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立体式循环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构件
,具体为一种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立体式循环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占据未来装配式建设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对于部分施工项目,存在施工场地不足、工期要求较高等因素,超大、异型构件不便于在施工现场就地生产,预制装配式构件逐渐成为优选方案。然而,在大型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等过程中,浇筑、养护、堆放依然需要占用很大的场地面积,对厂房占地空间及布局要求比较高;其次,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成型过程周期较长,对模具的依赖时间久,也制约着流水线标准化生产。如何减少场地占用面积与节约空间、降低厂房投资,提高模具的周转效率、缩短构件的加工周期,提高产能与生产效率已成为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环节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0003]对比以下在先申请专利方案,申请号为201710293999.7,其采用了一种高层立体生产系统,过程中需要采用地上高层结构与垂直运输电梯、搬运车协同工作,与现有常见构件生产线工艺相比,其工厂造价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立体式循环生产线,包括地下PC构件循环生产线、地上钢筋加工及绑扎区、构件翻转区、构件存放区及空中吊装区,其特征在于,地下PC构件循环生产线包括第一多功能转运区、第一浇筑区、构件蒸养区、第二浇筑区、第二多功能转运区,为多条流水线布局;所述第一多功能转运区、第二多功能转运区位于地下PC构件循环生产线的两端,为钢筋笼吊装、构件脱底模、构件调转运行作业区,设纵横轨道,构件可通过第一、第二多功能转运区进入第一、第二浇筑区;所述第一浇筑区、第二浇筑区分别与第一多功能转运区、第二多功能转运区相邻,为地下隧道式,两边浇筑区上方预留地面浇筑口,通过自动浇筑料斗浇筑,浇筑口一侧设有第一通道门,浇筑区两侧墙固定有构件侧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立体式循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侧模外部安装高频振捣器,同时在侧模两端设置激光定位装置,当构件底模移动到浇筑位置时,激光定位装置确定侧模与底模相对位置后,两侧模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开合,控制系统可优选伺服系统控制伺服电机或液压传动系统控制侧模的开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立体式循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蒸养区包括原位高温蒸养区、可调温保湿养护区;原位高温蒸养区即为浇筑区,设置蒸汽装置、蒸汽输送管、蒸汽喷头、集水凹槽、第二、第三通道门;可调温保湿养护区设置集水凹槽、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喷淋装置及自动控制主机、第三通道门、喷淋水输送管道,喷淋水可为地下二次循环利用水,可调温保湿养护区采用“温度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构件芯部、表层预留的温度传感器,动态控制养护区内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立体式循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钢筋加工及绑扎区位于构件蒸养区上方;空中吊装区为大型龙门吊工作区,龙门吊横跨整个地下PC构件循环生产线,生产中可沿生产线纵向滑动,移动吊装构件;构件翻转区及构件存放区均位于地上,方便后期构件外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立体式循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门为遥控折叠可升降门,通过PLC控制系统远程控制,下方设置轨道,轨道两端设置升降杆,配备提升装置,可牵引轨道及第一通道门上下升降,调节原位高温蒸养区仓体大小;所述第二、第三通道门为遥控卷帘门,其中第二通道门为双层拉伸铝板,夹层设置厚聚氨酯绝缘保温层,第三通道门为单层铝合金。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立体式循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凹槽纵断面带有一定坡度,可将喷淋水与蒸汽水二次回收至外部集水井,喷淋装置中喷淋头为旋转设置,能实现上下及左右18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昌,张茂军,于海鹏,刘艺,王杰,陈烨,安良梅,穆鹏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科坤泰装配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