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45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电池包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模组容纳腔;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构造为多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模组容纳腔内;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模组容纳腔内且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封闭所述模组容纳腔,所述隔热板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对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组件通过设置壳体、电池模组、隔板、隔热板,使得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能够绝缘隔热,且能够避免外界空气进入电池包内,实现了对电池包内热传导的控制,解决了因热传递而导致电池包内发生二次热失控的问题。热传递而导致电池包内发生二次热失控的问题。热传递而导致电池包内发生二次热失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带来的电池安全挑战也越来越大。其中,电池热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为提高电池的热安全性,现有的动力电池几乎均配备有防爆阀,但是防爆阀并不能避免电池包内电芯与电芯间、模组与模组间的热失控。
[0003]公开号为CN216720194U名称为一种电池箱体结构、电池模组及车辆的专利中提出了通过防爆阀与导流罩共同完成电池包的降温、降压,导流罩将防爆阀喷出的高温气体导向地面,以减少高温气体对电池箱周围零部件造成的损害。但是该专利中并未考虑电池箱内部的热传递问题,并不能避免电池箱内电芯间及模组间的热失控。
[0004]公开号为CN213520125U名称为双排模组的热失控防护结构的专利中提出了在双排电芯间布置隔板的技术方案,隔板可以对两排电芯单元之间进行绝缘,并阻止电芯间的热传导,从而提高了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但是模组与膜组间的热传导仍然未隔绝,并不能完全对电池包内部进行热传递控制。
[0005]相关技术中,电池包中电芯与电芯间、模组与模组间的热安全性低,容易因热传递而热失控,造成电池短路和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组件。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组件通过设置壳体、电池模组、隔板、隔热板,使得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能够绝缘隔热,且能够避免外界空气进入电池包内,实现了对电池包内热传导的控制,解决了因热传递而导致电池包内发生二次热失控的问题。
[0007]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组件的车辆。
[0008]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模组容纳腔;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构造为多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模组容纳腔内;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模组容纳腔内且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封闭所述模组容纳腔,所述隔热板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对应。
[0009]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组件通过设置壳体、电池模组、隔板、隔热板,使得电池模组可以被封闭于模组容纳腔内,且通过将隔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使得电池模组间能够实现绝缘隔热,从而降低了电池包内部因热传递而产生热失控的机率,进而提高了电池包的热安全性,减少造成安全事故。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板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形成有第一隔热层。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热层构造为气凝胶层,所述隔热板构
造为云母板。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池包组件还包括: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适于在所述模组容纳腔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将所述模组容纳腔与外部连通。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池包组件还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导流罩设置有适于引导气流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出口方向与所述壳体端面平行。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爆阀和第二防爆阀,所述第一防爆阀与所述第二防爆阀在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罩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防爆阀的外周,两个所述导流罩的出口方向背离彼此或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敞开。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池包组件还包括: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与至少部分所述电池模组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二隔热层。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件的外表面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第二隔热层的至少部分外周。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内设置有多个单体电池,相邻的两个所述单体电池之间设置有第三隔热层。
[0018]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车辆。
[0019]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组件,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组件,因此,该车辆中单体电池与单体电池间、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间及模组容纳腔与电池上盖间均设置有隔热结构,防止了因热传递而造成单体电池与单体电池间、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间发生热失控,电池包内的热安全性更高,车辆的安全性更高,用户使用体验好。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示意图;
[0023]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的爆炸图;
[0024]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底部的部分示意图;
[0027]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图5中A

A截面示意图;
[0028]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与第一隔热层示意图;
[0029]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单体电池与第三隔热层示意图;
[0030]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连接件、第二隔热层及绝缘层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电池包组件1;
[0033]壳体11,模组容纳腔111,电池边框112,连通通道1121,
[0034]电池模组12,单体电池121,
[0035]隔板13,第一隔热层131,
[0036]隔热板14,
[0037]第一防爆阀151,第二防爆阀152,
[0038]第一导流罩161,第二导流罩162,
[0039]电连接件17,第二隔热层171,绝缘层172,
[0040]第三隔热层18,电池上盖19。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2]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带来的电池安全挑战也越来越大。其中,电池热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为提高电池的热安全性,现有的动力电池几乎均配备有防爆阀,但是防爆阀并不能避免电池包内电芯与电芯间、模组与模组间的热失控。
[0043]公开号为CN216720194U名称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模组容纳腔;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构造为多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模组容纳腔内;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模组容纳腔内且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封闭所述模组容纳腔,所述隔热板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形成有第一隔热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构造为气凝胶层,所述隔热板构造为云母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适于在所述模组容纳腔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将所述模组容纳腔与外部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导流罩设置有适于引导气流的导流通道,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元袁昌荣胡思杨陈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