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抑制脂肪吸收功能的绿茶提取物、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绿茶提取物
,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抑制脂肪吸收功能的绿茶提取物、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我国患有肥胖和高血脂的人数日益增多,与肥胖相关的并发性疾病也随之增加。肥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更易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外周血管病变,随之而来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相应增加,控制肥胖对于降压、改善糖脂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至关重要。随着肥胖患者数目的增加,减肥药物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通过抑制食欲、阻碍消化道吸收、阻碍脂肪囤积和促进代谢等途径达成控制体重的效果。但由于药物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且多为化学合成药物,无法从根本上有效预防肥胖与肥胖引发的并发症,如果长期服用还会对身体也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0003]茶多酚是茶叶中多羟基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约占茶叶干重的20%
‑
30%,依照其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儿茶素类、花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抑制脂肪吸收功能的绿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提取物为经过酶解液预处理后进行提取获得的,且最终提取物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高接近80%、且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占总儿茶素的95%以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达到6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抑制脂肪吸收功能的绿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解液含有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按照重量比为1:2
‑
4的比例形成的复合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抑制脂肪吸收功能的绿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解液含有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按照重量比为1:3的比例形成的复合酶;所述的酶解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
‑
1.5
‰
的复合酶溶液。4.一种具有抑制脂肪吸收功能的绿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主要包括浸泡、提取、再提取、分离柱预处理、吸附、水洗、洗脱、浓缩、一次萃取、脱溶剂、二次萃取和浓缩干燥得到最终绿茶提取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抑制脂肪吸收功能的绿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步骤,具体为:以干茶叶为原料,用酶解液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30
‑
60min,浸泡温度35
‑
45℃;所述的提取步骤,具体为:取浸泡后的茶叶,按料液质量体积比为1:8
‑
12加入60
‑
80℃热水进行提取,保温提取0.5
‑
1.5h后进行过滤,滤液作一汁备用;所述的再提取,具体为:将第一次浸泡提取后得到的滤渣按料液质量体积比1:7
‑
10再次在温度为60
‑
80℃热水中保温提取40
‑
60min后过滤,滤渣废弃,滤液为二汁备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的具有抑制脂肪吸收功能的绿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还包括再提取和分离柱预处理步骤之间的过滤和灭活步骤,所述的过滤具体为:将提取获得的一汁和二汁合并后进行板框过滤,过滤液备用;所述的灭活具体为:将过滤获得的滤液升温至75
‑
85℃使酶灭活,保温12
‑
18min。7.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抑制脂肪吸收功能的绿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柱预处理,具体为:以大孔树脂填装分离柱,填装后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清洗柱子,再用纯化水洗脱至流出液无酒精,备用;所述的吸附,具体为:将滤液通过预处理后的分离柱进行吸附,滤液的流速控制在1
‑
3个柱体积每小时;所述的水洗,具体为:吸附结束后,用纯净水冲洗柱子,流速控制在1~5BV/h;所述的洗脱,具体为:水洗结束后,用一定浓度的乙醇进行解析,流速控制在0.8
‑
4BV/h;所述的浓缩,具体为:醇洗脱液进行真空浓缩,至浸膏停止,得绿茶初提物;所述的一次萃取,具体为:取绿茶浸膏,加入第一萃取剂,静置分离水层和萃取剂层;所述的脱溶剂,具体为:将萃取剂层浓缩,除去萃取剂;所述的二次萃取,具体为:加入第二萃取剂,静置分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勇,邵云东,关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