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源的内置式液冷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989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X射线源的内置式液冷循环系统,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由散热材料制成;内壳体,内壳体由屏蔽材料制成,内壳体内套设置于外壳体的内部,内壳体的内部空间用于放置射线管;液冷管路,液冷管路包括进液孔、出液孔以及多条液冷流道,进液孔和出液孔均贯通开设于内壳体的侧板部,所有液冷流道成型于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嵌套贴合处;液泵装置,液泵装置通过管路分别连通于进液孔和出液孔,液泵装置用于使冷却液在液泵装置和液冷管路之间循环流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快速地将由射线管产生的热量散发至外部环境,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度和散热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X射线源的内置式液冷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X射线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X射线源的内置式液冷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X射线源工作的时候,99%的功率转换成热能,只有1%的能量会转换成有效射线。发热源(射线管及内部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过变压器油吸收大部分热量后再次将变压器油的热量传到外壳,通过外壳向外界散热,这种属于被动散热。对于小功率或者间断性工作的射线源,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但是对于大功率或长时间不间断工作的X射线源,如果仍然采用被动散热方式,只能通过增大油箱体积来达到散热效果,这种做法会导致射线源的体积和重量增加,同时也会增加经济成本;如果热无法及时散出去,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源的内置式液冷循环系统,能够结合固体和固体之间传递热量方式以及固体和液体之间传递热量方式来高效快速地将由射线管产生的热量散发至外部环境,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度和散热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射线源的内置式液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由散热材料制成;内壳体(2),内壳体(2)由屏蔽材料制成,内壳体(2)内套设置于外壳体(1)的内部,内壳体(2)的内部空间用于放置射线管;液冷管路(3),液冷管路(3)包括进液孔(31)、出液孔(32)以及多条液冷流道(33),进液孔(31)和出液孔(32)均贯通开设于内壳体(2)的侧板部,所有液冷流道(33)成型于外壳体(1)和内壳体(2)的嵌套贴合处,每条液冷流道(33)沿自身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液端和出液端,每条液冷流道(33)的进液端连通于进液孔(31),每条液冷流道(33)的出液端连通于出液孔(32);液泵装置,液泵装置通过管路分别连通于进液孔(31)和出液孔(32),液泵装置用于使冷却液在液泵装置和液冷管路(3)之间循环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源的内置式液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33)为开设于外壳体(1)内周壁的凹槽结构,所述内壳体(2)的外周壁封住所述凹槽结构的开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源的内置式液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33)包括依次连通的扩散延伸部(331)、水平延伸部(332)以及汇聚延伸部(333),扩散延伸部(33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胡申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超群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