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169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包括若干主梁单元;每个主梁单元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侧架,第一侧架上安装第一连接架与卡板;主梁单元另一侧安装有第二侧架,第二侧架上安装第二连接架与插杆;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以及卡板与插杆之间,插接配合;同时,每个主梁单元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四周安装有定位杆,主梁单元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开有内槽,内槽周壁设有定位槽;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以及定位杆与定位槽之间,插接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预应力梁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事先制作体积较小的主梁单元,在进行使用时,将主梁单元运输到施工地进行装配,提高混凝土预应力梁适用性。力梁适用性。力梁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预应力梁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可以说设法在结构构件受荷载作用前,使它产生预压力来减少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力,从而使结构构件的拉应力不大,甚至处于受压状态。
[0003]现有的混凝土预应力梁体积较大,通常是采用现场施工进行使用,不能提前进行制作运输,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及其施工方法,通过事先制作体积较小的若干主梁单元结构,在进行使用时,将主梁单元结构运输到施工地进行装配,在主梁单元的两侧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将一个主梁单元第二侧架的第二连接架插入另一个主梁单元第一侧架的第一连接架内,在主梁单元的两端进行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个主梁单元一端的第一连接柱插入到另一个主梁单元的第二连接柱的内槽内,提高混凝土预应力梁适用性。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包括若干主梁单元;
[0007]每个所述主梁单元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侧架,第一侧架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架与卡板,卡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主梁单元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侧架,第二侧架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架与插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之间,以及卡板的插孔与插杆之间,分别插接配合,用于连接侧方相邻的两个主梁单元;
[0008]同时,每个所述主梁单元的一端还安装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四周安装有定位杆,所述主梁单元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上开设有内槽,内槽周壁设置有定位槽;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的内槽之间,以及定位杆与定位槽之间,分别插接配合,用于连接前后相邻的两个主梁单元。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有一对,呈上下相对的状态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架的相应位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之间设置有若干块卡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二连接架设置有一对,呈上下相对的状态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架的相应位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架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插杆。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的内侧还分别设置有侧板;所述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上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侧板相配合的侧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的侧板上还分别开设有固定孔,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上开设有螺栓孔;当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侧槽内,所述固定
孔与所述螺栓孔的位置相应,且二者之间通过固定螺栓相连。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卡板的内侧设置有螺杆,第一侧架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槽;所述卡板通过所述螺杆与螺纹槽的配合,实现与第一侧架的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的顶端还分别开设有若干通孔。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上通孔的规格大小相同。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主梁单元为混凝土材质,且其内部安装有钢筋架;所述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为不锈钢材质。
[0017]一种上述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一:将准备的钢筋焊接成钢筋架,然后在钢筋架上焊接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同时安装第一连接架、卡板、第二连接架、插杆、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定位杆,再将钢筋架的四周安装模板进行灌浆;
[0019]步骤二:待混凝土凝固后,将四周的模板拆卸得到预制的主梁单元结构,对主梁单元维护若干天;
[0020]步骤三:将制备的主梁单元结构运输到施工场地,通过吊装设备将主梁单元移动对应位置;
[0021]步骤四:通过牵引设备拉动主梁单元,将一个主梁单元一侧的第二连接架插入另一个主梁单元一侧的第一连接架内,同时,插杆插入卡板的插孔内,对主梁单元两侧进行装配;
[0022]步骤五,通过牵引设备拉动主梁单元,将一个主梁单元一端的第一连接柱插入另一个主梁单元一端的第二连接柱的内部,同时定位杆插入定位槽内,对主梁单元的两端进行装配;
[0023]步骤六:在装配完毕的主梁单元四周安装模板,接着进行灌浆,对内部空隙进行填充,得到混凝土凝固拆卸模板,即混凝土预应力梁。
[0024]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5](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等,事先制作体积较小的若干主梁单元结构;在进行使用时,制备好的主梁单元结构运输到施工地进行装配,在主梁单元的两侧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将一个主梁单元第二侧架的第二连接架插入另一个主梁单元第一侧架的第一连接架内,在主梁单元的两端进行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个主梁单元一端的第一连接柱插入到另一个主梁单元的第二连接柱的内槽内,提高混凝土预应力梁适用性;
[0026](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卡板、侧板、侧槽和螺杆,连接架与相应侧架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连接,使当在运输过程中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出现损坏时,可以使用工具转动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上的固定螺栓,将固定螺栓从螺栓孔取出,解除对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的限位,然后将侧板从相应连接架的侧槽脱离,将出现损坏的连接架取下;在对新的连接架进行安装时,将一侧的侧板插入到侧槽内,使固定孔与螺栓孔的底端对应,然后在螺栓孔内安入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底端插入固定孔进行固定,大大降低损坏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的主梁单元结构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梁单元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梁单元的内部结构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梁单元的两侧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卡板的结构示意;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连接架的安装结构爆炸图。
[003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35]1、主梁单元;2、第一侧架;3、第二侧架;4、第一连接架;5、第二连接架;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卡板;9、第一连接柱;10、定位杆;11、第二连接柱;12、内槽;13、定位槽;14、插杆;15、钢筋架;16、插孔;17、侧板;18、固定孔;19、侧槽;20、螺栓孔;21、固定螺栓;22、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主梁单元(1);每个所述主梁单元(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侧架(2),第一侧架(2)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架(4)与卡板(8),卡板(8)上设有插孔(16);所述主梁单元(1)另一侧安装有第二侧架(3),第二侧架(3)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架(5)与插杆(1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架(4)与第二连接架(5)之间,以及插孔(16)与插杆(14)之间,分别插接配合,用于连接侧方相邻的两个主梁单元(1);每个所述主梁单元(1)的一端还安装有第一连接柱(9),第一连接柱(9)四周安装有定位杆(10),所述主梁单元(1)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柱(11),第二连接柱(11)上开有内槽(12),内槽(12)周壁设有定位槽(1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柱(9)与第二连接柱(11)内槽(12)之间,以及定位杆(10)与定位槽(13)之间,分别插接配合,用于连接前后相邻的两个主梁单元(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设置有一对,呈上下相对的状态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架(2)的相应位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4)之间设置有若干块卡板(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架(5)设置有一对,呈上下相对的状态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架(3)的相应位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架(5)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插杆(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与第二连接架(5)的内侧还分别设置有侧板(17);所述第一侧架(2)与第二侧架(3)上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侧板(17)相配合的侧槽(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与第二连接架(5)的侧板(17)上还分别开设有固定孔(18),第一侧架(2)与第二侧架(3)上开设有螺栓孔(20);当所述侧板(17)安装于所述侧槽(19)内,所述固定孔(18)与所述螺栓孔(20)的位置相应,且二者之间通过固定螺栓(21)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龙陈飞任行王传策朱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