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41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为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梁和预应力钢筋辅助定位装置,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梁包括框架梁和框架柱,框架梁内穿插有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包括钢绞线、缓粘结胶粘剂和PE护套,框架梁内设有起受力作用的梁钢筋,梁钢筋包括纵筋和箍筋,纵筋和箍筋连接组成框架梁的钢筋笼,预应力钢筋辅助定位装置固装在纵筋下方,用于调节缓粘结预应力钢筋与框架梁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供长度为21~24米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大跨度梁所需要的设计参数、设计结构和相关的材料特性选择,为广大设计和建筑从业人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设计方案。的设计方案。的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框架梁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抗震设计规范》(简称抗规)的规定,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米的框架,其中就涉及了组成框架的框架梁和框架柱,应用于大跨度框架中的框架梁亦可称为大跨度梁。不同长度的大跨度梁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无论是从结构设计,取材用料,还是从施工方法上都有所区别,不可一概而论。
[0003]大跨度梁的设计方案有多种,比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大直径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结构”,其公开号为CN216584351U,授权公告日为2022年05月24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在框架梁内插穿有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来抵消框架梁在使用中的正弯矩,避免框架结构出现裂缝、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然而该专利文献中未指出其所展示的数据所匹配的梁的长度,所以该文献中的技术手段不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大跨度梁。
[0004]众所周知,对于大跨度梁的结构设计、取材用料和施工方法的计算不仅仅需要满足相关标准,其中还涉及大量的工程经验和算法核心参数的选择,这些工程经验和算法核心参数的选择往往作为商业机密而不作公开。据调查检索,当前现有技术中,对于长度为21~24米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大跨度梁所需要的设计参数和设计结构尚未公开。
[0005]同时,由于大跨度的特点,梁中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布置要避免绑扎密集的钢筋,又要控制关键位置的高度,所以难免弯弯曲曲,这时候就还需要一种能对缓粘结预应力梁中的预应力钢筋进行精确定位的装置。
[0006]比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其公开号为CN112832512B,授权公告日为2022年05月27日,其同样公开了一种应用缓粘结预应力钢筋作为基础的大跨度梁结构,该文献公开了一种定位预应力钢筋的结构,但是该结构在固定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时是通过钢丝进行捆扎,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钢筋需要调整时还需要重新拆除钢丝,重新捆扎,费时费力,并且铺设完预应力钢筋后,在调整长度和高度时,需要移动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其外部的管套被钢丝捆扎住而无法移动,如果强行移动甚至会破坏管套。
[0007]因此在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大跨度梁的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精准定位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辅助结构,便于定位和便于调整预应力钢筋。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专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21~24米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大跨度梁设计结构问题,并且同时提供一种能够精准定位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辅助结构,以便于实现该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大跨度梁的设计结构。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0]一种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为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梁和预应力钢筋辅助定位装置,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梁包括框架梁和框架柱,框架梁内穿插有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包括钢绞线、缓粘结胶粘剂和PE护套,框架梁内设有起受力作用的梁钢筋,梁钢筋包括纵筋和箍筋,纵筋和箍筋连接组成框架梁的钢筋笼,所述预应力钢筋辅助定位装置固装在纵筋下方,用于调节缓粘结预应力钢筋与框架梁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缓粘结预应力钢筋从框架梁的两端伸出,并在框架梁的两端侧壁内分别设有张力端和锚固端,所述钢绞线的直径不小于21.8mm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的极限强度标准值fptk不小于186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py不小于1320MPa,抗压强度设计值f

py==不小于390MPa,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3.5%,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每米重量为2.9~3.0kg,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肋高不低于2.0mm,肋槽深不低于1.8mm,缓粘结胶粘剂的标准张拉适用期不低于120天,标准固化时间不高于360天,所述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呈二次抛物线形状布置,两框架柱之间的距离L1为21000~24000mm;
[0011]框架梁延伸至框架柱外的长度L2为5000mm~6000mm;
[0012]两框架柱之间的框架梁高度H1为1780~1820mm;
[0013]延伸至框架柱外的框架梁高度H2为1080~1120mm;
[0014]张拉端与锚固端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到框架梁上端面的垂直距离H3为280~320mm;
[0015]框架柱中心处正上方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到框架梁上端面的垂直距离H4为130~170mm;
[0016]延伸至框架柱外的框架梁的长度中点处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到框架梁上端面的垂直距离H5为230~270mm;
[0017]两框架柱之间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最低点到框架梁下端面的垂直距离H6为130~170mm。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张拉端上包括第一承压板、间接钢筋、穴模和夹片式单孔锚具,第一承压板设置在框架梁内,第一承压板的内侧安装有间接钢筋,第一承压板外侧的框架梁侧壁上设有柱形穴模,第一承压板上安装有夹片式单孔锚具,夹片式单孔锚具包括锚环和夹片,锚环通过穴模凹进框架梁内,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穿过锚环中的筋孔并在锚环的筋孔中设有夹片。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锚固端包括第二承压板、间接钢筋和挤压式锚具,第二承压板设置在框架梁内,第二承压板的内侧安装有间接钢筋,第二承压板的外侧安装有挤压式锚具,缓粘结预应力钢筋被挤压式锚具所夹紧,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在锚固端的端部采用密封措施。
[00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夹片式单孔锚具和挤压式锚具的效率系数不小于0.95。
[00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浇筑框架梁和框架柱的混凝土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框架梁的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以凝胶材料总量的百分比计不大于0.06%。
[002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预应力钢筋辅助定位装置包括两块固定板和固装在每块固定板下方的延伸板,两块延伸板之间还设于有第一转轴,固定板上设有若干插孔,固定
板设置在梁钢筋顶部的纵筋下方,钢丝穿过插孔将固定板绑定在纵筋上,第一转轴上还套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在第一转轴上转动和滑动,第一套筒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螺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拧紧后抵顶第一转轴,第一套筒上还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固装在第一套筒的侧壁上,第二套筒内还转动滑动插设有第二转轴,第二套筒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中螺接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拧紧后抵顶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末端还设有第三套筒,第三套筒侧壁垂直固定在第二转轴的末端,第三套筒内还滑动插设有滑杆,第三套筒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中螺接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拧紧后抵顶滑杆,滑杆上还设有外螺纹和滑动夹持机构,滑动夹持机构螺接在滑杆的外螺纹上。
[002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动夹持机构包括支架和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的滑动夹件。
[002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为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梁和预应力钢筋辅助定位装置,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梁包括框架梁和框架柱,框架梁内穿插有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包括钢绞线、缓粘结胶粘剂和PE护套,框架梁内设有起受力作用的梁钢筋,梁钢筋包括纵筋和箍筋,纵筋和箍筋连接组成框架梁的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辅助定位装置固装在纵筋下方,用于调节缓粘结预应力钢筋与框架梁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缓粘结预应力钢筋从框架梁的两端伸出,并在框架梁的两端侧壁内分别设有张力端和锚固端,所述钢绞线的直径不小于21.8mm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的极限强度标准值fptk不小于186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py不小于1320MPa,抗压强度设计值f

py==不小于390MPa,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3.5%,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每米重量为2.9~3.0kg,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肋高不低于2.0mm,肋槽深不低于1.8mm,缓粘结胶粘剂的标准张拉适用期不低于120天,标准固化时间不高于360天,所述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呈二次抛物线形状布置,两框架柱之间的距离L1为21000~24000mm;框架梁延伸至框架柱外的长度L2为5000mm~6000mm;两框架柱之间的框架梁高度H1为1780~1820mm;延伸至框架柱外的框架梁高度H2为1080~1120mm;张拉端与锚固端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到框架梁上端面的垂直距离H3为280~320mm;框架柱中心处正上方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到框架梁上端面的垂直距离H4为130~170mm;延伸至框架柱外的框架梁的长度中点处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到框架梁上端面的垂直距离H5为230~270mm;两框架柱之间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最低点到框架梁下端面的垂直距离H6为130~17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上包括第一承压板、间接钢筋、穴模和夹片式单孔锚具,第一承压板设置在框架梁内,第一承压板的内侧安装有间接钢筋,第一承压板外侧的框架梁侧壁上设有柱形穴模,第一承压板上安装有夹片式单孔锚具,夹片式单孔锚具包括锚环和夹片,锚环通过穴模凹进框架梁内,缓粘结预应力钢筋穿过锚环中的筋孔并在锚环的筋孔中设有夹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端包括第二承压板、间接钢筋和挤压式锚具,第二承压板设置在框架梁内,第二承压板的内侧安装有间接钢筋,第二承压板的外侧安装有挤压式锚具,缓粘结预应力钢筋被挤压式锚具所夹紧,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在锚固端的端部采用密封措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式单孔锚具和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平刘彬张震马月陈金星王刚邹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