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杆组件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96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丝杆组件和机器人,丝杆组件包括:丝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丝杆螺母内圈、花键螺母内圈和磁力装置,第一传动轮能带动丝杆螺母内圈转动,第二传动轮能带动花键螺母内圈转动,磁力装置能产生磁力使得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产生相背方向的力,进而使得花键螺母内圈产生朝远离丝杆螺母内圈方向的运动或运动趋势,丝杆螺母内圈产生朝远离花键螺母内圈方向的运动或运动趋势。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花键螺母内外圈施加轴向预紧力,减小花键螺母内圈的径向跳动,同时对丝杆螺母内外圈施加轴向预紧力,减小丝杆螺母内圈的径向跳动,从而提高SCARA机器人J3、J4关节重复性定位精度。精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杆组件和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丝杆组件和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SCARA机器人J3、J4轴由滚珠丝杆花键构成,滚珠丝杆花键有丝杆、花键螺母、丝杆螺母组成,其存在以下缺陷:(1)花键螺母和丝杆螺母分为内圈和外圈,内外圈类似于轴承的配合,其具有轴承同样的径向跳动问题,造成J3、J4轴重复性差;(2)负载所带来的径向力,全部由丝杆螺母承受,一定程度上影响丝杆的寿命。
[000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水平多关节机器人的花键螺母和丝杆螺母的内外圈存在径向跳动,而导致SCARA机器人J3、J4关节重复性定位精度低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丝杆组件和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平多关节机器人的花键螺母和丝杆螺母的内外圈存在径向跳动,而导致J3、J4关节重复性定位精度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丝杆组件和机器人。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丝杆组件,其包括:/>[0006]丝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杆(10)、第一传动轮(13)、第二传动轮(14)、丝杆螺母内圈(111)、花键螺母内圈(121)和磁力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轮(13)能带动所述丝杆螺母内圈(111)转动,第二传动轮(14)能带动所述花键螺母内圈(121)转动,所述磁力装置能产生磁力使得所述第一传动轮(13)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4)产生相背方向的力,进而使得所述花键螺母内圈(121)产生朝远离所述丝杆螺母内圈(111)方向的运动或运动趋势,所述丝杆螺母内圈(111)产生朝远离所述花键螺母内圈(121)方向的运动或运动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装置包括第一磁性结构(15)和第二磁性结构(16),所述第一磁性结构(15)与所述第一传动轮(13)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磁性结构(16)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4)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磁性结构(15)与所述第二磁性结构(16)之间产生磁性斥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结构(15)为电磁铁或永磁体,所述第二磁性结构(16)为电磁铁或永磁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结构(15)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轮(13)的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轮(14)的一侧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磁性结构(16)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轮(13)的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轮(14)的一侧的端面上;所述第一磁性结构(15)与所述第二磁性结构(16)相对且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丝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结构(15)和所述第二磁性结构(16)均为环形结构,均能允许所述丝杆(10)从中穿过。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丝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杆螺母外圈(112),所述丝杆螺母外圈(112)套设于所述丝杆螺母内圈(111)的外周,所述丝杆螺母内圈(111)能相对于所述丝杆螺母外圈(112)转动,所述丝杆螺母外圈(112)还对所述丝杆螺母内圈(111)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所述丝杆螺母内圈(111)和所述丝杆螺母外圈(112)组成丝杆螺母(11);所述丝杆螺母内圈(11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丝杆(1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相接,使得所述丝杆螺母内圈(111)与所述丝杆(10)之间形成配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顺孔令超曹璟玉莫子扬蔡武王荣耀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