所述螺塞件与所述滤座螺纹密封连接。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滤座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壳体还设置有第一介质壳体进通道、第一介质壳体出通道、第二介质壳体进通道和第二介质壳体出通道;
[0023]所述第一介质壳体进通道连通所述第一介质壳体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换热通道的进口;
[0024]所述第一介质壳体出通道连通所述第一介质换热通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一介质壳体出口;
[0025]所述第二介质壳体进通道连通所述第二介质壳体进口和所述第二介质换热通道的进口;
[0026]所述第二介质壳体出通道连通所述第二介质换热通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壳体出口。
[002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旁通阀;所述旁通阀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壳体进通道与所述第一介质壳体出通道之间;
[0028]所述旁通阀被配置为所述第一介质壳体进通道内的第一换热介质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旁通阀被打开以连通所述第一介质壳体进通道与所述第一介质壳体出通道。
[002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器通过若干个环销定位。
[003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31]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32]一种油冷换热装置采用冷却换热装置;
[0033]所述第一介质换热通道内被配置为油,所述第二介质换热通道被配置为水。
[003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0035]本技术提供的冷却换热装置及油冷换热装置,其壳体与换热器可拆装连接,壳体与滤清器可拆装连接;第一换热介质可通过壳体的第一介质壳体进口流入,并流经换热器的第一介质换热通道,从壳体的第一介质壳体出口流入滤清器,经滤清器过滤排出;第二换热介质可通过壳体的第二介质壳体进口流入,流经换热器的第二介质换热通道,从壳体的第二介质壳体出口流出;所述冷却换热装置,通过壳体集成了换热器和滤清器,既实现了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二换热介质的热交换,又实现了第一换热介质在换热之后的过滤,其接口较少、结构较为紧凑、减少了体积以及降低了重量。
[0036]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换热装置的爆炸图;
[004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换热装置的主视图;
[0041]图4为图3所示的冷却换热装置的左视图;
[0042]图5为图4所示的冷却换热装置的A

A向剖视图;
[0043]图6为图4所示的冷却换热装置的B

B向剖视图;
[004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座的主视图;
[0046]图9为图8所示的滤座的C

C向剖视图;
[0047]图10为图8所示的滤座的D

D向剖视图。
[0048]图标:100

壳体;110

第一介质壳体进口;111

第一介质壳体进通道;120

第一介质壳体出口;121

第一介质壳体出通道;130

第二介质壳体进口;131

第二介质壳体进通道;140

第二介质壳体出口;141

第二介质壳体出通道;150

旁通阀;200

换热器;300

滤清器;310

滤座;311

第一介质过滤出口;312

滤清器的进口;313

滤座进通道;314

滤座出通道;315

螺塞件;316

滤座直进口;32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换热器和滤清器;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介质壳体进口、第一介质壳体出口、第二介质壳体进口和第二介质壳体出口;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第一介质换热通道和第二介质换热通道;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器可拆装连接;且所述第一介质壳体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壳体出口通过所述第一介质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介质壳体进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壳体出口通过所述第二介质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壳体与所述滤清器可拆装连接;且所述第一介质壳体出口与滤清器的进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器包括滤座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滤座上的若干个滤罐;所述滤座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过滤出口和所述滤清器的进口;所述滤清器的进口与每个所述滤罐的进口连通,每个所述滤罐的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过滤出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罐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滤座上设置有滤座进通道和滤座出通道;所述滤座进通道连通所述滤清器的进口与每个所述滤罐的进口;所述滤座出通道连通每个所述滤罐的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过滤出口;所述滤座出通道的两端连接有螺塞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罐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滤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滤座进通道连通的滤座直进口;所述螺塞件与所述滤座螺纹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座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斌兵曹中基张文锋赵阔俞展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