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和电容式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02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和电容式接触器,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通过对预触头支持的安装槽的结构设计,即安装槽是由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围合而成,所述侧板在安装槽的顶部向内延伸有卡钩,所述底板在安装槽的前后两侧分别凸起有卡凸,卡钩与卡凸之间形成供磁铁装入的安装口;如此,在进行安装磁铁时,将磁铁经安装口装入所述安装槽内,采用该种方式,极大的减小了装入时安装槽的形变,有效避免出现断裂或隐裂。同时,磁铁装入后,被顶部的卡钩以及前后两侧的卡凸共同抵接限位,实现磁铁的稳定装配,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容易实现。容易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和电容式接触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式接触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和具有该预接触模块的电容式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式接触器的结构一般包含设置主触点的主接触模块和设置辅助触点的预接触模块,电容器接触器的辅助触点与主触点通过电阻线连接形成并联。电阻线的阻值约为1.5~3.5Ω。其工作原理为:接触器在吸合的过程中,辅助触点先闭合,串入电阻到电容器供电主回路,电阻线能有效减小合闸涌流对电容器的冲击。接触器完全吸合后,辅助触点自动分断,断开抑制电阻,降低长期运行功耗。接触器吸合的过程虽然只有几十毫秒,辅助触点就在几毫秒内完成串电阻抑制合闸涌流。电容器接触器的控制方式与常规的接触器控制方式一样。串电阻抑制合闸涌流是由辅助触头与接触器用机械方式完成,比较简单、便捷且可靠。
[0003]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中,包括预触头组件、辅助触头组件和磁铁,预触头组件和辅助触头组件通过磁铁吸合,磁铁一般被固定装配在预触头组件的预触头支持上,具体的,预触头支持上形成有容纳槽,容纳槽的顶部开口位置设置有卡钩,通常情况下,磁铁直接从顶部开口越过卡钩挤入容纳槽内,该过程中,预触头支持产生的形变大,容易造成断裂或隐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和具有该预接触模块的电容式接触器,通过对结构的改善,有效避免在安装磁铁时出现断裂或隐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包括预触头组件、辅助触头组件和磁铁,所述预触头组件包括预触头支持,所述预触头支持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是由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围合而成的U型槽,所述侧板在安装槽的上开口位置向内延伸有卡钩,所述底板在安装槽的前后两侧分别凸起有卡凸,所述卡钩与卡凸之间形成供磁铁装入的安装口,所述磁铁经安装口装入所述安装槽内并被顶部的卡钩以及前后两侧的卡凸共同抵接限位;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具有对应安装槽以用于与磁铁吸合的第一导磁板。
[0007]进一步的,在侧向投影面上,形成安装口的卡钩与卡凸之间的最小间距略大于磁铁的尺寸,所述磁铁经安装口倾斜插入并到位后正置,并被顶部的卡钩以及前后两侧的卡凸共同抵接限位而不脱出。
[0008]进一步的,定义位于底板前侧的卡凸为前卡凸,位于底板后侧的卡凸为后卡凸,所述前卡凸的凸起高度低于所述后卡凸,所述卡钩与前卡凸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还装配有二个第二导磁板,二个第二导磁板分别设置在
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并与磁铁接触,所述第二导磁板凸出于所述安装槽的侧板用于与辅助触头组件的第一导磁板接触配合。
[0010]进一步的,二个第二导磁板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板的内侧并均被固定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磁板上设置有卡接缺口,所述侧板上内向凸起有卡接凸部,所述第二导磁板的底部抵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卡接凸部卡接于所述卡接缺口内,进而将第二导磁板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在靠近两侧侧板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限位凹部,所述第二导磁板的底部插设于所述限位凹部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卡钩位于卡接凸部的上方并容纳于卡接缺口内。
[0014]进一步的,预接触模块还包括辅助外壳和设置在辅助外壳上的多组静触头组,所述预触头组件和辅助触头组件均还包括动触头组,动触头组和静触头组一一对应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预触头组件设置有三组动触头组,并与辅助外壳上的三组静触头组一一对应,预触头组件的动触头组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一动触头,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预触头支持上,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动触头。
[0016]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还包括辅助触头支持,所述辅助触头支持与预触头支持并排设置,所述辅助触头支持上还设有延伸至安装槽上方位置的延伸臂,所述第一导磁板装配于所述辅助触头支持的延伸臂上,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的动触头组包括第二弹簧和第二动触头,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辅助触头支持上,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动触头。
[0017]一种电容式接触器,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
[0018]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通过对预触头支持的安装槽的结构设计,即安装槽是由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围合而成,所述侧板在安装槽的顶部向内延伸有卡钩,所述底板在安装槽的前后两侧分别凸起有卡凸,卡钩与卡凸之间形成供磁铁装入的安装口;如此,在进行安装磁铁时,将磁铁经安装口装入所述安装槽内,采用该种方式,极大的减小了装入时安装槽的形变,有效避免出现断裂或隐裂。同时,磁铁装入后,被顶部的卡钩以及前后两侧的卡凸共同抵接限位,实现磁铁的稳定装配,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0020]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预触头组件和磁铁的装配结构图;
[0021]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预触头组件和磁铁在另一个角度下的装配结构图;
[0022]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磁铁装入预触头组件的装配过程示意图一;
[0023]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磁铁装入预触头组件的装配过程示意图二;
[0024]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预触头组件的预触头支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第二导磁板装入预触头支持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0026]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第二导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所示为实施例中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8]图9所示为电容式接触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30]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1]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包括预触头组件10、辅助触头组件30和磁铁20,所述预触头组件10包括预触头支持11,所述预触头支持11上形成有安装槽101,所述安装槽101是由底板111和设置在底板111左右两侧的侧板112围合而成,即该安装槽101为U型槽。具体的,以安装槽101的中心点为中心,定义朝向底板111的方向为下,朝向与底板111相对的开口(即上开口)方向为上,两侧的侧板112设置在左右方向,即分别为左侧板和右侧板,U型槽的两个侧向开口分别位于前后两侧,即分别为前侧开口和后侧开口;即该安装槽101具有底座111、左右两个侧板112、前侧开口、后侧开口和上开口。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包括预触头组件、辅助触头组件和磁铁,所述预触头组件包括预触头支持,所述预触头支持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是由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围合而成的U型槽,所述侧板在安装槽的上开口位置向内延伸有卡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在安装槽的前后两侧分别凸起有卡凸,所述卡钩与卡凸之间形成供磁铁装入的安装口,所述磁铁经安装口装入所述安装槽内并被顶部的卡钩以及前后两侧的卡凸共同抵接限位;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具有对应安装槽以用于与磁铁吸合的第一导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其特征在于:在侧向投影面上,形成安装口的卡钩与卡凸之间的最小间距略大于磁铁的尺寸,所述磁铁经安装口倾斜插入并到位后正置,并被顶部的卡钩以及前后两侧的卡凸共同抵接限位而不脱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其特征在于:定义位于底板前侧的卡凸为前卡凸,位于底板后侧的卡凸为后卡凸,所述前卡凸的凸起高度低于所述后卡凸,所述卡钩与前卡凸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还装配有二个第二导磁板,二个第二导磁板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并与磁铁接触,所述第二导磁板凸出于所述安装槽的侧板用于与辅助触头组件的第一导磁板接触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其特征在于:二个第二导磁板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板的内侧并均被固定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式接触器的预接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磁板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小明黄仁灿纪孝局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