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植物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221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植物设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园林植物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植设计:树列设计,将园林植物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孤景树设计,把树木形体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具有某些特殊的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种植在有较为开阔的空间环境同时兼顾适宜观赏视距的位置;对植树设计,把树木形态美观或树冠整齐花叶娇美的园林植物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种植在园林绿地的路端建筑入口。该园林植物设计方法,通过针对不同植物进行种植设计,以及针对不同园林条件进行植物的景观设计,进行合理配植,就能创造出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尤其是声态效益,使自然环境得以改善。境得以改善。境得以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植物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植物设计
,具体为一种园林植物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植物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室内花卉装饰用的植物也属园林植物,园林植物分为木本园林植物和草本园林植物两大类,此外还包括蕨类、水生、仙人掌多浆类、食虫类等植物种类,植物种类相互之间有所重叠。
[0003]园林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如果不进行植物设计,植物在园林中无法发挥到最大的展示效果,不能够创造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故而提出了一种园林植物设计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园林植物设计方法,具备够创造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等优点,解决了不进行植物设计,植物在园林中无法发挥到最大的展示效果,不能够创造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创造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植物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种植设计:
[0009]1)树列设计,将园林植物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
[0010]2)孤景树设计,把树木形体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具有某些特殊的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种植在有较为开阔的空间环境同时兼顾适宜观赏视距的位置;
>[0011]3)对植树设计,把树木形态美观或树冠整齐花叶娇美的园林植物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种植在园林绿地的路端建筑入口;
[0012]4)树丛设计,水池边河畔草坪等处种植整体呈不等边三角形的四株树丛;
[0013]5)树林设计,园林安静休息区面积较大多采用片状或块状带状混交布置、面积较小时采用小片状或点状混交设计,以及常绿树与落叶树相混交;
[0014]6)林带设计,周边环境路边河滨等地采用树冠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且株距一般为3

5m;
[0015]7)植篱设计,围护绿地空间种植高度在50

120cm的常绿篱;
[0016]8)草坪设计,游憩活动区域选择耐践踏耐修剪适应性强的草坪草,如狗牙根、结缕草、早熟禾,观赏草坪要求草坪植株低矮,叶片细小美观,叶色翠绿且绿叶期长等草种,如早熟禾、紫羊茅等;
[0017]9)水体种植设计,大面积水体种植芦苇,小面积水体点缀种植睡莲、香蒲、水葱等;
[0018]10)攀缘植物设计,将具有吸盘或气声根的攀缘植物种植于近墙基地面或种植台内,植物直接贴附于墙面,攀缘向上生长。
[0019]S2景观设计:
[0020]1)场地分析,分析场地基址、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土层分布情况;
[0021]2)画概念分析图,用抽象的符号描述设计要素、功能、原理,关注植物种植区域位置和相对面积;
[0022]3)种植规划,单体植物布置与群体植物布置;
[0023]4)应用造景手法,主次分明、疏朗有致、四季景色的季相变化等;
[0024]优选地,所述树列间距一般乔木4

6m,灌木2

4m,所述树列间距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树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要求等因素,所述树种选择树冠较整齐个体声长发育差异小或者耐修剪的树种。
[0025]优选地,所述对植树设计适合的树木有雪松、龙柏、龙爪槐、油松、国槐、桧柏、碧桃、紫玉兰等。
[0026]优选地,所述树丛设计还可“三一”的方式,即单独一株为第二大的树,其他三株同三株树丛的方法。
[0027]优选地,所述林带中的植物株距以树木成年后树冠交接为准,所述林带为黑松、元宝枫、皂角、白蜡、银杏、苦楝、榉树、大叶女贞、对接白蜡、紫薇桩等当中的任意1

2种。
[0028]优选地,所述植篱还包括树墙、花篱、果篱等形式,所述植篱的造型包括几何型、建筑型和自然型等。
[0029]优选地,所述草坪设计还包括湖畔河边或地势低凹处应选择耐湿草种,如早熟禾,高羊茅等;护坡草坪要求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根系发达的草种,如结缕草、假俭草等。
[0030]优选地,所述水体种植设计还包括较浅的水体种植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如水葱、千屈菜、芦苇、菖蒲等。
[0031]优选地,所述造景手法还包括林缘线、林冠线的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利用透视变形、几何学、视错觉的原理来进行植物造景。
[0032](三)有益效果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园林植物设计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4]该园林植物设计方法,通过针对不同植物进行种植设计,以及针对不同园林条件进行植物的景观设计,进行合理配植,就能创造出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尤其是声态效益,使自然环境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种植设计流程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景观设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一种园林植物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S1种植设计:
[0040]1)树列设计,将园林植物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
[0041]2)孤景树设计,把树木形体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具有某些特殊的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种植在有较为开阔的空间环境同时兼顾适宜观赏视距的位置;
[0042]3)对植树设计,把树木形态美观或树冠整齐花叶娇美的园林植物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种植在园林绿地的路端建筑入口;
[0043]4)树丛设计,水池边河畔草坪等处种植整体呈不等边三角形的四株树丛;
[0044]5)树林设计,园林安静休息区面积较大多采用片状或块状带状混交布置、面积较小时采用小片状或点状混交设计,以及常绿树与落叶树相混交;
[0045]6)林带设计,周边环境路边河滨等地采用树冠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且株距一般为3

5m;
[0046]7)植篱设计,围护绿地空间种植高度在50

120cm的常绿篱;
[0047]8)草坪设计,游憩活动区域选择耐践踏耐修剪适应性强的草坪草,如狗牙根、结缕草、早熟禾,观赏草坪要求草坪植株低矮,叶片细小美观,叶色翠绿且绿叶期长等草种,如早熟禾、紫羊茅等;
[0048]9)水体种植设计,大面积水体种植芦苇,小面积水体点缀种植睡莲、香蒲、水葱等;
[0049]10)攀缘植物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植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种植设计:1)树列设计,将园林植物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2)孤景树设计,把树木形体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具有某些特殊的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种植在有较为开阔的空间环境同时兼顾适宜观赏视距的位置;3)对植树设计,把树木形态美观或树冠整齐花叶娇美的园林植物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种植在园林绿地的路端建筑入口;4)树丛设计,水池边河畔草坪等处种植整体呈不等边三角形的四株树丛;5)树林设计,园林安静休息区面积较大多采用片状或块状带状混交布置、面积较小时采用小片状或点状混交设计,以及常绿树与落叶树相混交;6)林带设计,周边环境路边河滨等地采用树冠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且株距一般为3

5m;7)植篱设计,围护绿地空间种植高度在50

120cm的常绿篱;8)草坪设计,游憩活动区域选择耐践踏耐修剪适应性强的草坪草,如狗牙根、结缕草、早熟禾,观赏草坪要求草坪植株低矮,叶片细小美观,叶色翠绿且绿叶期长等草种,如早熟禾、紫羊茅等;9)水体种植设计,大面积水体种植芦苇,小面积水体点缀种植睡莲、香蒲、水葱等;10)攀缘植物设计,将具有吸盘或气声根的攀缘植物种植于近墙基地面或种植台内,植物直接贴附于墙面,攀缘向上生长。S2景观设计:1)场地分析,分析场地基址、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土层分布情况;2)画概念分析图,用抽象的符号描述设计要素、功能、原理,关注植物种植区域位置和相对面积;3)种植规划,单体植物布置与群体植物布置;4)应用造景手法,主次分明、疏朗有致、四季景色的季相变化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南赵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