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纹甲壳组合梁预应力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52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7
一种波纹甲壳组合梁预应力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应力深化设计,施工前准备工作,波纹管铺设,钢绞线穿入及节点安装,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预应力筋张拉和孔道灌浆,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工艺将结构端部均设置为内埋式固定端,适应此结构类型的装配式施工模式,解决了端部无张拉操作平台的问题;本工艺预应力筋线形定位采用U型上吊的形式,从梁上到钢束中心进行线形控制,保证了线形的准确度;本工艺梁上张拉端锚垫板采用倾斜角度的安装方式,减小预留穴模尺寸,降低变角摩阻损失;本工艺预应力梁采用分层法浇筑混凝土,保证张拉端锚垫板后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纹甲壳组合梁预应力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是指一种波纹甲壳组合梁预应力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坏。对于框架结构而言,需要做到强剪弱弯,其目的是让结构在大震时有足够的延性,以消耗大震时的能量,保证大震不倒。
[0003]现有波纹腹板H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或波纹甲壳组合梁,如专利号为CN201810352165.3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钢波纹甲壳与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波纹甲壳、预应力钢绞线和混凝土层,钢波纹甲壳包括上翼缘、下翼缘、波纹腹板和端腹板,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将上翼缘、下翼缘、波纹腹板按设定位置摆放并焊接,再焊接端腹板、上翼缘连接件和下翼缘连接件,以形成空心的矩形状钢波纹甲壳;步骤二:将所述钢波纹甲壳吊装到指定位置,将所述钢波纹甲壳的所述端腹板、上翼缘和下翼缘与梁支座分别进行连接;步骤三:敷设预应力钢绞线及普通钢筋;步骤四: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并用振捣棒进行振捣压实,待凝固成型;步骤五: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所述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张拉、灌浆,并用细石混凝土对预应力张拉端进行封堵。
[0004]传统框架系统存在的施工繁琐、人力物力投入大、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更加显著,同时需要有剪叉式、自行式、直臂式和曲臂式四种,前两种需要张拉端位置有硬化平坦的地面,而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具备条件;后两种都适用于各种崎岖地形,空间作业范围广,但使用成本高,且受操作平台承载力的限制,还需配备张拉设备端部悬挂装置,施工移动困难,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波纹甲壳组合梁预应力施工工艺。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波纹甲壳组合梁预应力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预应力深化设计:
[0009]1)、甲壳梁结构端部均设置为内埋式固定端;
[0010]2)、甲壳梁张拉端锚垫板设计为向上偏转角度安装方法;
[0011]3)、张拉端选用符合国家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产品,多孔夹片式锚固体系;
[0012]4)、固定端选用单孔P锚体系,并设置在过柱1m的位置;
[0013]5)、预应力筋线形定位图设计时需考虑板的厚度,并采用从梁上到孔道中心的高度进行控制;
[0014]S2、施工前准备工作:
[0015]定位支架的准备,定位支架采用上吊的方式控制安装,对不同高度的定位支架进行分类编号,并码放整齐;
[0016]张拉端穴模准备,浇筑混凝土前需在梁上预留张拉穴模;
[0017]S3、波纹管铺设:
[0018]将波纹管穿入甲壳梁中,最后再进行预应力筋线形定位施工;
[0019]①
:波纹管铺设前,先在甲壳梁上翼缘板上按预应力筋线形定位,在相应的定位支架位置处标记支架高度,并将相应高度支架依次摆放在标记旁边,
[0020]②
:将波纹管从甲壳梁上部穿入甲壳梁内,管与管之间的接头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进行连接,接头管长度取管径的3~4倍,两端分别全部拧入波纹管内,接头管的两端进行密封;
[0021]③
:待波纹管全部穿入甲壳梁后,再将定位支架放入梁中标记位置,同时将波纹管上部抗浮钢筋点焊在支架上,将定位支架与甲壳梁上翼缘钢板焊接牢固,完成波纹管铺设施工;
[0022]④
:待整个预应力梁的波纹管全部穿入后,将波纹管插入张拉端锚垫板喇叭口中,并进行密封,避免漏浆;
[0023]S4、钢绞线穿入及节点安装
[0024]1):采用人工单根穿入钢绞线;
[0025]2):穿钢绞线时由固定端向张拉端穿入,在钢绞线端部应加导帽,在穿入波纹管过程中,把预应力筋不断调顺,防止预应力筋发生扭绞;
[0026]3):钢绞线全部穿入波纹管后,进行张拉端、固定端的节点安装固定;
[0027]4):在进行张拉端节点安装时,确保锚垫板上留50mm的保护层厚度,锚垫板后500mm的长度与锚垫板垂直,张拉端穴模上部与结构标高平齐,侧板与锚垫板固定牢固;
[0028]5):固定端节点安装时,采用钢筋网片将固定端各锚垫板分散开;
[0029]S5、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0030]甲壳梁混凝土采用分层法浇筑,以张拉端锚垫板位置为分界线,即梁上混凝土先浇筑至张拉端锚垫板下至少50mm位置,最后再和板一起浇筑;
[0031]S6、预应力筋张拉:
[0032]张拉前先拆除张拉端穴模;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控制作为校验的双控制;采用梁上变角张拉工艺进行施工;
[0033]S7、孔道灌浆:
[0034]A、孔道灌浆前,要先用空压机将孔道内大部分积水吹出;
[0035]B、接入灌浆管后,排气孔处准备储浆桶,先将孔道内最初的水和浆液混合体接入桶中,待排气孔流出浆液的流动度和调制浆液的流动度相同时,才可以封闭排气孔正式进行灌浆,稳压1~2min后再封闭灌浆孔;
[0036]C、配置灌浆水泥浆液;
[0037]D、灌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畅;
[0038]E、灌浆完成后,张拉端穴模采用与梁同强度等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封锚。
[0039]优选地,所述的结构端部均设置为内埋式固定端。
[0040]优选地,所述的定位支架为U型结构,所述的定位支架上设置压筋。
[0041]优选地,所述的定位支架为单束支架或双束支架。
[0042]优选地,所述的张拉穴模的穴模材料采用泡沫、木质或铁质的其中一种。
[0043]优选地,所述的接头管的两端采用塑料胶带或热缩管进行密封。
[0044]优选地,所述的预应力梁混凝土采用分层法浇筑。
[0045]优选地,所述的预应力筋张拉采用梁上变角张拉工艺。
[0046]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47]1、本工艺将结构端部均设置为内埋式固定端,适应此结构类型的装配式施工模式,解决了端部无张拉操作平台的问题;
[0048]2、本工艺预应力筋线形定位采用U型上吊的形式,从梁上到钢束中心进行线形控制,保证了线形的准确度;
[0049]3、本工艺梁上张拉端锚垫板采用倾斜角度的安装方式,减小预留穴模尺寸,降低变角摩阻损失;
[0050]4、本工艺预应力梁采用分层法浇筑混凝土,保证张拉端锚垫板后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施工质量。
[0051]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5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纹甲壳组合梁预应力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应力深化设计:1)、甲壳梁结构端部均设置为内埋式固定端;2)、甲壳梁张拉端锚垫板设计为向上偏转角度安装方法;3)、张拉端选用符合国家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产品,多孔夹片式锚固体系;4)、固定端选用单孔P锚体系,并设置在过柱1m的位置;5)、预应力筋线形定位图设计时需考虑板的厚度,并采用从梁上到孔道中心的高度进行控制;S2、施工前准备工作:定位支架的准备,定位支架采用上吊的方式控制安装,对不同高度的定位支架进行分类编号,并码放整齐;张拉端穴模准备,浇筑混凝土前需在梁上预留张拉穴模;S3、波纹管铺设:将波纹管穿入甲壳梁中,最后再进行预应力筋线形定位施工;

:波纹管铺设前,先在甲壳梁上翼缘板上按预应力筋线形定位,在相应的定位支架位置处标记支架高度,并将相应高度支架依次摆放在标记旁边;

:将波纹管从甲壳梁上部穿入甲壳梁内,管与管之间的接头采用波纹管进行连接,接头管长度取管径的3~4倍,两端分别全部拧入波纹管内,接头管的两端进行密封;

:待波纹管全部穿入甲壳梁后,再将定位支架放入梁中标记位置,同时将波纹管上部抗浮钢筋点焊在支架上,将定位支架与甲壳梁上翼缘钢板焊接牢固,完成波纹管铺设施工;

:待整个预应力梁的波纹管全部穿入后,将波纹管插入张拉端锚垫板喇叭口中,并进行密封,避免漏浆;S4、钢绞线穿入及节点安装:1):采用人工单根穿入钢绞线;2):穿钢绞线时由固定端向张拉端穿入,在钢绞线端部应加导帽,在穿入波纹管过程中,把预应力筋不断调顺,防止预应力筋发生扭绞;3):钢绞线全部穿入波纹管后,进行张拉端、固定端的节点安装固定;4):在进行张拉端节点安装时,确保锚垫板上留50mm的保护层厚度,锚垫板后500mm的长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云涛李延春张岚涛冯宝鸿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熙贝众合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