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大跨度预应力折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354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0
预制大跨度预应力折梁包括有在中间部位向上弯折的折板,折板长度方向两侧的底部均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肋梁,肋梁的底部与折板相平行布置,在肋梁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跨中加强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预制大跨度预应力折梁构造加强箍内设有加强筋和预应力筋,以确保折板和肋梁的强度,在折板上还通过构造加强箍连接有现浇叠合层,现浇叠合层内的构造加强箍上端设有弯折连接筋,通过上述结构能有效提高预制大跨度预应力折梁的强度,当折梁承载垂直方向上的力时,能将受到的力水平传递到两侧的墙壁上,避免大跨度产生过大挠度、梁底开裂的情况,同时还无需在构建额外的支柱,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整体地下施工的效率。地下施工的效率。地下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大跨度预应力折梁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梁
,具体地说是一种预制大跨度预应力折梁。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预制件结构是指在工厂或者工地预先加工制作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混凝土部件。采用混凝土预制件进行装配化施工具有节约劳动力、克服环境变化影响,能够常年施工的优点,因此应用广泛。
[0003]在地下建筑设施的施工中,例如人防设施、地铁站等通常会使用预制梁来进行顶棚的搭设,现有的预制梁大都是水平搭接在两侧的墙体上,在承载垂直方向上的力时,会有一部分传递到两侧的墙体上,但对于较大跨度的预制梁来说,垂直方向上的力更容易让预制梁发生挠度过大、梁底开裂等不利情况,为保持整体预制梁的强度,那就需要在墙体之间额外设置支柱,支柱的设置不仅会降低顶棚安装的效率,还相应减小了室内的空间,给整体地下施工带来了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大跨度预应力折梁,由中间部位向上弯折的折板和两侧的肋梁构成主体结构,肋梁的中间位置设有跨中加强腋,当折梁承载垂直方向上的力时,能将受到的力水平传递到两侧的墙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大跨度预应力折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在中间部位向上弯折的折板(1),折板(1)长度方向两侧的底部均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肋梁(2),肋梁(2)的底部与折板(1)相平行布置,在肋梁(2)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跨中加强腋(6),跨中加强腋(6)的底部水平设置,各肋梁(2)内均设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根构造加强箍(3),位于跨中加强腋(6)位置处构造加强箍(3)圈内的底部设有纵向受力加强筋(4),跨中加强腋(6)两侧位置处构造加强箍(3)圈内的底部设有梁底纵向受力钢筋(5),其中梁底纵向受力钢筋(5)在折角处断开分别锚固到梁内,纵向受力加强筋(4)水平穿插在跨中加强腋(6)和肋梁(2)内,梁底纵向受力钢筋(5)沿肋梁(2)底部倾斜设置,在折板(1)的上侧设有现浇叠合层(7),构造加强箍(3)的上端穿出折板(1)并位于现浇叠合层(7)内,对应于各肋梁(2)内构造加强箍(3)的上端位置,在现浇叠合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亮吴永荣郝明昊刘小军朱鹏旭蔺冬烨郭震伟商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