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病害自动检测装置及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67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路面病害自动检测装置及其系统,检测车的车顶设置有用于识别车道的摄像头,检测车的尾部通过其设置的升降机构活动设置有公路病害采集装置,公路病害采集装置包括壳体与两个三维激光成像组件,两个三维激光成像组件呈左右对称设置在壳体内;三维激光成像组件包括线扫描相机和激光器,壳体内设有用于调整激光器发射角度的电机,壳体内安装有滤光器;本方案的检测车通过摄像头识别出车道,并且将车道的宽度标记出来;将车道的宽度发送给公路病害采集装置,根据车道的宽度调整公路病害采集装置的位置高度,从而公路病害采集装置能够对车道内的路面进行全方面的扫描,大大提高了公路病害采集装置的适用范围。大大提高了公路病害采集装置的适用范围。大大提高了公路病害采集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面病害自动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检测
,具体为路面病害自动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度好、无接缝、行车舒适、施工周期短和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面层材料,在沥青路面众多病害中,裂缝类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裂缝类病害的出现,通常会造成路面发生结构性破坏,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
[0003]一般来说,传统的线扫描相机与线光源的布局方式为相邻平行安装,形成合成孔径垂直路面正视拍摄;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所能够测量的路面宽度是一定的;然而,目前我们国家的车道宽度标准是在3m,一般只要是3级以上的车道公路都需要按照3m的标准来,不过有一些城市道路是在3.5m,交叉路口是在2.3m

2.5m,一般在高速公路上的紧急通道一般都是1.5m

2.5m;对于不同宽度的路面,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不能够较好地适应于不同宽度的路面检测,适用性较差,存在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现有的技术上,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结构合理的自动检测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路面病害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车,所述检测车上设有用于获取路面影像信息的公路病害采集装置;
[0007]所述检测车的车顶设置有摄像头,该摄像头用于拍摄车道标志线并将信号发送到检测车设置的主控装置;所述公路病害采集装置活动设置在检测车的尾部上,所述检测车上设有用于调整公路病害采集装置高度位置的升降机构;所述公路病害采集装置包括壳体与两个三维激光成像组件,两个所述三维激光成像组件呈左右对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三维激光成像组件包括线扫描相机和激光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调整激光器发射角度的电机,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用于对线扫描相机进行滤光的滤光器。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电缸,所述电缸呈竖直方向设置在检测车的尾部上;所述电缸设置的位移部件与壳体为可拆卸连接。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整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两端均设有用于安装线扫描相机和激光器的安装腔。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的底面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贯穿开设有出光孔,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始终位于出光孔内;与所述斜面相邻的短侧面贯穿开设有照射孔,所述照射孔上安装有滤光器,所述滤光器与线扫描相机的镜头对其设置;其中,滤光器的一端凸出于照射孔。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滤光器为窄波滤光器。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线扫描相机的扫描范围角度为α,且α为50

60
°
;所述激光器的照
射范围角度为β,且β为25

45
°
;所述激光器发射角度为γ,且γ为0

10
°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测量公路病害采集装置到地面高度的距离传感器。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车的前端设有用于清扫地面垃圾的清扫装置。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路面病害自动检测系统,其包括任一所述的路面病害自动检测装置。
[0016]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方案的检测车通过摄像头拍摄车道标志线并将信号发送到检测车1设置的主控装置,并且将车道的宽度标记出来;主控装置将车道的宽度发送给公路病害采集装置,根据车道的宽度调整公路病害采集装置的位置高度与激光器发射角度,从而公路病害采集装置能够对车道内的路面进行全方面的扫描,大大提高了公路病害采集装置的适用范围;因此,本方案在扫描地面过程中不存在死角,使得检测车的扫描路线更加容易规划。
[0018]本方案通过双线扫描相机的使用,在保证拍摄全车道宽度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线扫描相机安装高度、距路面更近,提升了车辆通过性和图像清晰度双激光器增强了照明功率,使所获取得路面图像范围更加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检测车的整机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为本技术检测车的整机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3为本技术公路病害采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公路病害采集装置的扫描范围示意图一。
[0024]图5为本技术公路病害采集装置的扫描范围示意图二。
[0025]图6为本技术激光器的照射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至图6之一所示,本方案提供了路面病害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车1,检测车1上设有用于获取路面影像信息的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
[0028]参照图1、2所示,检测车1的车顶设置有摄像头3,该摄像头3用于拍摄车道标志线并将信号发送到检测车1设置的主控装置;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活动设置在检测车1的尾部上,检测车1上设有用于调整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高度位置的升降机构4;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包括壳体53与两个三维激光成像组件6,两个三维激光成像组件6呈左右对称设置在壳体
53内;三维激光成像组件6包括线扫描相机61和激光器62,壳体53内设有用于调整激光器62发射角度的电机63,壳体53内安装有用于对线扫描相机61进行滤光的滤光器56。
[0029]检测车1通过摄像头3将道路上的车道标志线进行拍摄并将信号发送到检测车1内置的主控装置上,通过图像识别系统将拍摄信息中的车道识别出来,并且将车道的宽度标记出来;上述的图像识别系统已经被现有技术所公开,这里不再过多赘述;主控装置将车道的宽度发送给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根据车道的宽度调整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的位置高度与激光器62发射角度,,从而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能够对车道内的路面进行全方面的扫描,大大提高了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的适用范围;因此,本方案在扫描地面过程中不存在死角,使得检测车1的扫描路线更加容易规划。
[0030]其中,升降机构4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电缸,电缸呈竖直方向设置在检测车1的尾部上,电缸设置的位移部件与壳体53为可拆卸连接;另外,壳体53上设有用于测量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到地面高度的距离传感器51。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路面病害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车(1),所述检测车(1)上设有用于获取路面影像信息的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车(1)的车顶设置有摄像头(3),该摄像头(3)用于拍摄车道标志线并将信号发送到检测车(1)设置的主控装置;所述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活动设置在检测车(1)的尾部上,所述检测车(1)上设有用于调整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高度位置的升降机构(4);所述公路病害采集装置(5)包括壳体(53)与两个三维激光成像组件(6),两个所述三维激光成像组件(6)呈左右对称设置在壳体(53)内;所述三维激光成像组件(6)包括线扫描相机(61)和激光器(62),所述壳体(53)内设有用于调整激光器(62)发射角度的电机(63),所述壳体(53)内安装有用于对线扫描相机(61)进行滤光的滤光器(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病害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电缸,所述电缸呈竖直方向设置在检测车(1)的尾部上;所述电缸设置的位移部件与壳体(53)为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病害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3)整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53)的内部两端均设有用于安装线扫描相机(61)和激光器(62)的安装腔(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面病害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森毅曾庆有叶晨峰刘林石水缪小兵刘同刘小靖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交发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