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自动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34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货车自动篷,属于车辆附属设施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自动篷收拢后占据空间大、拆装不方便的问题。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牵引绳、两组对称设置的滚轮组和用于驱动两组滚轮组同步同向转动的驱动组件,两牵引绳之间跨设有若干活动篷杆,活动篷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位于最前方的第一支杆与车架铰接,位于最后方的第二支杆与固定在牵引绳上的固定座铰接,同一牵引绳上位于两相邻的活动篷杆之间均滑动配合有活动座,除位于最前方的第一支杆外的其余第一支杆均和与之相邻的活动座铰接,除位于最后方的第二支杆外的其余第二支杆均和与之相邻的活动座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收拢后占据空间小、装卸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货车自动篷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附属设施
,涉及一种货车自动篷。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封闭式货运车厢,其顶部不能打开,装卸货物极为不便。一些顶盖可平移打开的厢式运输车,其顶盖的平移需要由液压推力油缸来完成,存在顶盖移开后所占空间大,结构复杂,造价高昂,维修困难,装卸货物时结构容易受损,很难适应在路况差、工况恶劣的环境下使用等缺点。
[0003]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顶盖折叠伸缩式封闭货运车厢[授权公告号为CN2379348],车厢上方相对的两条边上设轨道,两条边的一端各设置一同轴牵引滚轮,另一端各设置一从动滚轮,片状柔性材料一端紧固于车厢牵引滚轮一方的壁板上,片状柔性材料同时与多根相隔有间距平行排列的支撑杆紧固,支撑杆两端装入轨道槽内,最靠近从动滚轮的一支撑杆紧固于牵引绳上,每个牵引滚轮与相应的同侧从动滚轮间套有环状牵引绳。
[0004]由于其包含轨道,在使用时需要对车厢进行改造,改造成本较高,同时增大了重量;多个支撑杆收拢后所占空间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货物的装卸。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车自动篷,包括两个对称设于车架(1)两侧的牵引绳(2)、两组对称设于车架(1)两侧的滚轮组和用于驱动两组滚轮组同步同向转动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牵引绳(2)之间跨设有若干活动篷杆(3),所述活动篷杆(3)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向前延伸的第一支杆(4)和向后延伸的第二支杆(5),位于最前方的第一支杆(4)与车架(1)铰接,位于最后方的第二支杆(5)与固定在牵引绳(2)上的固定座(6)铰接,同一牵引绳(2)上位于两相邻的活动篷杆(3)之间均滑动配合有活动座(7),除位于最前方的第一支杆(4)外的其余第一支杆(4)均和与之相邻的活动座(7)铰接,除位于最后方的第二支杆(5)外的其余第二支杆(5)均和与之相邻的活动座(7)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车自动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篷杆(3)的两端分别固连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上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转盘(9)和第二转盘(10),所述第一转盘(9)上设有第一轮齿部(11),所述第二转盘(10)上设有第二轮齿部(12),所述第一轮齿部(11)与第二轮齿部(12)啮合,所述第一支杆(4)固定在第一转盘(9)上且沿垂直于第一转盘(9)的旋转中线延伸,所述第二支杆(5)固定在第二转盘(10)上且沿垂直于第二转盘(10)的旋转中线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车自动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7)上具有前后延伸且开口朝上的第一U型槽(13),所述第一支杆(4)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第一U型槽(13)内,所述第二支杆(5)的后端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一U型槽(13)内;所述活动座(7)的下部具有前后延伸的导向孔(14),所述牵引绳(2)穿设在导向孔(14)内且与导向孔(14)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车自动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8)上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开口朝下的第二U型槽(15),所述第一转盘(9)通过第三转轴安装在第二U型槽(15)内,所述第二转盘(10)通过第四转轴安装在第二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云柳诗佳柳锐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联源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