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53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散热风扇领域,尤其为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包括:壳体、安装槽、连接机构、直流电机、主扇叶和副扇叶,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撑臂和两个连接臂,所述支撑臂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且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连接臂一端,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有两个阻尼滑轨;在清理时,将主扇叶和副扇叶向外侧拉动,先对主扇叶和副扇叶的一侧面进行灰尘的清理,清理完成后,翻转支撑臂,使得直流电机、主扇叶和副扇叶同步翻转,将主扇叶和副扇叶的背面翻转至外侧,然后对主扇叶和副扇叶的背面进行灰尘的清理,在清理灰尘时,不需要将风扇整体拆卸,就可完成扇叶的正面和背面的清理,清理较为方便。理较为方便。理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风扇领域,具体是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0002]散热风扇的工作原理是按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其电路原理一般分为多种形式,采用的电路不同,风扇的性能就会有差异,而直流风扇是通过直流电压和电磁感应,由电能转化成机械从而带动风叶转动的风扇,广泛运用于计算机、电子设备、医疗设备、制冷设备等传统或现代仪器设备上。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增压型散热风扇,(授权公告号CN208252380U),该专利技术通过两个扇叶的配合,起到增强进风和增压的目的,但是,随着进风量的增加,灰尘被吸附的量也同步增加,需要增加对扇叶灰尘清理的次数,该专利技术扇叶的安装较为固定,在对扇叶的正面以及背面进行灰尘清理时,需要将风扇整体拆卸,清理较为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
[0008]连接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
[0009]直流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机构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有主扇叶,所述主扇叶上同轴固定有副扇叶;
[0010]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撑臂和两个连接臂,所述支撑臂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且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连接臂一端,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有两个阻尼滑轨,两个所述阻尼滑轨对称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壁,两个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分别与相应一侧的所述连接臂滑动连接,所述直流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臂的中间位置处。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直流电机、所述主扇叶和所述副扇叶均与所述安装槽同轴布置。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臂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臂的两端均开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限位插孔,所述支撑臂的两端均设有两个与所述限位插孔对应的限位插杆,所述限位插杆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壁。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四角均开设有用于螺栓贯穿固定的安装孔。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臂和所述限位插杆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扇叶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支撑臂的长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在清理时,将主扇叶和副扇叶向外侧拉动,与主扇叶连接的直流电机拖动支撑臂,支撑臂两端的连接臂沿阻尼滑轨向外滑动,限位插杆与限位插孔脱离,将主扇叶和副扇叶拉动至最外侧时,先对主扇叶和副扇叶的一侧面进行灰尘的清理,清理完成后,翻转支撑臂,使得直流电机、主扇叶和副扇叶同步翻转,将主扇叶和副扇叶的背面翻转至外侧,然后对主扇叶和副扇叶的背面进行灰尘的清理,在清理灰尘时,不需要将风扇整体拆卸,就可完成扇叶的正面和背面的清理,清理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中连接机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中支撑臂被拉出的状态示意图。
[0024]图中:1、壳体;101、安装槽;102、安装孔;2、连接机构;201、限位插孔;21、支撑臂;211、连接轴;22、连接臂;23、阻尼滑轨;24、限位插杆;3、直流电机;4、主扇叶;5、副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包括:
[0026]壳体1,壳体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01;
[0027]连接机构2,安装在安装槽101的内壁;
[0028]直流电机3,固定在连接机构2的中间位置处,直流电机3的输出端同轴固定有主扇叶4,主扇叶4上同轴固定有副扇叶5;
[0029]其中,连接机构2包括支撑臂21和两个连接臂22,支撑臂21转动连接在两个连接臂22之间,且支撑臂21位于连接臂22一端,连接机构2还包括有两个阻尼滑轨23,两个阻尼滑轨23对称固定在安装槽101内壁,两个连接臂22远离支撑臂21的一端分别与相应一侧的连接臂22滑动连接,直流电机3固定在支撑臂21的中间位置处。
[0030]本实施例中,直流电机3驱动主扇叶4和副扇叶5同步转动,主扇叶4为单转子扇叶,副扇叶5为增压型扇叶,通过主扇叶4和副扇叶5的作用,有效增强进风效果,起到增压的目的(此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运转时,随着进风量的增加,灰尘被吸附的量也同步增加,使得主扇叶4和副扇叶5上粘附灰尘的速度大于普通散热风扇的灰尘粘附速度,因此,需要增加对主扇叶4和副扇叶5灰尘清理的次数,在清理时,将主扇叶4和副扇叶5向外侧拉动,与主扇叶4连接的直流电机3拖动支撑臂21,支撑臂21两端的连接臂22沿阻尼滑轨23向外滑动,限位插杆24与限位插孔201脱离,将主扇叶4和副扇叶5拉动至最外侧时,先对主扇叶4和副扇叶5的一侧面进行灰尘的清理,清理完成后,翻转支撑臂21,使得直流电机3、主扇叶4和副
扇叶5同步翻转,将主扇叶4和副扇叶5的背面翻转至外侧,然后对主扇叶4和副扇叶5的背面进行灰尘的清理,在清理灰尘时,不需要将风扇整体拆卸,清理较为方便,清理完成后,将支撑臂21翻转复位,使得直流电机3、主扇叶4和副扇叶5同步翻转复位,然后将主扇叶4和副扇叶5向安装槽101内推动,支撑臂21两端的连接臂22沿阻尼滑轨23向内滑动,直至支撑臂21上的限位插孔201插接在限位插杆24上,完成复位。
[0031]在图1中:直流电机3、主扇叶4和副扇叶5均与安装槽101同轴布置,在直流电机3驱动主扇叶4和副扇叶5转动时,主扇叶4和副扇叶5不会与安装槽101发生撞击干涉。
[0032]在图4中:支撑臂2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211,支撑臂21通过连接轴211转动连接在两个连接臂22之间,连接轴211起到连接支撑臂21和连接臂22的目的,同时使得支撑臂21可进行转动。
[0033]在图2、图3和图4中:支撑臂21的两端均开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限位插孔201,支撑臂21的两端均设有两个与限位插孔201对应的限位插杆24,限位插杆24固定在安装槽101内壁,在支撑臂21复位时,支撑臂21上的限位插孔201插接在限位插杆24上,此时,支撑臂21无法转动,防止在直流电机3运转的过程中支撑臂21发生意外转动。
[0034]在图1中:壳体1的四角均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01);连接机构(2),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01)的内壁;直流电机(3),固定在所述连接机构(2)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直流电机(3)的输出端同轴固定有主扇叶(4),所述主扇叶(4)上同轴固定有副扇叶(5);其中,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支撑臂(21)和两个连接臂(22),所述支撑臂(21)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臂(22)之间,且所述支撑臂(21)位于所述连接臂(22)一端,所述连接机构(2)还包括有两个阻尼滑轨(23),两个所述阻尼滑轨(23)对称固定在所述安装槽(101)内壁,两个所述连接臂(22)远离所述支撑臂(21)的一端分别与相应一侧的所述连接臂(22)滑动连接,所述直流电机(3)固定在所述支撑臂(21)的中间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直流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机(3)、所述主扇叶(4)和所述副扇叶(5)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琴唐强李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禧德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