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丝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55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珠丝杠,端部偏转器(16)包括主部(30),该主部包括在滚动路径(20)与滚珠循环路径(24)之间递送滚珠(28)的滚珠递送路径(36)、从滚动路径向滚珠递送路径引导滚珠的舌部(38)以及一对突出片部(42、44),该对突出片部与在螺母主体中形成的偏转器保持凹部(26)的内周面协作地限定在滚珠递送路径与滚动路径之间延伸的滚珠引导槽(40),以从舌部的轴线方向上两侧分别向螺母主体(14)的圆周方向延伸。主部具有内周面(54B)的外周面(30A)。外周面的相对于偏转器保持凹部的插入方向上的前侧部(30Aa)向径向内侧偏移。至少外周面沿相对于偏转器保持凹部的插入方向的后侧部(30Ab)与偏转器保持凹部的内周面中嵌合在一起。起。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珠丝杠
[0001]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1780092369.1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JP2017/046403,申请日:2017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名称:滚珠丝杠)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珠丝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附接到螺母主体的端部偏转器的滚珠丝杠。

技术介绍

[0003]作为用于线性移动机构等的滚珠丝杠,已知一种滚珠丝杠,该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该丝杠轴具有其上形成有轴侧螺纹槽的外周面;螺母主体,该螺母主体具有内周面、滚珠返回路径以及端面,在内周面上形成有螺母侧螺纹槽,该螺母侧螺纹槽与轴侧螺纹槽相对而形成,以与轴侧螺纹槽协作地限定滚动路径,该滚珠返回路径沿轴线方向延伸,该端面设置有偏转器保持凹部,该偏转器保持凹部与螺母侧螺纹槽连续,并且滚珠返回路径的轴向端在该偏转器保持凹部中开口;多个滚珠,这些滚珠以能滚动的方式容纳在滚动路径和滚珠返回路径中;端部偏转器,该端部偏转器插入到偏转器保持凹部中,并且具有用于在滚动路径与滚珠返回孔之间递送滚珠的滚珠递送路径以及将滚珠从滚动路径引导到滚珠递送路径的舌部;以及安装螺钉,这些安装螺钉沿轴线方向贯穿端部偏转器,而与螺母主体螺纹啮合,以将端部偏转器固定到螺母主体(例如专利文献1至4)。
[0004]引用列表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24305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

17431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

16039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

774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技术问题
[0011]当减小偏转器保持凹部与端部偏转器之间的嵌合间隙以便提高端部偏转器相对于螺母主体的组装位置的准确度时,将端部偏转器对齐并插入到偏转器保持凹部中的可工作性劣化。
[0012]如专利文献4所述,在端部偏转器设置有一对突出片部的情况下(该对突出片部从舌部的轴线方向上两侧分别向螺母主体的圆周方向延伸,以与偏转器保持凹部的内周面协作地限定在滚珠递送路径与滚动路径之间延伸的滚珠引导槽),当将端部偏转器组装到螺母主体时,突出片部可能由于碰撞螺母主体而被损坏,从而导致成品率下降。
[001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滚珠丝杠中,在确保将端部偏转器组装到螺母主体的准确度的同时,提高将端部偏转器组装到螺母主体的可工作性并避免成品率下降。
[0014]技术方案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所述丝杠轴具有其上形成有轴侧螺纹槽的外周面;螺母主体,所述螺母主体具有内周面、滚珠返回路径以及端面,在内周面上形成有螺母侧螺纹槽,所述螺母侧螺纹槽与轴侧螺纹槽相对而形成,以与轴侧螺纹槽协作地限定滚动路径,所述滚珠返回路径沿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端面设置有偏转器保持凹部,滚珠返回路径的轴向端在所述偏转器保持凹部中开口;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以能滚动的方式容纳在滚动路径和滚珠返回路径中;以及端部偏转器,所述端部偏转器插入到偏转器保持凹部中,其中,端部偏转器具有主部,所述主部包括在滚动路径与滚珠返回路径之间递送滚珠的滚珠递送路径、从滚动路径向滚珠递送路径引导滚珠的舌部、以及一对突出片部,这一对突出片部从舌部的轴线方向上两侧分别向螺母主体的圆周方向延伸,并且与偏转器保持凹部的内周面协作地限定在滚珠递送路径与滚动路径之间延伸的滚珠引导槽,并且主部的沿径向与偏转器保持凹部的内周面相对的外周面的、相对于偏转器保持凹部的插入方向上的前侧部向主部的径向内侧偏移,并且主部的外周面的、至少相对于偏转器保持凹部的插入方向上的后侧部与偏转器保持凹部的内周面嵌合。
[0016]根据该构造,通过首先将主部的外周面的前侧部插入到主部接收部的内周面的后侧部中来执行将端部偏转器插入到偏转器保持凹部中,因此,插入以在径向上具有间隙的宽松啮合状态开始。从而,提高了将端部偏转器的主部对齐并插入到偏转器保持凹部的主部接收部中的可工作性,并且在组装工作期间,作为悬臂的突出片部不太可能碰撞螺母主体,使得突出片部在组装期间不太可能被损坏。
[0017]本实施方式的端部偏转器可以是树脂成型产品或通过铸造等形成的金属产品。
[0018]在上述滚珠丝杠中,优选地,主部的外周面是与轴线方向平行的面,并且主部的插入方向上的前侧部以肩部向主部的径向内侧偏移,并且肩部处于: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不包含一对突出片部中的位于插入方向上的前侧的那一个突出片部的基部的位置处。
[0019]根据该构造,由于将端部偏转器嵌合到偏转器保持凹部中引起的外力不太可能作用在相对于插入方向的前侧上的突出片部上。
[0020]在上述滚珠丝杠中,优选地,偏转器保持凹部的内周面是与轴线方向平行的面,并且经由形成于与主部的肩部相同的轴向位置处的肩部,偏转器保持凹部的内周面的、插入方向上的前侧部向偏转器保持凹部的径向内侧偏移。
[0021]根据该构造,即使当大的外力作用在端部偏转器上时,也可以防止突出片部偏移。
[0022]在上述滚珠丝杠中,优选地,端部偏转器包括设置在主部的轴向端部处的凸缘部,并且由安装螺钉固定到螺母主体,所述安装螺钉沿轴线方向贯穿凸缘部而与螺母主体螺纹啮合。
[0023]根据该构造,安装螺钉的拧紧力仅作用在凸缘部上,因此,能够防止第一部和第二凹部变形,并且抑制滚珠递送路径和舌部相对于螺母主体的位置准确度的劣化。
[0024]在上述滚珠丝杠中,优选地,端部偏转器包括肋部,所述肋部沿朝向偏转器保持凹部的深度侧的方向从凸缘部的径向内边缘延伸。
[0025]这种构造提高了凸缘部的弯曲刚度,并且防止滚珠递送路径和舌部相对于螺母主体的位置准确度劣化。
[0026]在上述滚珠丝杠中,优选地,凸缘部包括:径向凸缘部,所述径向凸缘部从主部的
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且包括与一对突出片部中的位于凸缘部侧的一个突出片部构成为一体的部分;以及圆周凸缘部,所述圆周凸缘部从主部的端部沿与该一个突出片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圆周方向延伸,并且肋部设置在圆周凸缘部上。
[0027]根据该构造,径向凸缘部和突出片部相互充当加强肋,使得这些部分的弯曲刚度相互增强,而圆周凸缘部的弯曲刚度由肋部增强。
[0028]在上述滚珠丝杠中,优选地,肋部包括沿径向与螺母主体的内周面重叠为面状的部分。
[0029]这种构造进一步提高了凸缘部的弯曲刚度,并且防止滚珠递送路径和舌部相对于螺母主体的位置准确度劣化。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滚珠丝杠,可以在确保将端部偏转器组装到螺母主体的准确度的同时,提高将端部偏转器组装到螺母主体的可工作性并避免成品率下降。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滚珠丝杠的实施方式1的纵向截面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珠丝杠,该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所述丝杠轴具有其上形成有轴侧螺纹槽的外周面;螺母主体,所述螺母主体具有内周面、滚珠返回路径以及端面,在所述内周面上形成有螺母侧螺纹槽,所述螺母侧螺纹槽与所述轴侧螺纹槽相对而形成,以与所述轴侧螺纹槽协作地限定滚动路径,所述滚珠返回路径沿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端面设置有偏转器保持凹部,所述滚珠返回路径的轴向端在所述偏转器保持凹部中开口;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以能滚动的方式容纳在所述滚动路径和所述滚珠返回路径中;以及端部偏转器,所述端部偏转器插入到所述偏转器保持凹部中,其中,所述端部偏转器具有主部,所述主部包括在所述滚动路径与所述滚珠返回路径之间递送所述滚珠的滚珠递送路径、从所述滚动路径向所述滚珠递送路径引导所述滚珠的舌部、以及一对突出片部,所述一对突出片部从所述舌部的所述轴线方向上两侧分别向所述螺母主体的圆周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偏转器保持凹部的内周面协作地限定在所述滚珠递送路径与所述滚动路径之间延伸的滚珠引导槽,并且所述主部的沿径向与所述偏转器保持凹部的内周面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部怜箱木均岩崎喜实大森达登
申请(专利权)人:黑田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