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排屑底座,包括座体;连接于座体下部的可调式支撑部,用于提供整体支撑作用;设置于座体上部的安装板,用于安装加工中心的加工台;沿座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相隔分布于座体上部的两组导轨副,用于安装加工滑台;设置于两组导轨副之间的安装槽,用于安装加工滑台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每组导轨副之间的排屑圆槽;排屑圆槽的端部分别与座体长度方向的端部相齐平,其内设有排屑料杆,排屑料杆驱动连接有排屑电机;排屑圆槽与其相邻的两个导轨副之间均设有导滑斜面;排屑圆槽的为圆形结构,能保证与排屑料杆保证最大的接触面积,不堆料;导滑斜面与排屑圆槽形成V字形结构,增大接取面积,避免金属碎屑掉出至座体外。碎屑掉出至座体外。碎屑掉出至座体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中心的排屑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中心底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排屑底座。
技术介绍
[0002]数控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它把铣削、镗削、钻削、攻螺纹和切削螺纹等功能集中在一台设备上,使其具有多种加工工序工艺手段。在金属加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金属碎屑,以往是在底座中设有空框以对碎屑进行收集,操作人员根据情况对框体内的碎屑进行打扫,但因框位空间较窄,打扫不方便。为此,加工中心研发厂商在加工中心底座上挖空有排屑槽并于排屑槽内设有推料杆,可将掉落至排屑槽的碎屑自动推出至底座外。但部分掉落至座体与排屑槽之间的碎屑还需要人工使用气枪或扫把进行打扫推入。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排屑底座。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加工中心的排屑底座,包括座体;连接于所述座体下部的可调式支撑部,用于提供整体支撑作用;设置于所述座体上部的安装板,用于安装加工中心的加工台;沿所述座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相隔分布于所述座体上部的两组导轨副,用于安装加工滑台;设置于两组所述导轨副之间的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加工滑台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每组所述导轨副之间的排屑圆槽;所述排屑圆槽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座体长度方向的端部相齐平,其内设有排屑料杆,所述排屑料杆驱动连接有排屑电机;所述排屑圆槽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导轨副之间均设有导滑斜面。
[0006]进一步地,所述座体的下部为框体结构,该框体结构与所述可调式支撑部之间分布设有若干加强连接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式支撑部的每面外壁上均设有沿该外壁垂直方向伸出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纵向方向向下贯穿有螺丝安装孔;所述螺丝安装孔安装有可调式脚撑。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U型对位槽;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有加工安装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安装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副包括安装导轨及安装滑块;每个所述安装导轨上间隔设有两个所述安装滑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排屑电机对应所述排屑圆槽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外壁上,该所述排屑电机的输出端伸入至所述排屑圆槽与所述排屑料杆驱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排屑圆槽远离所述排屑电机的一端处设有框体安装孔,用于安装收料框。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吊环;所述吊环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上部,用于本底座的运输作业。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通过设有在每组导轨副之间设有排屑圆槽,排屑圆槽设有排屑料杆,排屑料杆驱动连接有排屑电机,排屑圆槽与其左右相邻的导轨副之间均设有导滑斜面,排屑圆槽的为圆形结构,能保证与排屑料杆保证最大的接触面积,保证金属碎屑能够导出至本底座的外部,具有不堆料的优点;并且,排屑圆槽与导轨副之间设有导滑斜面,导滑斜面能将掉落至其上的碎屑引导滑向至排屑圆槽中,不需人工干预,实现自动排屑。并由于排屑圆槽的左右两侧都设有导轨副,因此左右两侧的导滑斜面与排屑圆槽形成V字形结构,增大了接取碎屑的面积,避免金属碎屑掉出至本底座的外部;还通过在排屑圆槽远离排屑电机的一端处设有框体安装孔,能够安装不同样式的收料框,以进行碎屑的收集,不需等他排出至座体外部后再进行地面清扫。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反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100、座体;110、框体结构;120、加强连接板;200、可调式支撑部;210、调节槽;220、螺丝安装孔;230、可调式脚撑;300、安装板;310、U型对位槽;320、加工安装孔;400、导轨副;410、安装导轨;420、安装滑块;500、安装槽;510、安装座;600、排屑圆槽;610、排屑料杆;620、排屑电机;630、导滑斜面;640、框体安装孔;700、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4]如图1
‑
图4所示,
[0025]一种加工中心的排屑底座,包括座体100、可调式支撑部200、安装板300、导轨副400、安装槽500以及排屑圆槽600;
[0026]所述座体100的下部为框体结构110,该框体结构110与所述可调式支撑部200之间分布设有若干加强连接板120,能够在减轻整体重量的情况下保证支撑承载力;
[0027]所述可调式支撑部200连接于所述座体100下部,用于提供整体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式支撑部200的每面外壁上均设有沿该外壁垂直方向伸出的调节槽210;
所述调节槽210沿纵向方向向下贯穿有螺丝安装孔220;所述螺丝安装孔220安装有可调式脚撑230;操作人员可通过调节槽210中调整可调式脚撑230的螺帽部分从而调整高度,不需在底部进行仰视操作;
[0028]所述安装板300设置于所述座体100上部,用于安装加工中心的加工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300上设有U型对位槽310;所述安装板300的顶部设有加工安装孔320;在加工台进行安装时,可先将加工台吊装于安装板300的上部,并对应U型对位槽310的位置进行对位卡稳,在卡稳后对准加工安装孔320将两者进行螺栓连接;设有的U型对位槽310能够提高加工台吊装时的对位效率,并能在安装后起到径向位置的固定作用;
[0029]所述导轨副400设有两组,用于安装加工滑台,其沿所述座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隔分布于所述座体100上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副400包括安装导轨410及安装滑块420;每个所述安装导轨410上间隔设有两个所述安装滑块420;加工中心的加工滑台设置于导轨副400上,能够带动工件进行位置变换;
[0030]所述安装槽500设置于两组所述导轨副400之间,用于安装所述加工滑台的驱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中心的排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连接于所述座体下部的可调式支撑部,用于提供整体支撑作用;设置于所述座体上部的安装板,用于安装加工中心的加工台;沿所述座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相隔分布于所述座体上部的两组导轨副,用于安装加工滑台;设置于两组所述导轨副之间的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加工滑台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每组所述导轨副之间的排屑圆槽;所述排屑圆槽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座体长度方向的端部相齐平,其内设有排屑料杆,所述排屑料杆驱动连接有排屑电机;所述排屑圆槽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导轨副之间均设有导滑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排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下部为框体结构,该框体结构与所述可调式支撑部之间分布设有若干加强连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排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支撑部的每面外壁上均设有沿该外壁垂直方向伸出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纵向方向向下贯穿有螺丝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军强,高攀,李海岸,翟坤,张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志远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