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部与运输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59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部与运输装置及其装配方法,涉及分段运输领域,其应用运输分段,其包括墩子,所述运输部还包括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固定于所述墩子的顶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设有面向所述分段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墩子顶部的摩擦系数。使得分段在运输的过程中所述分段与所述墩子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降低了所述分段的表面油漆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过大发生剥落,减少了补漆工作同时降低了所述分段的涂刷成本。少了补漆工作同时降低了所述分段的涂刷成本。少了补漆工作同时降低了所述分段的涂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部与运输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分段运输,尤其涉及一种运输部与运输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舶的平底分段在驳运过程中需要运用平板车进行运输,墩子放置于平板车上,平板车上利用木墩子上摆放平底分段。由于平底分段自重较重,并且墩子表面较为粗糙,使得木墩子与零件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进而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木墩子对于平底分段漆面的破坏,增加了重复上漆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分段在运输的过程中,分段与墩子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从而造成墩子对于分段漆面的破坏的缺陷,提供一种运输部与运输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一种运输部,其应用运输分段,其包括墩子,所述运输部还包括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固定于所述墩子的顶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设有面向所述分段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墩子顶部的摩擦系数。
[000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固定于所述墩子的顶部,当所述分段放置于运输部时,所述分段的表面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支撑面摩擦系数小于所述墩子顶部的摩擦系数,从而使得所述分段与所述支撑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于所述分段与所述墩子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所述分段表面受到的摩擦力降低从而使得所述分段表面的漆面受到的作用力降低,降低了所述分段表面漆面被破坏的概率。
[0007]较佳地,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弹性部件与防摩擦层;所述弹性部件放置于所述墩子的顶部,所述防摩擦层至少设于所述弹性部件的顶面,所述支撑面设于所述防摩擦层的顶部。
[000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墩子的顶部当所述分段放置于所述墩子上时,所述弹性部件能够对于所述分段进行缓冲,避免了所述墩子与所述分段的直接接触。所述弹性部件的柔软度强于所述墩子,从而使得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分段接触时所述分段的漆面不受到所述墩子的挤压。所述防摩擦层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件的顶部,使得所述分段与所述墩子接触时与所述防摩擦层最先接触。所述防摩擦层减少了所述墩子与所述分段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所述分段的漆面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减小。
[0009]较佳地,所述运输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防摩擦层的面积大于所述弹性部件的面积,所述弹性部件顶面与所述防摩擦层完全接触,在所述防摩擦层的边缘形成未与所述弹性部件顶面接触的超出区域,所述超出区域绕所述弹性部件周向设置,所述超出区域向下弯折与所述弹性部件的外侧壁和所述墩子的外侧壁接触,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超出区
域。
[00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所述防摩擦层的面积大于所述弹性部件的面积,能够实现所述防摩擦层能够对于所述弹性部件的顶面完全覆盖,所述分段进行放置时与所述弹性部件的顶部进行接触,所述防摩擦层覆盖所述分段与所述弹性部件的全部接触部分。所述防摩擦层的所述超出区域向下弯折,所述超出区域与所述墩子的外侧壁接触。所述连接件能够使得所述超出区域与所述墩子的外侧壁实现固定,从而使得所述防摩擦层不会相对于所述墩子产生移动,避免所述防摩擦层从所述墩子上掉落。另外,连接件连接于超出区域,也具有连接方便的特点。
[0011]较佳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环绕于所述超出区域周向设置。
[00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所述松紧带对于所述超出区域进行环绕包裹,所述松紧带的长度能够根据所述墩子外侧壁的大小进行选择。通过调整不同长度的松紧带从而适配不同大小的所述墩子。所述松紧带能够对于所述超出区域进行扎紧,当需要进行所述防摩擦层的更换时所述松紧带便于拆卸。
[0013]较佳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用于所述松紧带的首尾相连。
[00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所述卡扣能够实现对于所述松紧带实现快速的连接。所述防摩擦层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破损,需要进行高频率的更换。所述卡扣能够便于所述松紧带的拆卸,从而便于所述防摩擦层的更替,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通过所述卡扣将所述松紧带的首部与尾部拉紧并固定能够防止所述松紧带的回弹,使得所述松紧带保持紧固状态,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松紧带连接超出区域的稳定性。
[0015]较佳地,所述防摩擦层为尼龙纸,所述弹性部件为橡胶垫。
[00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所述尼龙纸的表面光滑摩擦系数低,且所述尼龙纸的成本较低。在所述分段的搬运过程中,所述尼龙纸与所述分段相互接触容易发生破损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换。所述尼龙纸表面光滑能够有效的降低所述尼龙纸与所述分段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摩擦力对于所述分段漆面的破坏。且所述尼龙纸廉价的价格,有效降低了所述摩擦层的更换成本。
[0017]一种运输装置,其包括板车,运用所述运输部。
[00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所述运输装置使用所述运输部,使得所述分段在运输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所述运输部的保护,避免所述分段因为所述墩子的直接作用造成所述分段的漆面损坏。所述板车用于所述分段的转移,便于所述分段的运输。
[0019]较佳地,所述板车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与所述分段沿水平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00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所述板车侧壁的第二缓冲组件能够对于所述分段的侧面进行保护。所述分段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惯性作用与所述板车的四周容易发生碰擦,所述板车的四周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能够有效防止所述分段与所述板车的侧壁直接接触从而造成所述分段侧面漆面的损坏。
[0021]较佳地,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轴线与所述墩子的轴线以及所述分段重合。
[00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所述分段放置于所述墩子时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接触不与所述墩子直接产生接触。避免了所述墩子直接作用于所述分段从而造成所述分段漆面的破坏,并且确保了所述分段在放置时所述墩子能够对于所述分段起到
直接的支撑作用,使得所述墩子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完全接触,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支撑面与所述分段接触不暴露在外。
[0023]一种运输装置的装配方法,所述运输装置的装配方法采用所述的运输装置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将所述墩子进行固定;
[0025]S2、将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固定于所述墩子的顶部;
[0026]S3、将所述分段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上方。
[0027]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的方法,能够实现所述墩子固定于所述板车上,使得所述板车在运动时所述墩子能够实现跟随运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固定于所述墩子的顶部,能够避免当所述分段进行运输时所述分段与所述墩子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所述墩子对于所述分段的漆面造成直接的破坏。当移动所述板车时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上方的所述分段能够跟随所述板车运动。
[0028]较佳地,所述第一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部,其应用于运输分段,其包括墩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部还包括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固定于所述墩子的顶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设有面向所述分段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墩子的顶部的摩擦系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弹性部件与防摩擦层;所述弹性部件放置于所述墩子的顶部,所述防摩擦层至少设于所述弹性部件的顶面,所述支撑面设于所述防摩擦层的顶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防摩擦层的面积大于所述弹性部件的面积,所述弹性部件顶面与所述防摩擦层的表面完全接触,在所述防摩擦层的边缘形成未与所述弹性部件顶面接触的超出区域,所述超出区域绕所述弹性部件周向设置,所述超出区域向下弯折与所述弹性部件的外侧壁和所述墩子的外侧壁接触,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超出区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环绕于所述超出区域周向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用于所述松紧带的首尾相连。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摩擦层为尼龙纸;和/或,所述弹性部件为橡胶垫。7.一种运输装置,其包括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鸿斌项文彬赵阳阳曹阳王毅敏熊承运赵文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