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预应力梁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可以说设法在结构构件受荷载作用前,使它产生预压力来减少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力,从而使结构构件的拉应力不大,甚至处于受压状态。
[0003]现有的混凝土预应力梁体积较大,通常是采用现场施工进行使用,不能提前进行制作运输,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及其施工方法,通过事先制作体积较小的若干主梁单元结构,在进行使用时,将主梁单元结构运输到施工地进行装配,在主梁单元的两侧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将一个主梁单元第二侧架的第二连接架插入另一个主梁单元第一侧架的第一连接架内,在主梁单元的两端进行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个主梁单元一端的第一连接柱插入到另一个主梁单元的第二连接柱的内槽内,提高混凝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主梁单元(1);每个所述主梁单元(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侧架(2),第一侧架(2)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架(4)与卡板(8),卡板(8)上设有插孔(16);所述主梁单元(1)另一侧安装有第二侧架(3),第二侧架(3)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架(5)与插杆(1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架(4)与第二连接架(5)之间,以及插孔(16)与插杆(14)之间,分别插接配合,用于连接侧方相邻的两个主梁单元(1);每个所述主梁单元(1)的一端还安装有第一连接柱(9),第一连接柱(9)四周安装有定位杆(10),所述主梁单元(1)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柱(11),第二连接柱(11)上开有内槽(12),内槽(12)周壁设有定位槽(1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柱(9)与第二连接柱(11)内槽(12)之间,以及定位杆(10)与定位槽(13)之间,分别插接配合,用于连接前后相邻的两个主梁单元(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设置有一对,呈上下相对的状态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架(2)的相应位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架(4)之间设置有若干块卡板(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架(5)设置有一对,呈上下相对的状态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架(3)的相应位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架(5)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插杆(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与第二连接架(5)的内侧还分别设置有侧板(17);所述第一侧架(2)与第二侧架(3)上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侧板(17)相配合的侧槽(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与第二连接架(5)的侧板(17)上还分别开设有固定孔(18),第一侧架(2)与第二侧架(3)上开设有螺栓孔(20);当所述侧板(17)安装于所述侧槽(19)内,所述固定孔(18)与所述螺栓孔(20)的位置相应,且二者之间通过固定螺栓(21)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龙,陈飞,任行,王传策,朱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