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79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机构,包括拨叉杆、两个分别配合在所述拨叉杆的左部和右部上且结构相同的换向套、两副分别与一个换向套的外表面配合且结构相同的拨叉构件;在所述拨叉杆的右端沿轴向平行设置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在所述第一油道靠近拨叉杆右端的一端沿径向设有第一进/出油孔、另一端沿径向设有第一过油孔;在所述第二油道靠近拨叉杆右端的一端沿径向设有第二进/出油孔、另一端沿径向设有第二过油孔;与所述拨叉杆右部配合的换向套与所述第一过油孔和第二过油孔对应相通。其结构紧凑,能够降低对空间布置的要求,液压直接驱动拨叉脚,提高力的传递效率。提高力的传递效率。提高力的传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传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换挡机构是双离合变速器重要的组成部分,换挡机构至少包含拨叉杆、两个拨叉脚,其中拨叉杆用于支撑拨叉脚并导向,拨叉脚带动同步器一起直线运动完成挂挡、摘挡动作。
[0003]现有的换挡机构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通过液压驱动拨叉杆,拨叉杆带动拨叉脚一起运动完成动作;如 CN207261642U 公开的“一种拨叉与拨叉轴整体结构”。它主要是解决现有差速器拨叉与拨叉轴连接不固定、可靠性差、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其主要特征是:包括拨叉轴和套装在拨叉轴上的拨叉;所述拨叉与拨叉轴通过焊接结构构成拨叉与拨叉轴整体结构。具有固定可靠、结构简洁和定位精度高的特点,主要用于减速器差速器机构的拨叉与拨叉轴整体连接结构。
[0004]其二,是通过液压或电动,驱动中转机构,中转机构带动拨叉脚在拨叉杆上滑动完成动作;如CN 105333138A公开的“一种用于变速箱的拨叉机构”,其包括:具有互锁销孔的拨叉轴,沿该拨叉轴滑动的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机构,包括拨叉杆(1)、两个分别配合在所述拨叉杆(1)的左部和右部上且结构相同的换向套(2)、两副分别与一个换向套(2)的外表面配合且结构相同的拨叉构件(3),其特征是:在所述拨叉杆(1)的右端沿轴向平行设置有第一油道(11)和第二油道(12);在所述第一油道(11)靠近拨叉杆(1)右端的一端沿径向设有第一进/出油孔(111)、另一端沿径向设有第一过油孔(112);在所述第二油道(12)靠近拨叉杆(1)右端的一端沿径向设有第二进/出油孔(121)、另一端沿径向设有第二过油孔(122);与所述拨叉杆(1)右部配合的换向套(2)与所述第一过油孔(112)和第二过油孔(122)对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换向套(2)一端内壁一侧设有第一小半圆柱面(21),在所述换向套(2)另一端内壁另一侧设有第二小半圆柱面(22),在所述换向套(2)外面的中部设有环槽(23);所述换向套(2)与拨叉杆(1)的右部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换向套(2)第一小半圆柱面(21)与拨叉杆(1)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换向液压腔,该第一换向液压腔与第一油道(11)的第一过油孔(112)相通;所述换向套(2)第二小半圆柱面(22)与拨叉杆(1)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换向液压腔,该第二换向液压腔与第二油道(12)的第二过油孔(122)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换挡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拨叉构件(3)由轴筒(31)和与其下面一端固定连接的拨叉脚(32)构成,在所述轴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若愚王旭岗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