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63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壳改良结构,主要由两个形状相同的壳体以相反方向对合而成,其中该壳体包括一基板、一立板、一折片、至少一顶片、至少一扣片及两侧板,该基板具有四侧边,该两壳体的基板平行相对,该立板垂直设于该基板第一侧边,该折片垂直设于该立板的一侧边,该顶片凸伸于该折片的一侧边,可供顶靠于另一机壳的第二侧边内侧面,该扣片凸伸于该基板的第二侧边,可供顶靠于另一机壳的折片内侧面,该两侧板分别垂直设于该基板的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每一侧板包括一侧片、一凸片及一嵌片,该侧片的高度为立板的一半,该凸片由该侧片延伸至该折片,该嵌片凸伸于该侧片一侧边,可供顶靠于另一机壳侧板的凸片内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成本及库存压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机壳,尤指一种可节省模具费 用及降低库存压力的机壳改良结构。技术背景一般已知电子设备的机壳结构大多是由一框体及多数侧片 或是一座体及一盖片组合而成,然而该些框体及侧片或座体及盖 片的形状皆不相同,因此便须开设至少两副模具来成型出该框 体、侧片或座体、盖片,而如此则模具的成本较高,而且该不同 形状的框体、侧片或座体、盖片要其仅能相互配合组成一机壳, 所以各构件须同时库存有相等的数量,而如此则又会占用大量的 存放的空间,而会使得库存压力大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节省模具费用及降低库存压力的机壳改良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是 一种机壳改良结构,主要由两个形状相同的壳体以相反方向 对合而成,其中该壳体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第一侧边、 一第 二侧边、 一第三侧边及一第四侧边,该两壳体的基板平行相对; 一立板,设于该基板的第一侧边,且与该基板呈垂直,且该两壳 体的立板平行相对; 一折片,设于该立板远离该基板的一侧边, 且与该立板垂直;至少一顶片,凸伸于该折片远离该立板的一侧 边,且与该折片具有一高度差,可供顶靠于另一机壳的第二侧边 内侧面;至少一扣片,凸伸于该基板的第二侧边,且与该基板具 有一高度差,可供顶靠于另一机壳的折片内侧面;及两侧板,分 别设于该基板的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且与该基板垂直使该两侧 板平行相对,每一侧板包括一侧片、 一凸片及一嵌片,该侧片的 高度为立板的一半,该凸片由该侧片延伸至该折片,该嵌片凸伸于该侧片远离该立片一侧边,且与该侧片具有一高度差,可供顶 靠于另一机壳侧板的凸片内侧面。上述第一种方案中所述侧板更包括有一支撑片垂直延伸于 该侧片远离该基板的一侧边,且于该支撑片上具有多数嵌孔及嵌 勾,该嵌勾勾扣于另一壳体的支撑片上的嵌孔。所述嵌孔具有一 插入孔及一限位孔,该限位孔的宽度略大于该嵌勾,且延伸自该 插入孔一端可供该嵌勾扣设,该插入孔于远离该限位孔一端具有 较大的宽度,然后逐渐縮小至该限位孔。所述侧板更包括有一翼 片及一连接片,该翼片垂直延伸自该凸片一端且并贴靠于该折片 内侧面,该连接片垂直延伸于该侧片及凸片 一 侧边且贴靠于立板 的内侧面。所述侧片上具有多数散热孔。更包括有两网体分别组 装于该两侧片的内侧面。所述顶片具有一导斜面,供插入另一机 壳的第二侧边的内侧面。所述扣片具有一导斜面,供插入另一机 壳的折片的内侧面。所述两嵌片各具有一导斜面,供插入另一机 壳的侧板的凸片内侧面。更包括有多数螺丝,该侧板的凸片具有 一透孔,该侧板的嵌片具有一螺孔,该些螺丝可供分别穿过该透 孔而螺锁于另一壳体的螺孔上。更包括有两内板,该两壳体的立 板具有一穿孔,该两内板分别盖设于该两壳体的穿孔,且该两内 板可依据主机板上前、后侧边连接器的位置及形状分别开设出相 对应的通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 是 一种机壳改良结构,主要由两个形状相同壳体以相反方向对 合而成,其中该壳体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第一侧边、 一第二 侧边、 一第三侧边及一第四侧边,该两壳体的基板平行相对;一 立板,设于该基板第一侧边,且与该基板垂直,且该两壳体的立 板平行相对; 一折片,设于该立板远离该基板的一侧边,且与该 主板垂直;及该两侧板分别设于该基板的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 且与该基板垂直使该两侧板平行相对,每一侧板包括一侧片、一 凸片及一支撑片,该侧片的高度为立板的一半,该凸片由该侧片延伸至该折片,该支撑片垂直延伸于该侧片远离该基板的 一 侧 边,且于该支撑片上具有多数嵌孔及嵌勾,该嵌勾可勾扣于另一 壳体的支撑片上的嵌孔。上述第二种方案中所述嵌孔具有一插入孔及一限位孔,该 限位孔的宽度略大于该嵌勾,且延伸至该插入孔一端可供该嵌勾 扣设,该插入孔于远离该限位孔一端具有较大宽度,然后逐渐缩 小至该限位孔。所逸侧板更包括有一翼片及一连接片,该翼片垂 直延伸至该凸片一端且并贴靠于该折片内侧面,该连接片垂直延 伸于该侧片及凸片 一 侧边且贴靠于立板内侧面。所述侧片上具有 多数散热孔。更包括有两网体分别组装于该两侧片的内侧面。更 包括有两内板,该两壳体的立板具有一穿孔,该两内板分别盖设 于该两壳体的穿孔,且该两内板可依据主机板上前、后侧边连接 器的位置及形状分别开设出相对应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是 由同一模具冲压出两壳体且相对组合成一机壳,所以可因此节省 模具费用,而大幅降低制作成本及库存压力。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壳体的展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嵌勾与嵌孔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图。标号说明1壳体10基板11第一侧边12第二侧边13第三侧边14第四侧边20立板21穿孔30折片40顶片41导斜面50扣片5 1 导斜面6 1 侧片 6 2 凸片 6 3 翼片 6 5 嵌片6 5 1 螺孔6 7 嵌孔6 7 1 限位孔7 0 网体 9 0 内板6 0 侧板6 10 散热孔6 2 0 透孔6 4 连接片6 5 0 导斜面6 6 支撑片6 7 0 插入孔6 8 嵌勾8 0 螺丝9 1 通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4所示,系为本技术所述机壳改良结构的 第一实施例,其主要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上,由两个形状相同的壳 体l以相反方向对合而成,其中该壳体l包括一基板l 0、 一立 板2 0、 一折片3 0、 一顶片4 0、两扣片5 0、两侧片6 0、 两网体7 0及四个螺丝8 0,其中该基板l 0,呈四方形且具 有一第一侧边l 1、 一第二侧边l 2、 一第三侧边l 3及一第四 侧边1 4 ,其中第 一 侧边1 1与第二侧边1 2平行,该第三侧边 1 3与第四侧边1 4平行,该两壳体l的基板l 0平行相对; 该立板2 0,设于该基板l 0的第一侧边1 1, 且与该基板l 0呈垂直,该两壳体1的立板2 0平行相对;该折片3 0,系 设于该立板2 0远离于该基板1 0的一侧边,且与该立板2 0 呈垂直;该顶片4 0, 系凸伸于该折片3 0远离该立板2 0的 一侧边,且与该折片3 0具有一高度差,可供顶靠于另一机壳l 的第二侧边l 2内侧面,于该顶片4 0端部具有一导斜面4 l可 供便于插入另 一 机壳1的第二侧边1 2的内侧面;该两扣片5 0,系凸伸于该基板IO的第二侧边12, 且与该基板IO 具有一高度差,可供顶靠于另一机壳1的折片3 0内侧面,于 每一扣片5 0的端部系具有一导斜面5 l可供便于插入另一机壳1的折片3 0的内侧面;该两侧板6 0 , 系分别设于该基板 10的第三侧边13及第四侧边14, 且皆与该基板IO呈 垂直,该两侧板6 0呈平行相对状,每一侧板6 0包括一侧片 6 1、 一凸片6 2、 一翼片6 3、 一连接片6 4、 一嵌片6 5及 一支撑片6 6, 该侧片6 1的高度为立板2 0的一半,且其上 具有多数散热孔6 10, 该凸片6 2由该侧片6 1延伸至该折 片3 0,于该凸片6 2具有一透孔6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壳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两个形状相同的壳体以相反方向对合而成,其中该壳体包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一第三侧边及一第四侧边,该两壳体的基板平行相对;一立板,设于该基板的第一侧边,且与该基板呈垂直,且该两壳体的立板平行相对;一折片,设于该立板远离该基板的一侧边,且与该立板垂直;至少一顶片,凸伸于该折片远离该立板的一侧边,且与该折片具有一高度差,可供顶靠于另一机壳的第二侧边内侧面;至少一扣片,凸伸于该基板的第二侧边,且与该基板具有一高度差,可供顶靠于另一机壳的折片内侧面;及两侧板,分别设于该基板的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且与该基板垂直使该两侧板平行相对,每一侧板包括一侧片、一凸片及一嵌片,该侧片的高度为立板的一半,该凸片由该侧片延伸至该折片,该嵌片凸伸于该侧片远离该立片一侧边,且与该侧片具有一高度差,可供顶靠于另一机壳侧板的凸片内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河周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研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