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固定装置,应用在两侧设有固定部的电子产品,该面板固定装置包括二个抓扣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可对应卡合到该固定部的卡扣部以及一个第一定位部;以及二个侧板,分别具有一个可供对应卡合该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不需使用辅助工具便可进行拆卸与组装,具有易于组装与拆卸的功效,使组装与拆卸手续快速而简便;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更改现有组件或设计的前提下,不需要辅助工具进行拆装的面板固定,提高了面板在组装与拆卸上的便利性与实用性,在无需改变产品现有组件及/或设计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在现有产品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面板固定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在电子产品中的面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诸如服务器、计算机或其它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中,一般都装设有诸如外壳或面板,除了用于保护该电子产品内部电路组件或机构组件的安全与防尘之外,该外壳或面板也具有增加该电子产品外观美感的效果,诸如服务器的电子产品两侧还设有诸如把手的固定部,用于在维修、测试或操作过程抽拉该服务器。目前将面板组装在电子产品上的固定方式仍以螺丝锁固居多,一般是将面板用螺丝锁固到电子产品,再将具有锁片的锁件穿入该面板进行锁固,将该面板锁固在该电子产品。相关的专利例如有中国台湾技术专利证书编号第M248203号案。中国台湾新型专利证书编号第M248203号案是一种电器面板快速拆装结构,该结构包括一螺栓固定在电器装置两侧缘的螺栓固定板;一对翼板,形成在该电器面板两侧翼;一中柱,定位在该翼板的贯孔中,该中柱为一管状体,其内部是呈一轴向贯穿空间的结构,其一端穿过翼板的贯孔到翼板背面并予固定,其头端缘口隆凸为环状形成一卡制环缘;一螺母旋钮,可前后位移地结合在该中柱的另一端,该螺母旋钮具有一内螺孔,该螺母旋钮可借由该内螺孔对准螺合在该螺栓的螺牙区段,将该电器面板组立在该电器装置。该螺母旋钮的内部形成有一螺母旋钮位移行程空间,该螺母旋钮位移行程空间一面呈开放端,另一面中心点有一对应该螺栓的螺牙区段直径与长度的对应螺孔。然而,上述采取螺丝锁固的方式中,当需要经常拆换零件及模块,也就是需要经常拆卸组装该面板时,必须使用辅助工具方能进行拆卸与组装,如此,便造成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不便与限制。同时,当必须将多台装置组配成一套组合设备时,必须时常拆卸面板以进行模块的组装;也就是需要经常地拆装螺丝才能装面板,再将其组合。因此,使用者在操作上极为不便。而且,以目前服务器为例,服务器是数台机组共同配置成的一套组合设备,由于各个机组会经常需要更换或维修,该服务器的面板结构的设计必定应该限制在机柜前方拆装的结构。如此一来,当用螺丝锁固的固定结构将该面板组装在该服务器时,会因周围空间环境限制,经常造成螺丝掉落到机柜内部或遗失,不仅造成拆装过程缓慢、浪费时间,更将增加购置螺丝的额外成本。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均未提出在不更改现存组件或设计的前提下,不使用辅助工具进行拆装的面板固定技术,因此无助于改善面板在组装与拆卸上的便利性与实用性。由上可知,现有面板固定技术存在费时费力且须用辅助工具进行组装与拆卸的缺点,无论在组装或拆卸上均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如何开发一种不需工具即可快速、简便地进行组装与拆卸面板的固定技术,确为此相关研发领域需迫切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使用工具即可进行组装与拆卸的面板固定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与拆卸且组装与拆卸快速而简便的面板固定装置。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现有产品上、不需改变产品现有组件及/或设计的面板固定装置,。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面板固定装置是应用在两侧设有固定部的电子产品,该面板固定装置包括二个抓扣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可对应卡合到该固定部的卡扣部以及一个第一定位部以及二个侧板,分别具有一个可供对应卡合该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该卡扣部是扣环结构,例如该扣环结构可以是C型扣环。该第一定位部是一凹槽。各该抓扣件还设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可设在该卡扣部侧边。二个抓扣件中,至少一抓扣件还可设有一第一锁扣部,该第一锁扣部是一开口。各该第二定位是一凸出的结构。该凸出的结构是凸块或凸肋,并可令其中一凸出的结构具有直角或钩部结构,另一凸出的结构则是可选择为具有圆形倒角或圆弧形,以便于进行组装/拆卸。各该侧板还设有二个用于固定该抓扣件两侧的第三定位部以及至少一个设在该第三定位部间的弹性部。该第三定位部是垂直延伸并可供结合到该抓扣件两侧的突伸结构;该弹性部则可选择为开槽。上述二个侧板中,至少一侧板还设有一第二锁扣部,该第二锁扣部是可例如是一对应该第一锁扣部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面板固定装置在组合装配时无需借助工具便可徒手完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螺丝锁固方式中将面板组装在电子产品造成的操作不便以及需要使用辅助工具才能进行拆卸与组装等种种问题,可避免现有技术会因周围空间环境限制造成螺丝掉落或遗失而导致拆装过程缓慢、浪费时间以及增加成本等种种缺点。同时,本技术时不需使用辅助工具便可进行拆卸与组装,故更具有易于组装与拆卸的功效,使组装与拆卸手续快速而简便。此外,本技术在不更改现有组件或设计的前提下,不需要辅助工具进行拆装的面板固定,提高了面板在组装与拆卸上的便利性与实用性,在无需改变产品现有组件及/或设计的前提下,本技术可应用在现有产品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固定装置右侧的局部结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固定装置左侧的局部结构;图3是本技术结合在面板与电子产品的分解示意图;以及图4A至图4G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至图4G是依本技术实施例绘制的示意图。此处须注意的是,本技术的面板固定装置是将面板固定到电子产品上,以下的实施例是以服务器的电子产品为例说明的,但并非以此为限者,由于上述以及其它现有电子产品俱可为适用对象,其结构并未改变,故为简化起见,并使本技术的特征及结构更为清晰易懂,在附图中仅显示出与本技术直接关联的结构,其余部份则予以略除。同时,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显示的构成并非以实际实施时的数目、形状及尺寸比例绘制,实际实施时的数目、形状及尺寸比例为一种选择性的设计,其构成布局形态可能更为复杂。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面板固定装置包括二个抓扣件1以及二个侧板3,其中由于二个抓扣件1的结构可以是大致相同、二个侧板3的结构也可以是大致相同的,因此仅就其中一个抓扣件1与侧板3进行说明,不同的结构另外说明。如图3所示,该面板固定装置是应用在电子产品5,将面板7固定组设到该电子产品5上,其中,在该电子产品5两侧分别设有诸如把手的固定部51。如图3所示,请配合参阅图1,例如应用电子产品5右侧将面板7固定到该电子产品5的抓扣件1包括至少一个可对应卡合到该固定部51的卡扣部11、一个第一定位部13以及一个挡止部15。在本实施例中,该卡扣部11可例如是C型扣环的扣环结构或是其它可对应卡扣到该固定部51的等效结构,并设置两个卡扣部11,但应知本技术并非以此为限。该第一定位部13可例如是一凹槽;该挡止部15是设在该卡扣部11侧边,并可延伸插入该固定部51;该侧板3则设有一可供对应卡合该第一定位部13的第二定位部31、二个用于固定该抓扣件1两侧的第三定位部33以及至少一个设在该第三定位部33间的弹性部35。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31可以是一凸出的结构,诸如凸块、凸肋或其它等效结构,且可令其中一侧板3的第二定位部31是具有直角或钩部的凸出结构。该第三定位部33可例如是垂直延伸且恰好可结合到该抓扣件1两侧的突伸结构,该弹性部35则可例如是开槽,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固定装置,应用在两侧设有固定部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该面板固定装置包括: 二个抓扣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可对应卡合到该固定部的卡扣部以及一个第一定位部;以及 二个侧板,分别具有一个可供对应卡合该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光毅,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