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元件的压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80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元件的压力调节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扣件及数个扣接柱,弹性扣件大致呈“冂”型并具有一抵压部,於其两自由端分别设有一卡槽;而扣接柱具有一调节端及一固定端并分别以其固定端固定於电路板上且位于所述热源旁,使弹性扣件跨接於散热元件上,使其抵压部抵压於散热元件,每一卡槽对应卡扣於扣接柱的调节端。借助调节端所设的数个层级适时调节卡槽的位置可使散热元件均匀且紧密的贴附於所述热源上。(*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散热元件的压力调节装置。随着科技的进步,为了追求更快速地处理一切事务,因此对於一些辅助用的电子工具的处理速度的提高往往是制造者与使用者所一再要求的然而速度的提高往往会使得电子产品所产生的热量所引起的温度随着升高,所以大部分的制造者均会於电子产品内部产生热量的热源上架设有散热元件,如散热鳍片等来帮助所述热源散热。而架设散热鳍片於热源上有许多的方式,例如直接以螺钉锁固,请参见附图说明图1所示,电路板11上具有一热源12,而於所述热源12上架设有一散热鳍片13,先於电路板11上穿设有两螺孔14,所述两螺孔14大致对称地设於所述热源12的周围,於散热鳍片13对应两螺孔14处分别凸出有一凸耳15,每一凸耳15中穿设有一穿孔16,组装散热鳍片13於热源12上时,是先将散热鳍片31置於热源12上,并使每一穿孔16对准每一螺孔14,再分别以螺钉17将散热鳍片13的凸耳锁於螺孔14上,使散热鳍片13得以固定於热源12上;然而,这样虽然可以将散热鳍片13稳固地固定於热源12上,但是每次的组装与拆卸都必须以螺钉起子(图中未示)将螺钉17锁固与卸下,不但麻烦费时,而且如果当抵接压力不平均或是不适当时,可能会因为螺锁过紧而造成热源破裂或毁损。而且已有技术的这种结构不具有任何调整功能,或许可以通过稍微松开螺钉17来调整部分的压力,但是当螺钉17被松开後,就会造成整个散热鳍片13的松动摇晃不稳,螺钉17很有可能会因此而脱落,而散热缚片13也就随之脱离热源12。另外,还有许多是采用弹片式的架设方式,如图2所示的第377849号(申请案号为第086221127号)公告所揭示的“CPU散热片扣组件”,它包括一散热鳍片21及一调整组22,於所述散热鳍片21中间开设有一长槽23,所述调整组22还具有一弹片24及一勾片25,所述弹片24一端具有一扣孔241、另一端为镂空的插组端243,所述插组端243两侧缘形成有倒勾,而勾片25用于配合所述插组端243,勾片25底部还一扣孔251,且於扣孔251上方设有插组孔253,插组孔253两侧缘凸设有对称的卡凸,而在组装时是先将散热鳍片21置於CPU上,再将弹片24穿过长槽23,并把扣孔241勾於架设CPU的座体28侧边的凸肋281,最後将弹片24的插组端243对准插组孔253的一组卡凸而插入,并使勾片25底部的扣孔251卡入座体28另一侧边的凸肋281然而,这种弹片24与勾片25的调整组合存在着一些缺点1.当欲调整弹片24施加於散热鳍片21上的压力时,必须将弹片24的插组端243由插组孔253的一组卡凸完全抽出,再去选择另一卡凸插入,过程麻烦,而且每次必须将勾片25的扣孔251拆离凸肋281,再重新装上。2.弹片24每次的调整,对於其所施予散热鳍片21的压力大部分是集中於A点,因此对於压力的调整并非是均匀全面性的,而这种调整只是为了应变不同CPU的厚度均能够与散热鳍片21稳妥固定,而并不能使压力均匀地分布。3.弹片24与勾片25的制造较为麻烦,因为必须於弹片24的一端设置扣孔241、另一端为镂空的插组端243,且所述插组端243两侧缘形成有倒勾;而所述勾片25设有扣孔251及插组孔253,且必须於所述插组孔253两侧缘凸设有对称的卡凸。依据上述,本技术的主要自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段调节功能的压力调节装置,它可全面调整每一处散热元件所施加於热源的压力,因而能适时地提供散热元件与热源间的良好接触,以获得两者间的理想热传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种制造简易、组装方便及可极为快速简单地进行调整压力的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至少包括一个弹性扣件及数个扣接柱,所述弹性扣件具有一抵压部及两端分别具有一卡槽,所述弹性扣件借助其抵压部而跨接於一散热元件上,其两端的卡槽分别凸出於所述散热元件的两侧,所述散热元件贴附於一电路板的热源上;所述扣接柱分别具有一调节端及一固定端,所述调节端设有数个相互平行的同心圆层级,所述扣接柱通过其固定端固设於所述电路板上,每一弹性扣件上的卡槽均对应卡扣於一扣接柱的调节端,并於所述调节端上的层级上进行调节,以使所述散热元件以均匀适当的压力贴附於所述热源上。采用本技术的上述方案,由于利用至少一个的弹性扣件跨接於散热元件上,以及将弹性扣件两端分别扣於一扣接柱上,并且弹性扣件可於所述扣接柱上进行调整,因此,可使散热元件均匀适当贴压於一热源上,从而提高热源与散热元件之间的热传递速率。另外,所述弹性扣件与所述扣接柱结构简单,因此制造容易,而且组装过程也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调整过程则更为方便省时。为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的散热组件的螺锁固定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公告第377849号专利的散热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侧视示意图。首先,请参见图3所示,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是以一电脑内部的中央处理单元(CPU)作为热源31,而电脑内部的主机板即为电路板33,电路板33於架设所述热源31处设有一座体35,座体35的结构在不同型式规格下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因此在图3中只是粗略显示。於热源31上方设有一散热元件37,为了方便说明起见,所述散热元件37在图中仅以一矩形板体表示,实际上在散热元件37的适当位置处延伸有数个散热鳍片,由于散热元件37与前述座体35的结构均不属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重点,因此不予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包括两弹性扣件4及四个扣接柱6,所述两弹性扣件4在本实施例中具有相同结构,均具有一长扁型抵压部41,於抵压部41的两端具有一隆起部43,所述隆起部43於本实施例中呈半圆弧形,由每一隆起部43往下与长扁型抵压部41大致相垂直地延伸一转折部45,由每一转折合45垂直向外延伸(也即平行所述抵压部41)有一卡扣部47,於卡扣部47上均凹设有一卡槽49,每一卡槽49均是由开口处往内渐缩大致呈一半椭圆状,弹性扣件4整体大致呈一冂字型,所述抵压部41用于抵接於散热元件37上,使每一弹性扣件4两端的卡槽49凸出於散热元件37的两侧,而其组装与功效将于下面说明。所述等扣接柱6分别具有一调节端61及一固定端63,所述调节端61设有数个层级,於本实施例中所述数个层级为相互平行的同心圆,所述扣接柱6是以其固定端63固设於所述电路板33上,而这种固定方式是属於现有技术,例如可用螺锁或是铆接等,所述扣接柱6所固定的位置必须与每一弹性扣件4上的卡槽49相互对应,而於调节端61的顶部设有一限位块65,所述限位块65用于防止弹性扣件4两端的卡槽49轻易完全脱出调节端61。请配合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於组装与调节时,是先将所述四根扣接柱6螺设於座体35旁的四个预定位置,此四个预定位置即为座体35相对的两侧边且分别靠近其端部处,然而於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等预定位置可依需要进行最适当的调整,再将两弹性扣件4分别以其抵压部41抵接於散热元件37上,并将散热元件37贴附於热源31上,分别使两弹性扣件4两端的卡槽49越过其所对应的扣接柱6上方的限位块65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元件的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扣件,所述弹性扣件具有一抵压部,於其两端分别具有一卡槽,所述弹性扣件通过其抵压部而跨接於所述散热元件上,所述两卡槽分别凸出於所述散热元件的两侧;数个扣接柱,它们分别具有一调 节端及一固定端,所述调节端设有数个层级,所述扣接柱是以其固定端固设於所述电路板上,每一弹性扣件上的卡槽均对应卡扣於一扣接柱的调节端,并於所述调节端上设有的数个层级上进行调节,以使所述散热元件可以均匀的压力贴附於所述热源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鸿
申请(专利权)人: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