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77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1
本申请公开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枪头以及将二者连接起来的电缆,且所述电缆包括充电线、通信线和辅助供电线,所述充电枪头内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其通过电源线连接到所述辅助供电线,其通过第一信号线连接至所述通信线,以及经第二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充电枪头的信号端口,所述充电枪头内设置有开关,其触发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且所述开关配置于辅助供电线上,并基于第一控制模块的指令所述开关闭合或断开。这样将电缆中部分信号线的功能集成到枪头控制模块,减少电缆组线的数量,减小电缆径线,减轻电缆重量,提高充电枪的使用便利性。高充电枪的使用便利性。高充电枪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


[0001]本申请属于充电
,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为其提供能源补给的充电设备也发展起来。根据充电方式不同,充电设备包括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通过整流、功率变换等模块直接输出直流电,通过充电枪头插入车端充电端口为汽车充电。目前主流的直流充电枪为9孔插头,线缆为13芯,分别为直流输出正(DC+)、直流输出负(DC

)、接地线(PE)、充电通信CAN

H(S+)、充电通信CAN

L(S

)、充电桩连接确认CC1、电动汽车连接确认CC2、辅助电源正(A+)、辅助电源负(A

)、电子锁供电正、电子锁供电负、电子锁反馈信号、温度测量连接线。充电桩通过电缆与充电枪头连接,电缆内包含用于充电的电源线和用于控制的信号线以及辅助供电线,充电枪头与电动汽车充电端口连接,进行通信和充电。随着充电桩控制线路与检测线路组数的增多,导致现有充电桩的电缆线径较粗、重量较大,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且生产成本高,因柔韧性较差运营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以提升用户操作便利性,减小枪头的直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枪头以及将二者连接起来的电缆,且所述电缆包括充电线、通信线和辅助供电线,
[0006]该充电枪头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其通过电源线连接到所述辅助供电线、通过第一信号线连接至所述通信线以及经第二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充电枪头的信号端口;
[0007]所述充电枪头内还设置有开关,其具有触发端,所述触发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且所述开关配置于辅助供电线上,
[0008]所述开关配置成响应于第一控制模块的指令闭合或断开。通过这样的设计将电缆中部分信号线的功能集成到枪头控制模块,减少电缆组线的数量,减小电缆径线,减轻电缆重量,提高充电枪的使用便利性。
[0009]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控制模块具有供电端、第一信号端及第二信号端,
[0010]所述供电端经所述电源线连接到所述辅助供电线,
[0011]所述第一信号端电性连接至所述通信线,
[0012]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至所述充电枪头的信号端口。
[0013]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开关为常开型继电器开关,其触发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其配置成响应于第一控制模块的指令闭合或断开。
[00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枪头以及将二者连接起来的电缆,且所述电缆包括充电线和辅助供电线;
[0015]该充电枪头内设置有第二控制模块、配置于所述辅助供电线上的滤波模块一及第一继电器开关,且第一继电器开关的触发端电性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
[0016]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至所述滤波模块一与第一继电器开关之间的辅助供电线、连接至所述充电枪头的通信端口及经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充电枪头的信号端口;
[0017]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置有第三控制模块、辅助供电模块及滤波模块二,所述辅助供电模块电性连接辅助供电线,所述滤波模块二配置于所述辅助供电线上,
[0018]所述第三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滤波模块二与滤波模块一之间的辅助供电线,进行载波通信。这样将电缆中部分信号线的功能集成到充电枪头内的第二控制模块,可减少电缆组线的数量,减轻电缆重量,进而提高充电枪的使用便利性。
[0019]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充电桩本体内设置有充电模块及第二继电器开关,
[0020]所述充电模块经充电线电性连接至所述充电枪头的充电端口,
[0021]所述第二继电器配置于所述充电线上,且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触发端电性连接至第三控制模块,其配置成响应于第三控制模块的指令闭合或断开。
[0022]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二继电器开关为常开型继电器开关。
[0023]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控制模块具有供电端及通讯端,
[0024]所述供电端电性连接至所述滤波模块一与第一继电器开关之间的辅助供电线,
[0025]所述通讯端经通信线电性连接滤波模块二与滤波模块一之间的辅助供电线。
[0026]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三控制模块具有通信端,其经通信线电性连接滤波模块二与滤波模块一之间的辅助供电线。
[0027]有益效果:
[0028]本申请提出的充电桩通过将电缆内部分信号线集成到充电枪头的控制模块,这样减少充电枪头与充电桩本体之间连接线缆的数量,因而减轻线缆重量,提高使用便利性,同时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支持,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0]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充电桩的电路拓扑结构框架图;
[0031]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充电桩的电路拓扑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者好于其它实施例。
[0033]在现有电动车用的充电桩中,充电桩使用的电缆的线径较粗、重量较大、柔韧性较差,操作不便。本申请通过将电缆中部分信号线的功能集成到充电枪头的枪头控制模块,并通过使用电缆中其他线缆进行通信的方式实现枪头控制模块与充电桩本体之间传输信号,以此达到减少电缆内线路组数的目的,从而减轻电缆重量,提高使用便利性,降低生产成本。
[003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充电桩的电路拓扑结构框架图,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枪头和电缆,其中充电桩本体通过电缆与充电枪头连接。
[0035]该充电桩本体包括充电模块、主控制模块和辅助供电模块,其中主控制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充电模块和辅助供电模块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充电枪头上配置有复数端口(如7/9孔插头结构),该端口包括:第一信号端口(S+/S

),充电端口(DC+/DC

),辅助供电口(A+/A

),第二信号端口(CC1/2、Lock、温度等),该第二信号端口经线缆一一匹配对应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第一控制模块通过通信线反馈至主控制模块。这样充电枪头的电缆中部分信号线的功能集成到第一控制模块,减少电缆组线的数量。
[0036]本实施方式中,电缆包括三根导线(DC+/DC

/PE),两根CAN总线(S+/S

)和两根低压导线(A+/A

)。高压导线分别将充电桩本体内充电模块与充电枪头上的DC+(直流电源正)、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枪头以及将二者连接起来的电缆,且所述电缆包括充电线、通信线和辅助供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头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其通过电源线连接到所述辅助供电线、通过第一信号线连接至所述通信线以及经第二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充电枪头的信号端口;所述充电枪头内还设置有开关,其具有触发端,所述触发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且所述开关配置于辅助供电线上,所述开关配置成响应于第一控制模块的指令闭合或断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具有供电端、第一信号端及第二信号端,所述供电端经所述电源线连接到所述辅助供电线,所述第一信号端电性连接至所述通信线,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至所述充电枪头的信号端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常开型继电器开关,其触发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控制模块,其配置成响应于第一控制模块的指令闭合或断开。4.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枪头以及将二者连接起来的电缆,且所述电缆包括充电线和辅助供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头内设置有第二控制模块、配置于所述辅助供电线上的滤波模块一及第一继电器开关,且第一继电器开关的触发端电性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至所述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驿普乐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